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区域认知 考查综合能力
2019年5月5日下午,上海市普通高中学业水平等级性考试地理科目顺利举行。市教育考试院在考试结束后邀请了相关专家、学者从试卷结构、试题特色、学科特点及对教学导向等多个维度对地理科目试卷进行深度评析。专家一致认为,试卷体现了题型结构稳定,紧贴课程标准,学科特色明显,培育学科素养等特点。
一、题型结构稳定,紧贴课程标准要求
试卷共有20道选择题和3道综合题,覆盖地质地貌、气候、人口、工业等自然和人文地理领域,内容分布合理,题型结构稳定。试卷紧贴课程标准要求,立足于对主干知识与地理核心素养的考查,题量和难度适中,没有偏题、怪题。
二、联系现实生活,聚焦地理核心素养
试卷贴近现实生活。选择题中约有一半与近年来的国内外现实生活实际密切相关,综合题中有两题取材于近期社会热点问题。这类以现实生活为背景材料的试题,要求考生运用既有的地理基础知识和技能分析并解决问题,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也可以获得新的启发与提升。
有关法国部分地区地理环境的综合题要求考生在正确阅读地图的基础上,概括、归纳这一地区的地理特征,考查了学生的区域认知能力和思维水平。运用综合思维的方法来解决实际问题,是培养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途径。
三、拓展国际视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不少试题以世界地理为背景,有助于扩大考生的国际视野。部分试题取材于利比亚、莫桑比克、印度尼西亚等国家的地理环境,引导考生增强国际理解。被世界各国共同关注的重大地理热点问题,如首张“黑洞”照片、全球新增绿化面积、厄尔尼诺现象等也频频在试卷中出现,引导考生关注全球环境问题。
试题中有关“一带一路”的材料,要求考生从地理角度分析我国与其他国家开展经济合作的可行性,有助于引导考生关注我国的发展及与国际的合作。这样的试题,需要考生有综合思维,也要有比较思维,需要有家国情怀,也要有国际视野,有利于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四、关注能力立意,推动课堂教学改革
试卷关注能力立意,突出对地理学科综合能力的考查。试题多要求在一定的情境或地域中,运用综合的观点建立地域认知,渗透人地协调观和地理综合思维的要求,培养地理实践力。如关于我国正致力于提高天然 气在能源消费结构中的比重,分析可以采取的措施的试题,要求考生结合图文材料,获取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分布、生产及使用等相关信息,联系资源利用的相关知识,并能基于可持续的人地协调观,提出解决问题的措施等。
试卷的命题思路对中学地理课堂教学将起到积极的导向作用,引导教学要更加重视基本概念、原理的理解和应用,更加注重联系社会生活实际,加强学生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