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质量检测2答案及解析(5)

时间:2015-05-13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17.(20分)(2013·江苏苏南四校高三月考)我国某校“环球探险社团”在暑期进行了网上模拟探险活动,下图表示探险区域和探险路线,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1)纬度接近的A、B两地,B地自然带为________,A为________,A区域自然带形成的主导因素是________。由B向E方向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________。
(2)探险社团经过F(沿海)时,当地的气候特征为________,成因是________。
(3)坐船航行途经D海域时,此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有________。(双选)
A.轮船顺风顺水       B.轮船逆风逆水
C.白昼越来越长       D.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
(4)下图中最有可能在E地拍摄的照片是________,该地貌景观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________。C景观的形成原因是________。
(5)解释G附近有巨大水能的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1)A、B两地地处赤道附近地区,B地为亚马孙河流域,自然带为热带雨林等,而A地处东非高原上,自然带为热带草原带,A区域自然带形成是由于该地地形起伏,气温低,对流不旺盛,降水少,不能形成热带雨林气候的条件,故其主导因素是地形。由B向E方向的自然带分异规律是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规律,主导因素为热量。(2)探险社团经过F(沿海),当地的气候类型是地中海气候,夏季受副热带高压控制,炎热干燥,冬季受西风带控制,温和多雨。由于图中G处为青藏高原,其气温为8℃,应为夏季,故探险社团经过F(沿海)时其气候特征为炎热干燥,成因是受副热带高压控制。(3)图中D海域为北印度洋,此时为夏季,该海域受西南季风影响,洋流流向应为自西向东流,呈顺时针方向。由于坐船自东向西航行途经D海域时,此过程中轮船应为逆风逆水,故A项不符合题意,B项正确。此时太阳直射北半球,故北半球昼长夜短,但难以确定太阳直射点是南移还是北移,故不能确定北半球白昼越来越长,故C项不正确。由于此时为北半球夏季,北半球太阳从东偏北方向升起,故D项符合题意。(4)E地地处美国西部地区,多大风,风力侵蚀严重,而a图为风蚀蘑菇。B图为桂林山水,反映出喀斯特地貌景观,c为黄土高原千沟壑的地貌,主要由于土质疏松,降水集中,夏季多暴雨,植被覆盖率低,且破坏严重。(5)G地处青藏高原地区,其附近与其他地形区交界处落差大,水量丰富,因而有巨大的水能资源。
答案:(1)热带雨林 热带草原带 地形 由赤道向两极的地域分异(纬度)
(2)炎热干燥 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
(3)BD (4)a 风力侵蚀作用 土质疏松,降水集中,植被破坏
(5)落差大,水量大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
  • 上一篇: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16--自
  • 下一篇:2015与名师对话地理课时作业17--人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