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上海地理高考试卷,遵循有利于考生的正常答题、有利于人才的科学选拔、有利于地理教学的质量提升的指导思想,重点关注对考生地理基础知识、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地理思维的考查,坚持不出怪题与偏题,保持了以往的适当难易度。今年地理高考试卷的考点较广,知识覆盖面达到70%。试卷的结构合理,地理基础知识占24%,地理基本技能和方法占22%,地理思维占54%;区域地理占13%,系统地理占87%;人文地理占52%,自然地理占48%。
一、主要变化
相比以往,今年命题有以下几方面的变化:
1.图文阅读量减少,能力要求有提高。选择题中的图表明显减少,复合式的选项也只有4小题,综合分析题的阅读量也有所下降。虽然图表与文字量减少,但更加精致、简练,蕴含的信息更加丰富,同时,对考生捕捉信息的能力要求更高。今年的试题将以往“据图”“据表”“读文字材料”的检索路径的明确提示删除了,而需要考生自己考虑从哪些信息源去检索解决问题的信息,这就要求考生具有更高的信息获得与处理的能力。
2.问题更加清晰,试题保持梯度。试卷避免问题的含糊性,让考生更加明确问题的指向,例如,汽车工业布局一题中,“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方向”,要求回答的问题更加聚焦了。同时,注意保持问答题的难度梯度。每一大题中,一般第一问的难度相对低一些,然后逐步提升。这样,考生在答题时就容易上手,然后由浅入深地思考与回答问题。
3.“地球”知识缩水,分数比重降低。以往,考查晨昏线、时区、太阳高度角等一类试题偏难偏深。今年试卷将地球知识的考查从“综合分析题”中移入“选择题”中,仅有一大题,只占4分,而且在命题中注重了基本概念与原理的考查,避免考生“钻牛角尖”。
二、主要特色
今年试卷的主要特色之一是,创设试题情景化,让教材蕴含的知识活化在新情景之中。新情景试题有利于考查考生灵活解决问题的知识运用能力与迁移能力。今年试题在新情景创设上,凸显了更大力度,90%的试题的背景材料均是教材以外的。例如,杭州湾两岸地貌与城市空间拓展的关系、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工业布局的变化、华北某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及分析等试题,多为情境性颇强的试题,都需要考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个别案例出发,运用地理原理解决实际问题,www.dljs.net而不是靠死记硬背书上结论去套所能得分的。在创设试题情景方面,主要体现在:
1.运用重要时事“热点”,创设试题情景
选择题的第一大题以“2014年3月下旬习近平主席率团对荷兰、法国、德国、比利时进行友好访问”为新闻背景命制的,反映了我国政府在国际友好交往与经济共赢方面取得的外交成果。其中第1小题是“在荷兰访问期间,中荷两国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荷兰文化缤纷璀璨,其特色文化景观为:A. 圆顶尖塔的宗教建筑;B. 热情奔放的探戈舞;C. 轻柔艳丽的纱丽服饰;D。
风车乳牛田园风光”,该题通过提供中荷签署了文化合作谅解备忘录的情景材料,考查学生对西欧文化圈特征的掌握。第2小题为“代表团访问的欧洲四国中,以核能为支柱能源,并与我国签署新建核电项目的国家是:A。法国;B。荷兰;C。德国;D。比利时”,该题通过交代“与我国签署新建核电项目”的事实背景,考查学生对世界能源发展的地理事实的了解。这样的试题对于引导学生关心时事,运用地理知识理解国际政治热点具有良好的导向作用。
2.联系经济发展“动向”,创设试题情景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汽车制造业迅猛发展,在多种区位因素影响下,汽车制造业发生空间集聚与扩散。汽车制造具有链条长、关联企业多的特点,既有整车生产企业,又有与之相配合的上游各零部件生产企业和下游销售服务企业。它们共同组成庞大的汽车产业链。试题提供了反映京津冀都市圈汽车工业最新发展动向的鲜活图文资料,让学生通过阅读京津冀都市圈汽车企业密度分布变动示意图,分析从1996年到2010年该圈汽车企业高密度区和中密度区的空间拓展动向;通过阅读汽车制造业空间集聚与扩散示意图,阐述汽车制造业核心企业与关联企业的空间演变的过程和原因。试题的解答没有现成的结论,因为教材中没有汽车制造业的案例分析,所以需要考生迁移关于产业区位方面的地理原理与方法。这样的试题有利于考出考生灵活运用地理知识的实际水平。
3.依托地理研究“成果”,创设试题情景
试卷中的不少题目都是以地理科学工作者的研究成果为背景,经过提炼与转化而命制成功的。有一道试题,根据地理研究专业杂志一篇文献,创设了“一批地理工作者对我国华北某山区进行泥石流危险性评估,划定了该区泥石流的高危区、中危区和低危区分布范围”的真实情景,要求考生从华北某山区泥石流危险性区划示意图与华北某山区A-B剖面示意图中获得众多的地理信息,从而“说明该山区泥石流发生频率最高的月份及原因”“判断该山区的高危区及理由”。考生如果通过观察,能够获得图中坡向、坡度、断层、碎屑物等信息,并能联系我国东部雨带推移的时间规律及夏季风风向等知识,这两个问题的回答就会迎刃而解了。可见,解答这类情景题,不靠复习中的机械记忆与训练,而是要靠考生的智慧发挥、思维推进、知识迁移与信息加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