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例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地理学科能力在高考试题中的融合

时间:2020-07-09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2014年3月26日,教育部印发《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纲要中明确指出分学段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在高中阶段要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系统融入课程和教材体系。地理、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课程应结合教学环节渗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关内容。并提出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评价和督导机制,增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在中考、高考升学考试中的比重。结合新课程高考地理学科命题凸显学科能力与核心素养的考查目标,从中渗透优秀传统文化的考查,不仅有利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还能更好地实现地理学科立德树人方面的教育功能。因而,在学科能力考查的目标下,在命题实践中实现中华优秀文化与学科能力素养的有机融合,是高考命题中值得探寻的重要课题。

一、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加强对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内容十分丰富,是中华民族在长期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改造自身的实践活动中创造的,不断传承发展的,具有鲜明的中华民族特色、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和优良传统的文化。平常所讲的中国传统文化主要包含五个方面:一是中国文化的基本精神;二是具有代表性的古代中国文化典籍;三是中华各民族独有的传统文化艺术形式;四是中国特有的民俗文化;五是各种物质文化遗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属于传统文化的范畴,是中国文化的内容,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部分。基于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这一考纲要求,在地理学科中可以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基础内容的考查,以此达到让学生了解更多优秀传统文化内容的目标,从而可以实现宣传和传承相关优秀文化。笔者认为内容的选取可以侧重于世界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以及各级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命题方式可以将相关内容融入试题情境材料中。

  【案例1】2016年高考全国Ⅰ卷文综测试第1~3题。

  试题材料:我国是世界闻名的陶瓷古国。明清时期,“瓷都”景德镇是全国的瓷业中心,产品远销海内外。20 世纪80 年代初,广东省佛山市率先引进国外现代化陶瓷生产线,逐步发展成为全国乃至世界最大的陶瓷生产基地。2003 年,佛山陶瓷主产区被划入中心城区范围,陶瓷产业向景德镇等陶瓷产地转移。据此完成1~3 题。

  设问:

1. 与景德镇相比,20 世纪80 年代佛山陶瓷产业迅速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A. 市场广阔
  B. 原材料充足

  C. 劳动力素质高
  D. 国家政策倾斜

2. 促使佛山陶瓷产业向外转移的主要原因是佛山

  A. 产业结构调整
  B. 原材料枯竭

  C. 市场需求减小
  D. 企业竞争加剧

3. 景德镇吸引佛山陶瓷产业转移的主要优势是

  A. 资金充足
  B. 劳动力成本低

  C. 产业基础好
  D. 交通运输便捷

  答案:1.D 2.A 3.C

  试题分析:本组试题将“瓷都”景德镇融入试题情境之中,虽然题目的设问没有体现有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内容,但是这组题目选择将陶瓷作为试题情境,不仅对本届考生有重大影响,对今后的学生更有引导作用,引导他们去了解文化,了解中国的陶瓷文化。因为景德镇是“瓷器之国”的代表和象征,制瓷历史悠久,瓷器精美绝伦,闻名全球,有“瓷都”之称,而陶瓷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的重要发明之一,了解景德镇陶瓷,了解我国的陶瓷文化也能深入体会古代劳动人民的力量和智慧。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中华高考试题优秀传统文化地理学科能力
  • 上一篇:最新高考地理答题规范和技巧
  • 下一篇:浅析地理环境对中医药文化的影响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