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2011·四川卷第1~2题)图1 为我国西部某省人口数据统计图。近年全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5%左右。据此回答1~2题。
1. 关于该省人口状况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目前出生率低、死亡率低
B. 人口密度十年来大幅减小
C. 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依靠人口自然增长
D. 城市人口数量十年来增长50%以上
2. 该省十年来常住人口(指实际居住在当地半年以上的人口)数量减少,其主要原因是( )
A.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 B.水利工程移民增多
C.省级行政区域缩小 D.劳务输出数量增加
3.(2011·广东卷第4题)读“2007年我国部分省级行政区人均GDP与人均CO2排放量散点图” (图2)。与全国人均水平相比,人均GDP高、人均CO2排放量低的是( )
A.上海、天津 B.广东、福建 C.海南、贵州 D.辽宁、山东
4.(2011·广东卷第8题)读“1995~2009年我国某省级行政区户籍人口迁移变动情况图” (图3) 从人口迁移模式看,该省级行政区域可能是( )
A.上海 B.安徽 C.湖南 D.河南
5.(2011·北京卷第4题)
平均海拔由高到低的省区依次是( )
A.湘、辽、宁 B.台、鲁、苏 C.青、粤、晋 D.桂、甘、豫
6.(2011·海南卷第8题)某考察小组在7月份进入一个海拔3000多米的河谷,看到谷地中绿油油的青稞和黄灿灿的油菜花交相辉映,而目力所及的山坡却寸草不生。
该河谷可能位于的省区简称是( )
A.甘 B.新 C.藏 D.滇
7. (2010·上海卷第13题)参展上海世博会的我国各省市馆基本反映了当地的自然与人文特色。有展示鼓楼、苗寨、银饰等民族元素的;有展示蒙古包、祥云、马鞍等文化元素的;有以冰雪为主线布局展馆的。
这些展馆所属省区依次是 ( )
A.贵州、内蒙古、黑龙江 B.贵州、西藏、新疆 C.山西、内蒙古、黑龙江 D.山西、西藏、新疆
8.(2010·北京卷第5题)图4是经纬网图层和中国省级行政中心图层的叠加图,图中经纬线间隔度数相等。
人口密度差值最大的两个网格区是( )
A. ①和④ B.②和③ C. ③和⑤ D.④和⑤
图4
9.(2010·山东基能卷第35(2)题) “全会对于中央在二中全会以来十个月的工作表示满意。……所有这一切,都为全党把工作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准备了良好条件。”这段文字摘自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次重要会议的公报。
资料显示,目前我国整体上已进入工业化中期,但东中西部发展并不平衡。下列能够说明这一发展特征的省市区组合是
A.浙江 广东 广西 B.江苏 湖北 贵州 C.内蒙古 新疆 西藏 D.北京 上海 重庆
10.(2009·四川卷第7题)下表是我国四省(区)人口及部分自然资源统计数据(2006年)
省(区) |
① |
② |
③ |
④ |
城镇人口占总人口比重(%) |
34.3 |
53.5 |
51.9 |
31.1 |
耕地面积(万公顷) |
532.5 |
1539.1 |
542.4 |
361.0 |
水资源总量(亿立方米) |
1865.8 |
727.9 |
404.4 |
184.6 |
木林总蓄积量(亿立方米) |
15.8 |
15.0 |
0.4 |
2.0 |
根据表格资料,①、②、③、④所示省(区)的简称依次是( )
A.川、黑、苏、陇 B. 苏、川、陇、黑 C.黑、川、陇、苏 D. 陇、黑、川、苏
11.(2009·上海卷第35题)长江发源于青藏高原,万里奔腾,途径11个省区和直辖市,是我国的第一大河。约占全国面积1/5的长江流域养育了全国1/3的人口,创造了全国1/3的GDP。长江的开发与保护是影响全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大事。今年4月20日,以“长江·河口·城市”为主题的第三届长江论坛在上海举行,共商健康长江、生态河口与美好城市的相互促进与和谐发展。
读“长江流域图”,写出图中数字所代表的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
① ;② 。
二、综合题(共2大题,合计56分)
12.(2011·上海卷第33-36题)读我国四次人口普查金字塔图,回答问题。(24分)
全国人口普查为国家进行宏观决策提供了可靠的信息基础,研究历次人口普查结果还可以了解我国人口发展的历史以及社会发生的变化。
(1)2010年与2000年人口相比,0~4岁婴幼儿人口下降了大约 %。
(2)2010年我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8.87%,比2000年上升1.91%。 年人口普查数据表明我国已经进入老龄化阶段。
(3)2000年10~14岁人口比例明显偏高,2010年20~24岁人口比例也明显偏高,这说明 年到 年我国曾出现过一次生育高峰。
