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联合国的传统标准,一个地区60岁以上老人达到总人口的10%,或65岁老人占总人口的7%,即该地区视为进入老龄化社会。老年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越高,人口老龄化程度越高。读图,完成1~2题。

1.在t1~t3阶段,人口老龄化城乡差异的主要成因是
A.农村人口自然增长率高于城市
B.不少地区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
C.农村劳动力迁入城市
D.城市老年人口死亡率高于农村
2.2015年10月,中共十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公报指出:促进人口均衡发展,坚持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完善人口发展战略,全面实施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2025年前,实施该政策的影响有
A.改变我国人口增长的模式 B.影响劳动力人口的职业构成
C.降低老年人口的数量 D.减轻家庭及社会的养老负担
每年的5月31日前后,日落时的金色阳光洒满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4°W)的所有某走向的街道,呈现一幅壮观的景象,即“曼哈顿悬日”现象。图2表示此时阳光与街道的位置关系。据此回答3~5题。

3.5月31日,曼哈顿的人们欣赏“悬日”景观时,下列现象可能的是
A.全球6月1日的范围约占一半
B.巴黎埃菲尔铁塔一天中影子最短
C.天安门广场正举行升旗仪式
D.智利圣地亚哥(西五区)夕阳西下
4.曼哈顿出现“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与下列山脉走向大致相同的是
A.太行山 B.秦岭 C.横断山 D.祁连山
5.曼哈顿该走向街道,日落时会出现同样“悬日”现象的另一日期,可能是
A.7月12日前后 B.9月10日前后
C.12月5日前后 D.1月8日前后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据此回答6~7题。

6.图示事物主要作用
A.树木、草坪大量吸收大气降水和地下水
B.湿地公园、污水处理厂可以净化水质
C.河流、湖泊可以调蓄多雨和少雨期降水量
D.城市小区、拦水坝可以增加下渗水量
7.“海绵城市”建设对水循环环节的影响,正确的有
①调节地表径流 ②调节水汽输送
③增加大气降水 ④增加地表下渗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读“大别山山麓与山顶太阳辐射强度及其垂直变化率折线图”,完成8~9题。

8.有关该地太阳辐射的叙述,正确的是
A.山麓始终大于山顶 B.9~12月山顶一直减小
C.垂直变化7月最大 D.垂直变化11月随高度递减
9.该地太阳辐射最大的月份不是6月,而是8月,其主要原因可能为8月
A.晴天多 B.白昼长
C.太阳高度大 D.空气质量好
城市空气可吸入性颗粒物PM10(直径≤10微米)及细颗粒物PM2.5(直径<2.5微米)的浓度与人体健康关系密切,汽车尾气、工业粉尘的排放均是该类污染物的重要来源。下图为南京市某年冬季、春季、秋季三个季节PM10、PM2.5浓度的季节和空间变化图。回答10~11题。

10.甲、乙、丙分别代表的区域是
A.交通干道旁、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
B.居民生活区、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
C.交通干道旁、商贸饮食区、居民生活区
D.居民生活区、商贸饮食区、交通干道旁
11.图中秋季PM10污染物浓度低,原因可能是
A.降水少 B.大气流动性强
C.工业粉尘排放少 D.交通流量小
36.(22分)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博斯腾湖原是新疆最大的淡水湖,该湖西部沿岸淡水芦苇广布,而东部沿岸几乎没有。目前,博斯腾湖已有天鹅、麻雁、白鹭、水鸭子等各种鸟禽达120多种,每年春季它们都来到美丽的博斯腾湖,在这里繁衍生息。湖水、芦苇、各类水禽鸟类与大自然形成了完美和谐的自然景观。

(1)说出博斯腾湖湖盆的地势特点,并指出判断依据。(8分)
(2)分析博斯腾湖西部沿岸淡水芦苇较东岸多的原因。(6分)
(3)简析每年春季博斯腾湖畔成为候鸟繁衍生息的原因(8分)
37.(24分)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材料一 缅甸翡翠主产区分布示意图(左图)。

