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示意某岛位置。完成1~3题。
1.该岛屿
A.南北长约250千米,东两宽约750千米 B.位于印度的东南、新两兰的东北
C.博瑙的地势高于科图伊 D.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震、海啸影响大
2.该岛东侧降水远多于两音|5,是因为东侧
A.离海较近,东南季风影响大 B.植被茂密,水循环量大
C.抬升东北风,多地形雨 D.赤道低压控制,多对流雨
3.多米尼加是世界上香蕉重要生产国,导致其形成的主要社会经济条件是
A.农业技术先进 B.香蕉为牛活主食
C.气候高温多雨 D.美国市场需求量大
图2示意世界某地区气温、降水量年内变化。读图,完成4~5题。
4.该地区可能位于
A.巴两高原 B.密两两比河口三角洲
C.刚果盆地 D.两欧平原
5.该地区自然环境
A.植被为常绿阔叶林为主 B.河流多冰雪融水补给为主
C.适宜发展大牧场放牧业 D.人种以黄色人为主
图3示意某区域等高线和农业土地利用类型分布。完成6~7题。
6.二战后,Q市的代表性工业部门是
A.钢铁 B.软件制造 C.麻纺 D.棉纺
7.图示区域
A.目前宗教信仰以佛教为主 B.P城适于发展海盐牛产
C.③带主要为畜牧业分布区 D.森林带形成得益于河流灌溉
图4示意黄河干流流经的省级行政区划。完成8~9题。
8.图中数字是2013年该省某项指标在全国的排名,该指标可能是
A.面积 B.人口 C.城市化水平 D.GDP总量
9.黄河十流甲河段
A.河道弯曲,沉积作用明显 B.流量季节变化大,春汛为主
C.峡谷幽深,水能丰富 D.内力作用显著,形成雄奇峡湾
图5示意某种农作物产 量的世界分布。完成10~11题。
10.该作物可能是
A.玉米 B.小麦 C.水稻 D.咖啡
11.走向市场的该作物在中国主要分布于
A.两北地区 B.华北平原 C.两南地区 D.东北地区
图6示意我国部分省(区)分布。完成12 ~13题。
12.四省(区)地形相对单一的是
A.甲 B.乙 C.丙 D.丁
13.四省(区)牛产活动中
A.甲省(区)种植业集中在西部 B.乙省(区)主要经济作物为棉花
C.丙省(区)较丁省(区)微电子工业发达 D.丁省(区)城市化水平南北差别大
图7示意闽南三角某市2013年1月~2014年8月规模以上工业产值及累计增长率变化。完成14~]5题。
14.该市工业显著特点是
A.传统重化工业基地 B.轻T业占绝对优势
C.水果加T和制茶工业为主 D.以出口加工工业为主
15.2013年1月~2014年8月,该市
A.工业产值在2013年持续下降 B.工业产值累计持续增加,且增速加快
C.工业产值变化主要是国际经济环境影响 D.产品老化,资趋向枯竭,导致工业衰退
2014年8月16日20时(所在时区区时,阴影部分表示夜半球),某大型盛会开幕。完成16~17题。
16.该大型盛会召开城市可能是图8中的
A.① B.② C.③ D.④
17.该大型盛会召开时,地球公转位置大致位于图9中
A.甲 B.乙 C.丙 D.丁
图10示意某天气系统500百帕海拔高度水平气压(单位:米)分布。完成18~19题。
18.若X地近地面吹两南风,则该大气系统为[来源:学&科&网Z&X&X&K]
A.北半球的气旋 B.南半球的气旋 C.北半球的反气旋 D.南半球的反气旋
19.当该类强大大气系统控制亚洲大陆时
A.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南移 B.北京寒冷十燥
C.北极处于极昼和极夜过渡时期 D.长三角盛行东南风
图11示意2 0141年10月12日18时的某区域天气形势(单位:百帞)。完成20~22题。
20.甲地气压值可能是
A. l001百帕 B.1004百帕 C.1006百帕 D.1008百帕
21.塔斯马尼亚岛将要经历的大气过程可能是
A.利于骑白行车出游 B.大气晴朗,升温、降压[来源:学科网ZXXK]
C.降温、升压、阴雨 D.大气变化类似于乙地
22.未一个月内
A.悉尼日出东南 B.蚌埠昼长变长
