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为我国2010年省级行政单位(台湾、港澳除外)人口迁入率(甲图)和人口迁出率(乙图)分布图(单位:%)。据此完成l—3题。
1. 2010年山东省人口净迁入率可能为
A.0.6%B.0 C. -0.4% D. -1%
2.下列省区迁出人口数量最多的可能是
A.青海 B.河南 C.云南 D.山东
3.广东省吸引大量人口迁入的主要原因是
A.交通便利 B.矿产资源丰富
C.经济发达 D.气候温暖湿润
20世纪末至今,图2所在地区已经成为世界电子、服装工业投资的热点区域。据此完成4~5题。
4.该地区工业发展的主导区位因素是
A.资源 B.技术 C.市场 D.劳动力
5.图中M城昼长大于成都的时间大约为
A.3个月 B.6个月 C.9个月 D. 12个月
图3为我国某铁路干线沿线气候资料,据此完成6—8题。
6.该铁路干线可能是
A.陇海一兰新铁路 B.京包一包兰铁路
C.京哈一京广铁路 D.宝成一成昆铁路
7.图中①地区大量运出的农产品可能是
A.玉米、水稻 B.小麦、棉花 C.棉花、大豆 D.水稻、柑橘
8.对图中③地区列车运行影响最大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 B.洪涝 C.沙尘暴 D.台风
气温年较差是一年中最高月平均气温与最低月平均气温的差值,图4是北美北部气温年较差(单位:℃)分布图。据此完成9~ 11题。
9.该地区气温年较差空间分布规律大致是
A.由南向北增大 B.由平原向山地增大
C.由西向东增大 D.由沿海向内陆增大
10.导致太平洋沿岸气温年较差小于大西洋沿岸的主要因素是
A.大气环流 B.地形 C.植被 D.洋流
11.由图中数据可推测,大陆
A.西岸的降水量多于东岸 B.东岸河流的结冰期小于内陆
C.西岸的海洋性强于东岸 D.东岸的森林覆盖率大于内陆
36.(22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1985~ 2010年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变化表(表一)。
材料二 1985~ 2010年我国进口(右) 材料三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地区分布图。
和出口(左)产品结构。(图5) (图6)
材料四航道深、风浪小,以及经济腹地和所依托城市的经济势力是港口选择的重要因
素。上海港和广西防城港均是我国重要的对外贸易港。上海港是长江三角洲上的一个河港,
可兼作海港,主要港区沿黄浦江分布(图7)。防城港是我国位于北部湾沿岸的港湾(图8),
是我国西南地区最近的出海门户。
(1)根据上述材料一、二、三,归纳我国对外贸易的特点。.(10分)
(2)与上海港比较,分析防城港建设的区位因素。(12分)
37.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欧洲和非洲部分地区某月气压分布图(图9)和伊比利亚半岛农业灌溉区图(图10)。
材料二伊比利亚半岛的地中海沿岸地区是欧洲西部秋、冬季反季蔬菜的主要产地,其
收获的蔬菜几天或几小时即可在欧洲西部各国的市场上市。
(1)在图中所示气压形式下,试简述M、N两地的气候特征并分析其成因。(10分)
(2)简述N地农业地域类型形成的气候条件(6分)
(3)分析伊比利亚半岛地中海沿岸反季蔬菜生产的区位因素(8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图11为南亚部分地区易旱区分布图,据此完成下列要求。
简述该地区易旱区的空间分布并分析成因。
43.(10分)环境保护
石漠化,即石质荒漠化,主要是指地表森林植被遭破坏,土壤严重侵蚀,基岩大面积裸
露,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过程。云贵高原是我国石漠化最严重的地区之一。
试分析云贵高原石漠形成的原因。
四川省高中2016届毕业班“兴唐·名校联盟”测试(一)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
第I卷
1-11 DBCDB CABDA C
第II卷
36.(22分)
(1)①1980~2010年我国进出口总额增长迅速;②1990年以前进口大于出口,1990
年以后出口大于进口;③出口产品结构从以初级产品为主转变为以工业产品为主;④进口产
品以工业品为主;⑤目前主要贸易对象为亚洲、欧洲和北美。【每点2分,共1 0分】
(2)有利因素:航道深(2分)且泥水淤塞少(2分);不利因素:经济腹地小(2分)
且经济落后(2分),与经济腹地交通联系不便(2分),港口所依托的城市经济落后(2分)
37. (24分)
(1)M地炎热干燥(高温少雨)(2分),N地凉爽多雨(凉爽湿润)(2分)。 此时
为夏季,(2分)M地受副热带高压带(亚速尔高压或高压脊)控制,盛行下沉气流,炎热
干燥(2分);N地受来自大西洋的西风影响,凉爽多雨(2分)。
(2)N地农业生产类型主要为乳畜业(2分),其形成的气候条件是终年受西风带控制,
多阴雨天气,日照少(2分),不利于谷物生长,但有利于种植多汁牧草发展乳畜业(2分)。
(3)纬度低,秋、冬季节气温高,热量充足(2分);河流多,灌溉便利(2分>;距欧
洲西部距离近,市场广阔(2分),交通便利(2分)。
考生在第42、43两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易旱区主要分布在年降水1000毫米以下的地区(或德干高原内部、恒河平原和印度半
岛西北部的热带沙漠地区)(4分)。
成因:(德干高原内部和恒河平原)位于热带季风气候区域,降水的季节变化和年际变
化大(降水变率大)(2分);地处西南季风背风坡,降水较少(2分)。印度半岛西北部的热
带沙漠降水少,气温高,蒸发量大(2分)。
43.(10分)环境保护
云贵高原为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且集中夏季,流水侵蚀作用强(2分);人口众
多,人类活动导致植被破坏严重(2分);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坡度较大(2
分),土层薄(2分),表土易流失,造成基岩(石灰岩)裸露地表而形成石漠(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