材料二 缅甸的翡翠是岩浆岩在高压条件下经变质而形成。清代,主要是人工在旱季采集河床上的翡翠石料(也称水石,如右图),现在则使用大型机械采掘。80%以上的翡翠原料出口中国并被加工、销售。最近,缅甸准备将翡翠加工成成品后再出口。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推测乌龙河“水石”的形成过程。(8分)
(2)说明使用大型机械采集“水石”,对当地经济、生态的影响。(8分)
(3)分析缅甸限制翡翠原料出口的原因。(8分)
42.(10分)【旅游地理】
2014年1月31日(农历正月初一),一个上百人的大型中国旅游团来到南极长城站参观旅游,尽管长城站科学考察队员科研任务很重,但还是安排了专人接待,此事引发了网友热议。
我国并未将南极洲列入公民旅游目的地,相关管理条例也一直空白,随着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前往南极旅游,诸多问题随之出现。
分析旅游者选择此时到南极旅游的原因及南极旅游开发中应注意的问题。(10分)
43.(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下图为我国局部地区寒潮路径及年等次数线分布图。

(1)比较A地与B地遭受寒潮影响程度的差异并分析原因。(6分)
(2)指出寒潮对该区域农业生产的危害。(4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材料一 中国通过卫星遥感图片执法检查,就耕地保护等土地管理问题对县级以上的地方人民政府主要负责人实施问责。凡是地方违法违规土地面积占当年新增建设用地面积15%以上者,将被追究责任,包括主要负责人记大过、降级或撤职。
材料二:目前我国耕地面积只有18.26亿亩,人均耕地面积仅有1.43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近几年来,全国耕地面积减少1亿多亩。从耕地的质量来看我国耕地高产稳产田仅占1/3.
(1)简析我国耕地减少的主要原因。(4分)
(2)根据材料,提出我国保护现有耕地的主要措施。(6分)
地理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答案 |
C |
B |
A |
D |
A |
B |
B |
C |
A |
A |
B |
36.(22分)
(1)(8分)
特点:①湖盆西部、北部缓,(2分)②东部、南部陡(2分)。依据:③不同时期湖泊水位线东部、南部密集,(2分)②西部、北部稀疏。(2分)
(2)(6分)
①(湖泊)西侧地势较平坦(坡度较小),浅滩面积广(2分);②(甲)河流注入,携带泥沙(有机质)多,土壤肥力高(2分);③西侧河流有进有出,(淡)水资源丰富,湖泊盐度较小(2分)。
(3)(8分)
①春节气温回升,冰雪融化,草地露出,饵料丰富;②博斯腾湖生态环境的不断改善;③各族群众保护野生动植物意识的不断提高;④人迹稀少,对候鸟的影响小;⑤该湖泊位于候鸟春季向北迁徙的途中。(任答4点,得8分)
37.(24分)
(1) (8分)
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岩浆侵入,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2分);②后经高压作用形成变质岩(2分);③再经地壳运动,地壳抬升(2分);④最后受外力分化侵蚀、搬运、堆积而形成(2分)。
(2)(8分)
对经济:①利于提高采集速度(提高效率),促进经济发展(2分);(水石属于非可再生资源),②机械采集会加快资源枯竭速度(2分)
对生态:①机械采集会使河床及两岸山体受到破坏,滑坡、泥石流多发(2分);②植被减少,水土流失加剧,破坏生态环境(2分)。
(3)(8分)
①保护非可再生资源;②保护生态环境;③延长产业链,提高附加值;④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⑤带动相关产业发展。(8分)
42.(10分)
原因:此时为南极的夏季,白昼时间长,气温相对较高;(2分)春节期间,旅游者有较长的假期,适合长距离旅行。(2分)
注意问题:做好旅游规划与管理工作;保护南极生态环境;适当配置旅游富足设施,保障生活用品补给,避免对科考工作造成冲击;处理好旅游环境容量与旅游规模的关系。(任答3点,共6分)
43.(10分)
(1)差异:A地大于B地;(2分)
原因:①A地位于寒潮路径上,影响程度较大;(2分)②B地北部有山地阻挡寒潮侵入,影响程度小。(2分)
(2)危害:①寒潮过境时往往伴随有急剧降温、大风、雨雪等天气,低温冻害会导致农业减产;(2分)②大风、冻雨等会使农田基础设施遭受破坏。(2分)
44.(10分)
(1)①随着人口增加,住房用地增加;②随着经济发展,工业、交通用地增加;③不合理的土地利用方式造成土地退化;④流水侵蚀和风沙危害造成耕地减少等。(任答两点,4分)
(2)数量保护:①严格控制耕地转为非耕地;②国家实行耕地补偿制度;③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④推进土地开发、复垦、整理;(任答两点,4分)
质量保护:国家制定耕地质量保护措施,如:防止水土流失、耕地沙化、盐碱化、贫瘠化等。(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