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在某一时刻,太阳直射的是( )
A. 一个点 B. 一个面 C. 一条线 D. 整个地球
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有( )
A.北回归线是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南界线
B.南回归线是南半球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最北界线
C.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南界线
D.南极圈是南半球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最北界线
3.地球自转一周的时间是( )
A.365天 B.30天 C.三个月 D.约24小时
4.地球的自转产生了( )
A.四季的变化 B.昼夜长短 C.昼夜更替 D.昼夜
5.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
A.自东向西转 B.逆时针转 C.顺时针转 D.自西向东转
6.南北半球昼夜等长的日期是( )
A.3月21日和6月22日前后 B.3月21日和9月23日前后
C.6月22日和9月23日前后 D.9月23日和12月22日前后
二、综合题
7.绘制五带示意图,标出赤道、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及五带的名称。回答问题:
(1)有太阳直射现象的是哪一带?
(2)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哪两个带?
(3)昼夜长短变化最大的是哪两个带?
(4)四季变化明显的是哪两个带?
(5)我国大部分陆地位于五带中哪一带?
8.(1)在下图中用斜线画出AC两点的夜半球,注明A、B、C、D的日期和节气,标出自转和公转的方向。
(2)填表回答:当地球运行到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表中所列的相应地区出现的有关地理现象是否正确,并说明理由。
|
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位置 |
现象 |
是否正确 |
理由 |
1 |
A点附近 |
科考船进入南极最好的季节 |
|
|
2 |
B点附近 |
华北地区的小麦返青 |
|
|
3 |
C点附近 |
北京最冷的一段时间 |
|
|
4 |
A点附近 |
北极周围是极夜 |
|
|
5 |
D点附近 |
我国的中秋节前后 |
|
|
9.读下图,根据A. B两点的位置,认真分析,并填写下列表格:
分析内容 |
A地 |
B地 |
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
|
|
在东半球还是北半球 |
|
|
在低纬、中纬还是高纬 |
|
|
在五带的那一带 |
|
|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
|
|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
|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答案:A
解析:由于地球在不断地自转和公转,所以在规定了某一时刻,太阳直射到地表的只是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
2.答案:D
解析:略,根据这四条特殊纬线的意义即可找到正确答案。
3.答案:D
解析:略
4.答案:C
解析:略
5.答案:D
解析:略
6.答案:B
解析:地球公转过程中,只有在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南北半球的昼夜才完全等长。
二、综合题:
7.答案:(1)热带(2)北寒带、南寒带(3)北寒带、南寒带 (4)北温带、南温带(5)北温带
解析:要准确弄清五带的界线及各带的特点,才能准确画图和正确回答问题。热带位于南北回归线之间,终年太阳高度角大,除回归线外,各地每年有两次直射机会,终年高温。温带位于回归线与极圈之间,既没有太阳直射,也没有极昼、极夜,夏季太阳最高、昼最长,冬季太阳最低,昼最短,四季变化最为明显。寒带有极昼、极夜和昼夜分明的时期,这里接受的太阳光最少,气温终年很低。
8.答案
(1)略
(2)
是否正确 |
理由 |
1.不正确 |
当地球运行到A点,(夏至)南极附近是冬季 |
2.正确 |
当地球运行到B点(春分)附近,北半球的中纬正值春季 |
3.正确 |
当地球运行到C点(冬至)附近,北半球的中纬正值隆冬 |
4.不正确 |
当地球运行到A点(夏至)附近北极附近正值极昼 |
5.正确 |
地球运行到D点(秋分)北半球的中纬正值秋季 |
解析:考查目的:
(1)考查学生对地球公转和自转基本概念的理解情况,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2)考查学生运用地球公转中太阳高度变化和四季更替的规律,联系实际,分析、判断、解释地理现象和回答问题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地理事物或现象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结构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首先,读图,明确地球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太阳直射点的位置,此时,各地的季节状况。
然后,弄清南极、华北、北京、北极和我国的位置,尤其是纬度位置,明确在公转轨道上的ABCD及其附近位置时,这五个地点相对应的季节状况。
最后,经过对表格中五种地理现象的分析、判断及正确与否的认定后,用条理清楚、科学准确的语言表述理由。
9.答案
分析内容 |
A地 |
B地 |
在南半球还是北半球 |
北半球 |
南半球 |
在东半球还是北半球 |
西半球 |
东半球 |
在低纬、中纬还是高纬 |
低纬 |
高纬 |
在五带的那一带 |
热带 |
寒带 |
有无太阳直射现象 |
有太阳直射 |
无太阳直射 |
有无极昼极夜现象 |
无极昼极夜现象 |
有极昼极夜现象 |
解析:考查目的:
(1)此题是一个综合考查题。一方面考查学生对经纬网的知识是否掌握,考查对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及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南北半球的对A B两点位置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考查经纬网知识点是否落实在了图上。
另一方面,考查对地球运动规律的运用,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和五带的划分等。
(2)考查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综合运用知识的能力。
(3)该题对学生的空间观念要求高,对经纬网的空间分布、空间结构考查力度大。
解题思路:
(1)首先,读图,运用南北半球和东西半球经纬线的排列规律,以及东西半球的分界线,西经20 和东经160。南北半球的分界线--赤道,分析判断A B两点所在的半球位置
A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低纬到高纬,判断是北半球。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小到大,属于东经范围,但在东经160—180 之间,判断是西半球
B点:通过纬度的排列顺序,南—北,由高纬到低纬,判断是南半球。经度的排列顺序,由西到东,数值变化由大到小,属于西经范围,但在西经20-0之间,判断是东半球。
(2)根据A B两点的纬度数值,判断分属在低、中高纬哪个不同的纬度地带。
(3)根据五带的划分的范围,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分属哪个温度带。
(4)太阳直射点的空间分布规律,极昼极夜现象出现的纬度,判断A、B两点的纬度数值,能否受到太阳直射,能否出现极昼极夜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