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06 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12)

时间:2014-07-15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文综北京卷(新课程))土壤空气和土壤水分贮存于土壤孔隙中,两者体积组成比例常因外界因素而此消彼长。图3中虚线①表示土壤中空气和水分所占比例约为4%和46%。读图3,完成5-7题。
高考地理试题自然环境的整体性和差异性49.适宜多数植物生长的理想的土壤空气和水分比例变幅在
A.①—②之间 B.①—④之间
C.②—③之间 D.③—④之间
【答案】C
【解析】土壤中的水分和空气的组成比例常常共同影响着土壤的热量状况。当水分过多时,空气就会受到排挤,造成土温下降,土壤缺氧,影响植物生长;如果空气过多而水分缺少,则会造成养分和水分供应不足,植物就会枯萎。性状良好的土壤,则既能通气透水,又能蓄水保温。适宜多数作物生长的理想土壤的空气和水分组成比例一般在20%~30%之间变化。
50.利用遥感技术监测土壤水分含量变化,主要依据土壤
A.温度 B.孔隙 C.肥力 D.空气
【答案】A
【解析】遥感技术的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传感器在航空或航天器中接收地面物体反射或辐射的电磁波信息,并以图像胶片或数据磁带记录下来。根据遥感相片上反映的温度状况,可以推知土壤中水分含量的变化。
51.不够合理的治理土壤退化的措施是;
A.东北平原开荒、焚烧秸秆,加速有机质分解
B.黄土高原保塬、护坡、固沟,防治水土流失
C.黄淮海平原实施排灌,调控土壤盐分
D.江南丘陵施用石灰,中和土壤酸度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整体性差异性自然环境
  • 上一篇: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
  • 下一篇: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