(4)分别读1953年、1982年人口金字塔图,说明O~4岁与5~9岁两个年龄段人口比例之间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1953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982年: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3.(2010·上海卷第43题)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概述图l、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析其积极意义。(32分)
由图1可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A 本题考查利用柱状图分析人口状况的能力,自然增长率由0.51%下降到0.23%,典型的出生率低、死亡率低,现代型,故选择A,B 选项中人口总量减少不到200万,人口密度不可能大幅减小,C选项中城市人口比重提高主要依靠农村人口的迁移, D选项中2000年城市人口数量为235*27%=2223万,2010年为8042*40%=3217万,增长率44.7%。
2.D 本题考查人口迁移的原因,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但人口总量依然增加,只是增长缓慢了,因此排除A,该省位于我国西部,经济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因此劳务输出是常住人口减少的主要原因,故排除BC,选择D。
3.B 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名称的判断,与全国平均水平相比,根据横纵坐标的数值找到简称对应的行政区即可。
4.A 本题是通过我国的人口迁移状况判断我国行政区的名称,该省人口迁入率大于迁出率,故选A。
5.B 本题考查中国行政区的分布和综合分析能力,明确中国各省区的简称,结合地势特点用排除法作答。我国地势的显著特点是呈阶梯状自西向东依次降低。其中位于一级阶梯的有青,二级的有宁、甘、晋,三级的有湘、辽、粤、台、鲁、苏、桂、豫,故排除A、C、D。 B选项中的三个省区都在三级阶梯,但台湾有海峡山脉,山东以丘陵为主,江苏主要为平原。
6.C 本题考查行政区的判断,利用关键词海拔3000多米河谷和青稞等,很容易得出结论。
7.A 本题考查各省区独特的自然景观和民族文化,贵州是苗族等少数民族聚居的省份,内蒙古独特的民居是蒙古包,黑龙江的冰雪节举世闻名。
8.A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密度,以及我国人口分布特征。人口密度是指单位面积的常住人口数量。我国新疆(①为乌鲁木齐)因地处内陆,气候干燥,人口相对较少,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自然条件优越,经济发达,人口密度相对较大,故A正确。
9.B 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所在的经济地带,B符合江苏(东)湖北(中)贵州(西)A中均为东部,C中内蒙古为中部,新疆和西藏均为西部,D中北京和上海为东部,重庆为西部。
10.A 本题考查四省区中,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最大的是江苏;耕地面积最大的是黑龙江;水资源总量最丰富是四川;因此选A。
11.①湖北(鄂)②重庆(渝)本题考查我国行政区的分布,根据轮廓和位置判断。
二、综合题
12.共24分
(1)1 利用百分比进行估算(3分)
(2)2010 老龄化社会的衡量指标是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超过7%(3分)
(3)1986;1990 用当前年份减去年龄即为出生时间,两组数据均可计算(6分)
(4)1953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高于5~9岁儿童比例(2分),这是由于新中国成立后,医疗水平改善,人民生活水平提高。(4分)
1982年0~4岁婴幼儿比例明显低于5~9岁儿童比例(2分),这是由于计划生育国策使人口快速增长的趋势得到有效的控制。(4分)
13.共32分
图1:上海外来人口性别比趋向平衡(4分)(人口学上对人类社会或国家中的男女性别比,通常是以每100位女性所对应的男性数目为计算标准。),这有利于社会、家庭及婚姻的稳定,有利于上海的经济社会健康发展(6分答任意两点即可)。
图2:从外来人口规模看,中心城区外来人口数量少于郊区(5分);从外来人口增长幅度看,中心城区人口增长幅度远低于郊区(5分);郊区中西、南郊快于东、北郊(5分)。这有利于上海中心城区的第二产业向郊区转移,有利于城市功能区的优化,有利于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有利于减轻中心城区的环境压力。(7分答要点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