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2005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新课程))在上世纪末、多国天文学家通过国际性的合作研究、观测并测量出第一遥远的旋涡星系,该星系与地球的距离为
A.140多亿个天文单位 B.140多亿千米 C.140多亿光年 D.140多亿年
【答案】C
【解析】天体之间的距离的表示方法,如果在太阳系内一般以千米为单位,如果是太阳系以外的天体到太阳系内各天体的距离,通常以光年为单位,同时要注意光年是距离单位而不是时间单位。
25.(2001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河南卷(旧课程))一年中太阳两次直射的地区,不会有………………………………( )
A.热带沙漠气候分布
B.寒流流过
C.冷锋活动
D.从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考生对太阳直射范围(即热带范围)地理现象的推理判断能力。南北回归线之间一年中有两次太阳直射,有热带沙漠气候分布。此范围内有寒流也有暖流流经,也会出现冷峰,如我国冬季冷空气南下,形成的冷峰可影响北回归线以南;从南极地区漂来的浮冰因热带温度高,在到此带之前就已融化。选项 D 正确。
26.(1997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上海卷)发射同步卫星与地球自转线速度密切相关,据此分析,下列发射场中最有利于卫星发射的是( )
A.拜科努尔(46°N)
B.肯尼迪(28°N)
C.酒泉(40°N)
D.库鲁(5°N)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地球自转的速度问题。同步卫星定点发射到地球上空,其间
速度和地球自转角速度一致。地球上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为了充分利用地球
自转线速度,卫星发射地纬度越低,位置越佳。
27.(2000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广东卷(旧课程))太阳能量来源于……( )
A.氢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B.氢原子核的裂变反应
C.氦原子核的聚变反应
D.铀等元素裂变的连锁反应
【答案】A
【解析】该题考查太阳能量的来源,应明确为太阳的能量来源为四个氢原子核聚变为一个氦原子核同时释放出能量。选项 A 正确。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