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2020届高考地理最后一课

时间:2020-07-01  归属:地理高考专栏

一、近年高考题命制的特点和趋势

综合分析近年来的高考题,有以下几个特征。 

1.淡化记忆,注重能力考查

近年高考题对纯记忆性的知识考查的很少,而是更注重知识的理解和迁移,以及知识之间的联系。但这不等于说不用记忆,毕竟知识的联系和迁移需要建立在记忆的基础上。 

2.对读图、析图能力的要求越来越高

图表在地理教学中担负着特殊的任务,地理图表是地理信息的载体,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通过图表对地理知识的考查,既可以考查学生对相关知识的掌握,也可以考查学生的读图、析图的能力。所以,命题者很好的抓住了这一点,在近几年的高考试题中体现得越来越明显,基本上形成了“无图不成题”的命题方式,而且作为试题切入点的图像类型越来越丰富。

3.更加注重对细节知识的考查,强调对知识的理解深度

细节图(局部图)更能体现出学生对知识是否真正理解,理解的深度如何。 

4.有从定性描述到定量分析的变化趋势

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应该是统一的,相互补充的;定性分析是定量分析的基本前提,没有定性的定量是一种盲目的、毫无价值的定量,而定量分析使之更加科学、准确,它可以促使定性分析得出广泛而深入的结论。所以,高考试题在定性描述的基础上又增加了简单的定量分析,符合地理科学发展由定性到定量的发展规律。但定量分析要求学生具有较高的数学水平,所以高考中涉及的定量分析是最简单的用数学的方法分析问题,不同于真正意义上的定量分析。

5.强调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紧密结合生活实际

新课程改革理念在高考命题中也得到了很好地体现,设问不再是以前那种干巴巴生硬的问题,而是与具体事例结合起来,与现实生活紧密相连,试题设置的情景涉及面也越来越广, 体现出对新课程理念的贯彻,“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因此,近几年高考选择题中,材 料解析型的试题比例呈逐年上升趋势,所给材料均来源于生活实际或最近一个时期内的新闻 事件。在考查学生基础知识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事,并灵活运用所学知识。

二、考场上的应试策略

进入考场之后,考生常会出现因紧张、焦虑等导致的失分现象。了解地理试题的特点,正确处理考场突发情况,掌握应急策略,有利于考生平定心态,顺利答题。下面三大秘籍助你科学应对高考,提高得分。

秘籍一 看看写写,了解答案结构

关键词1 多思列纲,明确方向

考生拿到试卷后,先应浏览试卷,了解试卷考查的主干知识点的分布及整份试卷的难易程度,做到心中有数。答题切勿随意,每一题都需认真思考,应在草稿纸上罗列出答题提纲和要点,明确答题方向。切不可边写边想,因为一旦出错,涂涂画画,重新再写,不但占用较长的答题时间,还会出现答题要点不突出,答题缺乏逻辑性,答错方向错误等现象。“多思列纲”,即提醒考生应延长思考时间,尤其是非选择题,每一问的思考时间与答题时间应大致相等。过短的思考时间,会导致缺乏思维深度。罗列答题提纲,有助于实现答题的完整性,突出答题要点。“明确方向”,一方面要了解该试题考查哪些相关知识点;另一方面要明确该试题的要求是定性描述还是定量分析、是说明还是综合、是描述地理现象还是阐释和论证地理问题。这不仅有利于考生提高答题的准确性,还有助于考生迅速找到答题方向,做到有的放矢,合理组织答题语言。

关键词2 前易后难与难前易后

“前易后难”是指试题的编排结构一般是将容易试题放在前面,难题放在后面,这有助于考生逐步过渡并适应试题。考生在做题时原则上要按照试题顺序作答,但试卷的难易编排顺序往往是波动式的。以选择题为例,各组试题按先易后难排列,而每组试题的各小问也按先易后难的顺序排列,综合起来呈现波动式上升的难度特点。“难前易后”是指试题如果在获取和解读新材料、新情境等方面较难,则试题的设问一般比较容易,因此,考生只需认真读题并积极思考即可,不必过分害怕此类试题。