C.合肥正午太阳高度变大 D.好望角昼夜长度差变小
瓯江一浙江省第二大河,全长388公里,总落差1080米。图12示意瓯江上游龙泉溪、大溪(莲都区段)流域古村落分布。完成23~25题。
23.龙泉溪、大溪(莲都区段)流域的水文特征是
A.含沙量大,结冰期长 B.径流季节、年际变化很小
C.暴雨后石塘镇较龙泉市洪峰小 D.龙泉溪比大溪径流量大
24.石塘水库和紧水滩水库蓄水后,库区中心区降水反而减少的最主要原因是
A.冬季气温升高,水汽扩散加快 B.副热带高气压影响加剧
C.夏季增温变慢,大气上升运动减弱 D.蓄水后水汽蒸发量变大
25.龙泉溪、大溪流域的村居大多旱层层叠叠状布局,其主要影响|大I素是
A.崎岖地形 B.多雨气候 C.文化传统 D.旅游规划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50分)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50分)
2 6.(18分)图13示意美国20世纪80年代油汽分布及河流、降水等地理信息。读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简述甲区域降水稀少的原因。(4分)
(2)指出乙区域农业地域类型的典型特点,并列举其农业发展的有利自然条件。(8分)
(3)对比美国墨两哥湾沿岸地区和五大湖区发展石化工业条件的不同。(6分)
27.(20分)图14示意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及河流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分析图示区域土地利用类型丰富,耕地资短缺的原因。(10分)
(2)说出图示区域东两两侧两大地形区名称,并比较两大地形区气候特点的异同。(10分)
28.(12分)图]5示意某区域地质构造、等高线分布。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说出a范围的地质构造及判断理南。(4分)
(2)推测图示地区各岩层的形成过程。(4分)
(3)解释b区域河流形成的原理。 (4分)
参考答案
题号 | 1 | 2 | 3 | 4 | 5 | 6 | 7 | 8 | 9 | 10 | 11 | 12 | 13 |
答案 | C | C | D | A | C | D | B | D | C | B | D | D | D |
题号 | 14 | 15 | 16 | 17 | 18 | 19 | 20 | 21 | 22 | 23 | 24 | 25 | |
答案 | D | C | C | B | A | D | A | C | A | C | C | A |
1.C 解析 :根据经纬网,可判定该岛(海地岛)南北长约250千米、东西宽不足700千米;根据劣弧定向法,该岛位于印度的西南、新西兰的东北;博瑙位于河流上游,地势高于科图伊;该岛位于美洲板块内部。
2.C 解析:该岛(海地岛)东侧为自海洋的东北信风迎风坡,多降水形成热带雨林气候;西侧位于背风坡,降水较少,形成热带草原气候。
3.D 解析:美国缺乏热带国土,香蕉等热带水果需求量大;多米尼加靠近美国,可就近出口。
4.A 解析:该地最低气温大于15℃;降水季节差异大,超过200mm的月份只有2个月。综合分析,该地为热带草原气候。
5.C 解析:热带草原气候区以稀树草原为主,河流以大气降水补给为主。如果位于非洲,以黑种人为主;如果位于大洋洲,以白种人为主;如果位于南美洲,以混血人种或白色人种为主。
6.D 解析:Q市(印度孟买)棉花产区,传统产业代表性工业部门是棉纺工业。
7.B 解析:宗教信仰以印度教为主;P城附近降水较少,光照充足,地形平坦,因而成为重要的海盐生产基地;③带是小麦区 ;山地地形和迎风坡降水多是森林带的主要成因。
8.D 解析:青海面 积广大,不可能排全国第30;河南人口全国第1;四川城市化水平较低,不可能全国第8。
9.C 解析:甲河段位于我国第一、二阶梯交界处,峡湾水急,水能丰富。以夏季冰雪融水和山地降水补给为主,夏汛明显。峡湾为流水侵蚀的外力作用形成。
