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目前城市建设中出现了城市内涝、生态破坏、径流污染等诸多问题,为此正积极推进能“自然积存、自然渗透、自然净化”的海绵城市试点建设工作,其中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是海绵城市建设的成功案例。读某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示意图,据此完成1——3题。
1.下列不适合推广活水公园雨水收集系统的地区是
A.塔里木盆地
B.四川盆地
C.长江中下游平原
D.珠江三角洲
解析:活水公园主要体现发对雨水收集和利用,塔里木盆地气候干旱,降雨稀少,不适合推广。
2.该系统对城市环境的有利影响不包括
A.缓解城市热岛效应
B.减轻城市内涝
C.防止路面结冰,影响通行
D.分解水中污染物,净化水体
3.图中荷花池的核心功能是()
A.调节局地小气候
B.保护生物多样性
C.提供观赏景观
D.增加下渗量
2015年3月20日发生了短暂的日全食,某摄影师在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780N)机场拍摄了日全食照片。读图,完成4——6题。
4.此次日全食发生在斯瓦尔巴群岛朗伊尔城正午时刻,此时太阳
A.位于该摄影师的头顶
B.位于正南方的地平线以上
C.位于正北方的地平线以上
D.刚刚从地平线上升起
5.摄影师发现岛上的传统房屋都建在木桩上,最主要的原因是
A.减少占用耕地
B.保护野生动物
C.通风防潮
D.减轻冻土融化危害
6.朗伊尔城与外界联系方式中,在不同季节均可运营的交通运输方式是
A.汽车运输
B.海洋运输
C.电动雪橇车
D.航空运输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5月13日沙尘暴区及其移动路径图,读图,完成7——9题。
7.影响此次沙尘暴移动路径的主要因素有
A.沙源、地形B.地形、风向
C.沙源、风向D.沙源、城市
8.关于13日08时图中城市受沙尘暴影响强弱的说法正确的是
A.民丰强于和田B.喀什强于若羌
C.敦煌强于玉门D.若羌强于民丰
9.从13日2时到13日23时期间,沙尘中心的移动速度
A.较均匀B.先快后慢C.先慢后快
下图是我国不同年龄段人口变化图。读图,回答10 ——11题。
10.未来30年,我国人口发展将可能导致()
A.人口死亡率较口前更低B.国家养老金的支付压力增大
C.人口红利更加明显D电子装配业大量向我国转移
11.为应对我国人口变化对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负面影响,口前采取的措施不可行的是()
A.建立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B.进一步改善医疗卫生条件
C.适当向国外进行产业转移D.全面放开生育政策
36 . (22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尼日利亚是非洲人口最多的国家,也是非洲最大的石油生产国和世界第六大石油出口国。
材料二 拉各斯由大陆部分和多个小岛组成,是尼日利亚目前最大城市,也是该国的经济、工业、金融和物流中心,许多大型榨油厂、可可加工厂、纺织、化工用品、造船、车辆修配、金属工具、造纸、据木等企业在此集聚。下图为尼日利亚、拉各斯区域图及拉各斯降水量统计图。
(i)简述拉各斯降水量的季节分配特点,并分析图中盛行风对其降水的影响。(6分)
(2)分析拉各斯成为该国工业中心的区位优势。(4分)
(3)简述工业企业在拉各斯集聚的好处。(8分)
(4)据图分析交通对拉各斯城区分布的影响。(4分)
37 . (24分)阅读图文资料,回答问题。
羌县位于塔克拉玛干沙漠东南缘,是中国县域面积第一大县,不仅有楼兰古城、罗布泊南故城、石头城堡等众多旅游资源,“若羌红枣”也非常著名,堪称枣中极品。近年来红枣成为若羌县发展的支柱产业之一,该县先后被授予“中国红枣产业龙头县”、“全国果菜无公 害十强县”、“中国红枣之乡”等多项荣誉称号。目前若羌90%以上的红枣加工为干果形式,进行普通包装,销往外地。
(1)请描述2005年以后若羌县耕地面积的变化特点,并简述其原因。(8分)
(2)评价若羌县红枣产业发展的区位条件。(8分)
(3)为实现若羌县可持续发展,你认为可以采取哪些措施?(8分)
(二)选考题(共25分)
请考生在第42、43、44三道地理题中任选一题做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
42. (10分)旅游地理
文化旅游是以文化资源为体验对象的旅游活动。近年来,浙江省绍兴市积极打造“江南文化看绍兴”等品牌,许多景点免费为游客开放,并通过拍摄《小城大爱》等微电影带来了滚滚客流,从而打造成数字营销的智慧旅游城市。下图为绍兴市旅游资源分布图。
.jpg)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绍兴市发展文化旅游有利的资源条件并为保护绍兴古城的旅游
环境提出你的建议。(10分)
43. (10分)自然灾害与防治
冰雹灾害是由强对流天气系统引起的一种剧烈的气象灾害,会对人们的生产生活产生 巨大的危害。下图为某区域冰雹次数等值线(单位:次/年)分布图。
.jpg)
请分析该区域冰雹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冰雹给该区域带来的危害。(10分)
44.(10分)环境保护
据长江水产研究所确认,2013年葛洲坝附近唯一的自然产卯场中的中华鲜没有繁殖产 卵。葛洲坝建成后的犯年里,中华鲜野生种群的数量从70年代的1万余尾减少到目前的57尾。下图为中华鲜产卵区分布变化示意图。
.jpg)
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中华鲜数量锐减的原因并提出保护对策。(10分)
.jpg)
.jpg)
.jpg)
.jpg)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