秘籍二 念念有词,明晰答题思路

这里的词是指关键词,考生在考场上拿到草稿纸后,可以及时在纸上写出一些关键词,帮助调节心态,清晰思路。

关键词1 光热水气土,市交劳技政

这属于地理要素答题法,常用于地理环境和地理区位因素的分析等方面。即自然地理要素包括光照、热量、水分、大气环境、土壤等;社会经济要素包括市场、交通、劳动力、科技、政策等。当然,地理区位条件不仅有上述要点,还包括地理位置、自然资源等。

关键词2 经济、社会、生态

地理意义类、地理影响类试题可从经济、社会、生态环境效益等方面回答。经济方面包括第一、二、三产业,即农业、工业和服务业等;社会方面包括民族问题、就业问题和基础设施建设问题等;环境方面包括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短缺等。例如,荒漠化治理的意义中,“有利于因地制宜地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使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属于经济意义;“改善农民生活条件,提高生活质量”属于社会意义;“有利于保护土地资源,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则属于生态意义。

关键词3 面积、方向、速度

描述和阐释地理事物或现象是高考能力要求的重要指标之一,包括地理事物的分布、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地理事物的特征等方面的描述。这些描述内容中,特别是地理事物或现象的变化描述学生往往难以掌握,答题时可从“面积、方向、速度”等方面加以思考。

关键词4 虽然、但是

“虽然……但是……”是非选择题常用的答题模式,多用于地理现象的比较、分析。有时从理论上和实际上看地理现象不一致,甚至是相反的,在答题时不应舍弃不答,而需用“虽然……但是……”类模式。例如比较两地的气温高低,可能使用“甲地虽然纬度较高,但地势较乙地低,气温高于乙地”等形式。

秘籍三 要点突出,保持试卷清晰

关键词1 重要先写,宁多勿少

考生应该将重要的内容写在前面,相对次要的内容写在后面,答案的要点与要点之间用分号分开,或用序号标注出来,使答题要点一目了然。作答时,如果不能确定有些内容要不要写,本着“宁多勿少”的原则,将与之相关的知识点尽量都写出来。例如指出某区域气象灾害类型,考生可从气温、降水、风等气候要素分析,除了应写出干旱、洪涝、寒潮或低温冻害等能确定的内容外,还可以写出大风、风沙、暴雨、高温酷暑等自己不能确定的内容,来提高得分率。

关键词2 描述过程要完整

试题常要求考生从原因上分析,考生在作答时可从根本原因开始,写出直接原因,再指出可能出现的地理现象,最后指出可能产生的影响。不要怕中间啰唆,有些语言可能有不同的地理含义,属于不同的得分要点。例如描述热带雨林气候的成因时,可以回答“位于赤道附近地区,终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等,前者表示区域所处的地理位置,后者则反映该区域的大气环流,两句话看似重复,实则差别很大。这样的答案远比只写“位于赤道附近地区,为热带雨林气候”好得多。

当然,除了上述秘籍之外,还有一些方法也有助于抓住分数,考生也应作基本了解。例如选择题备选项中,没有见过的概念或说法原则上不选;结合备选项中时间或空间等地理要素,采取“三同一不同,选不同”的方法,如从时间上看,三个选项描述冬季,一个选项描述夏季,则选夏季选项,从空间上看,四个选项中三个在南半球、一个在北半球,当然选北半球选项;区域分析类的题目在分析区域特征时,把握时空尺度非常重要,共性大尺度,个性小尺度。

最后,真诚地希望所有高三的同学们通过自己的辛勤耕耘,发挥出自己的最佳水平,在2020年高考中能有自己满意的收获。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2020届最后一课
  • 上一篇:2020年高考地理规范答题策略-优化
  • 下一篇:2020届高考地理最后押题--农业脱贫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