10.B 解析:巴西是世界玉米主产国之一;水稻主要分布在东亚、东南亚和南亚,;咖啡主要在热带。
11.D 解析:我国小麦主要分布在北方地区,商品率高的位于东北地区。
12.D 解析:图中四个省份分别为四川、黑龙江、甘肃和江苏。江苏位于长三角,地形较单一。
13.D 解析:四川省种植业集中在东部成都平原;棉花分布在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地区,而黑龙江为中温带和寒温带地区;甘肃位于内陆,科技人才不足,微电子工业落后于沿海的江苏地区;江苏南北经济差异大,城市化水平亦差别大。
14.D 解析:闽南三角为外向型工业基地。
15.C 解析:外向型工业基地产值深受国际市场影响。工业产值累计总体增长,但在2014年1月后退。
16.C 解析:8月份北极附近有极昼、南极附近有极夜现象,故排除①、②;区时20点,则位于直射经线0°东侧120°E附近的③处。
17.B 解析:图示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则8月份地球大致公转至秋分前的乙点。
18.A 解析:X地吹西南风,说明地转偏向力右偏;图示500百帕海拔高度 水平气压为高压中心,则对应地面为低压中心。综合判断,图示天气系统为北半球的气旋。
19.D 解析:气旋 (印度低压)控制亚洲大陆时,为北半球夏季。全球气压带和风带位置北移,北京炎热多雨;北极处于极昼时期。
20.A 解析:甲地周围为一局部小闭合曲线, 和1004百帕、1008百帕等压线相邻。根据“大于大的、小于小的”判读原则,甲地气压值可能是:1000<P<1004或1008<P<1012。
21.C 解析:塔斯马尼亚岛将要经过冷锋过境天气过程,出现阴雨降温,不利于骑自行车出游。乙地将进入高压核心,天气晴朗。
22.A 解析:未一个月内太阳直射南半球,直射点向南移动。北半球昼长变短;合肥正午太阳高度变小;直射点向远离赤道方向移动,昼夜长度差变大。
23.C 解析:瓯江流域位于亚热带区域,总落差较小,即使上游也没有结冰期;亚热带季风降水补给为主,季节、年际变化较大;石塘镇上游水库具有削峰补枯的作用,暴雨后洪峰较小;大溪位于下游,汇集更多支流,径流量大于龙泉溪。
24.C 解析:水的热容量大,蓄水后水体增多,升温和降温幅度变小。[来源:学科网ZXXK]
25.A 解析:龙泉溪、大溪流域位于瓯江上游山区山坳中,平地狭小,住宅大多建在山岗上,呈层层叠叠状分布。
26.⑴位于高大山脉间的盆地、高原地带,由于山脉阻挡,水汽难以到达,且焚风效应显著。(4分)
⑵特点:高度专业化、机械化和现代化;产量大、商品率高。(4分)
自然条件:地形平坦开阔,土壤肥 沃;气候条件优越,雨热同期;密西西比河提供灌溉和便利的航运。(6分)
⑶墨西哥湾沿岸靠近墨西哥湾油气田 ,资丰富且运输成本低;(2分)五大湖区人口、经济密度更大,油气和石化市场更广阔,油气资除当地生产外,更多的是从海外和南方输入。(4分)
27.⑴土地利用类型丰富的原因:地形起伏大,高差悬殊,以山地地形地貌为主;(2分)山谷主要分布耕地和建筑用地;山坡、山峰主要是林地和草地。(4分)
耕地资短缺的原因:河谷狭小,平原面积小;人口较多,粮食需求 量大。(4分)
⑵
西——四川盆地(2分) | 东——长江中下游平原(2分) | ||
气候特点 | 相同 |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2分) | |
不同 | 由于北部山地对冬季风和寒潮的阻挡作用,冬季温度比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区稍高。(2分) | 距离海洋较近,受夏季风影响较大,降水量较四川盆地多。(2分) |
28.⑴向斜(2分) 岩层中间新、两翼老。(2分)
⑵岩层③、②、①按顺序沉积;在岩层①沉积后,岩浆侵入②岩层形成④岩层。(4分)
⑶b区域为背斜构造,背斜顶部受张力作用,岩石比较破碎而易被侵蚀成谷地,集水而成河流。(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