1.地质历史上两次最为重要的全球生物大规模灭绝时期是:
A.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初期B. 太古代末期和元古代初期
C. 元生代末期和新生代末期D. 古生代末期和中生代末期
2.石炭~二叠纪是地质史上最重要的成煤时期,由此可推知当时的地理环境特点为:
A. 干燥、冷热多变B. 全球气候分带明显C. 湿润、森林茂密D. 寒冷、冰雪广布
3.下列关于土壤形成表述正确的是:
A. 森林土壤的有机质含量一般高于草地B. 陡峭的山坡往往形成深厚的土壤
C. 人类活动下形成的肥沃土壤有水稻土D. 气候是土壤形成过程中最活跃的因素
4.自然带的划分主要是依据:
A. 气候B. 植物C. 地形D. 土壤
5.下列四幅山地垂直带谱图中,位于北半球温带的是:
A. B. C. D.
6.下列关于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叙述正确的是:
A. 地理环境的各要素彼此之间是无关联的
B. 地质作用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C. 气候要素直接影响生物、水文等要素,但生物、水文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
D. 某一要素的变化会导致其他要素甚至整个环境状态的改变
7.下列属于非地带性(地方性分异规律)现象的是:
A. 横断山区植被的垂直变化B. 安第斯山脉南段东侧山麓出现的荒漠
C. 从广州到北京的植被变化D. 东北平原至塔里木盆地植被的变化
读“兰州市略图”,据此回答下面小题。
8.兰州是一座沿黄河河谷而建的城市,整个城市呈东西向带状分布,造成这种城市空间形态的最主要的因素是:
A. 矿产资源分布状况B. 政治、经济的发展
C. 交通运输的需要D. 地形和河流的分布
9.兰州市联系外部的交通线路主要呈东西走向,那么该市东西向线路与南北向线路相比:
A. 南北向造价高,是由于矿产分布的影响B. 东西向造价高,是地形因素的影响
C. 南北向造价高,是由于地形、河流的影响D. 东西向造价高,是由于政治经济因素的影响
10.全球变暖是影响全球环境变化的最重要的环境问题。海平面上升是全球变暖的重要反映之一,它将不会影响到:
A. 海陆间水循环B. 北京到东京的飞行距离
C. 台湾海峡的宽度D. 珠穆朗玛峰的海拔高度
11.下列物质和能源属于自然资源的是:
A. 煤炭、铁矿B. 核电、沙漠C. 化肥、森林D. 机械、太阳能
12.在人类对自然资源的利用过程中,最不合理的是:
A. 利用平原地区的耕地大力发展种植业B. 排干湖泊、沼泽,拓展耕地面积,发展种植业
C. 利用丘陵山地营造用材林和经济林D. 合理开发资源,为国民经济发展提供原料和能源
读下图,完成下面小题
13.甲国的人口自然增长率大约为:
A. 1%B. 2%C. 3%D. 4%
14.乙国的人口增长模式为:
A. 原始人口增长模式B. “高—低—高”模式
C. 传统人口增长模式D. “低—低—低”模式
下图为甲、乙两国的人口迁移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面小题。
15.下列人口迁移事件中,与图中B箭头所示人口迁移相符的是:
①北宋末年,由于战争引起的中原人民大规模南迁
②19世纪,俄国将犯人流放到西伯利亚去
③明清时期,广东、福建等省的人民移居东南亚
④在我国工作的外籍工人
A. ①②B. ②③C. ③④D. ①④
16.若甲国为中国,B箭头表示中国目前人口迁移的主要方向,其含义正确的是:
A. 从沿海流向内地B. 从中、西部流向东部
C. 从城市流向农村D. 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欠发达地区
17.石家庄发展成为特大城市的主要原因是:
A. 自然资源的开采B. 有利的地形C. 铁路的修建D. 政治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