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理教学过程中,仅靠先进的电教手段,是很难把学生的心理调整到最佳状态的。这就要求地理教师采取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让学生在活跃、轻松而又热烈的气氛中落实课本知识。
对于区域地理的教学,有意采取教师指导下的自学课不失为明智之举。首先由学生阅读课文,并独立整理笔记,教师在检查后,针对普遍性问题进行指导,然后请几位同学将自己的笔记板书在黑板上,全班同学一起讨论、修改,最后进一步阅读教材,修改整理笔记。当然,也可以以“我所了解的‘xx国’或‘xx区域’”为题组织专题讨论课。课前要求学生搜集有关该国的资料,在课堂上组织学生进行演讲,最后,教师进行概括性总结,让学生落实要掌握的知识。
如在进行《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的差异》的教学时,www.dljs.net我事先将学生分组,各组分别代表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预习课文,熟悉各自所代表区域的名称、气候特点和代表性动植物。同时要求各组同学自己分工,准备好有关代表性动植物的教具(如玩具、卡片等)。在教学过程中,选出几个导游,要求“导游”走到哪一个区域时,该区同学依次说出该地区名称、自然环境的特点、人文方面的特点等内容,并举起事先准备好的有关教具,同时要求其它同学掌握该地区的内容。
游戏结束后,教师再集中播放四大地理区域自然、人文方面典型的影片,要求学生进一步加深印象。这样,一节课从头至尾都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参与意识,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其主观能动性,取得了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鼓励学生自己动手,从实际需要引发学生兴趣
鼓励学生自己动手,联系实际适当组织课外活动是引发学生学习兴趣、突破重难点的一条有效途径。
如地图知识一直是较为突出的重难点,但又是学好地理的重要基础知识。如何打好这一攻坚战?可以从其实用性出发,绘制一幅校园平面图,组织学生实地测量,学生有了一个需要解决的实际问题,就会引发兴趣,激发对新知识的探求热情,学习态度认真而主动,而且会随时将自己在作业中遇到的疑难向老师提出,寻求支持,最终全面掌握地图知识,出色完成这一项作业。
另外,还可组织学生进行地理模型的制作,如在乒乓球上画出经纬网模型、用多彩的橡皮泥制作等高线地形图模型、用泡沫板制作地形模型等。组织学生收集与教学内容有关的明信片、邮票等;组织学生上网查找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文字材料进行汇编,建立资源库。通过这些丰富多彩的地理课外活动,学生不仅体验到知识的力量,学习兴趣大增,更能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
五、加强教学语言艺术,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兴趣
课堂教学语言是教师向学生传递知识的主要载体。一位教师即使拥有很好的教学方法和先进的教学手段,最终也必须借助教学语言来帮助学生掌握知识。因此,地理教师一定要加强自身语言修养,在语言美中激发学生的地理兴趣。
如在讲述《中国的河流和湖泊》时,为提高学生兴趣,在概述部分可进行这样的描叙:“我国有许多大江大河,源远流长,奔流不息,浩浩荡荡,注入海洋;更有许多小溪小河,穿过原野,绕过山岗,一路欢歌,悠悠流淌。我国还有许多大大小小的湖泊,犹如镶嵌在大地上的一颗颗明珠。有的湖面广阔,烟波浩淼,水天一色,蔚为壮观;有的群山环绕,湖水如镜,山水相映,景色秀丽。”通过贴切形象地描述,呈现在学生面前的当然是一幅壮丽的山水画面,使学生急于想了解我国河流湖泊的具体情况,为后面的学习提供了良好的心理条件。
在地理教学中,还可根据具体内容引用一些富有地理特色的诗、词、民谣来配合教学。
例1,在中国地势特点的分析中,学生们利用分层设色地形图上颜色的变化,层层深入的讨论、探究,推出中国的地势特点是:“西高东低,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随即我展示了以下诗词:“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滚滚长江东逝水”“大江东去浪淘尽”“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等,请同学们说出诗词中包含的地理意义。这样既可说明我国西高东低的地形大势,又可体验壮丽景观与情感交融而产生的审美境界;例2讲我国的季风区和非季风区时,我引用“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可说明夏季风影响不到甘肃玉门地区,该地是属于非季风区;例3在讲述长江三峡时可引用李白的诗句,“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配合有轻有重、抑扬顿挫的语调,展示三峡图片,这样就形象生动、有声有色地描绘了三峡滩险、流急、景美的特点,把学生引入兴趣盎然的境地。在教学过程中适时地运用诗词,既渲染了气氛,又突出了地理事物的特点,一举两得。例4在讲我国四大地理区域时,我选用“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毛泽东《沁园春雪》)诗句描述北方地区景观;用“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似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忆江南》)来描述南方地区;用“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王维《使至塞上》)“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王之涣《凉州词》)来描述西北地区;用“头上热滚滚,脚下冷飕飕,日照胸前暖,风吹背后寒。”描述青藏地区。“头上热滚滚”、“日照胸前暖”说明青藏高原上的拉萨是我国著名的“日光城”。主要原因是:青藏高原的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太阳辐射削弱的少,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就多。其次,拉萨的纬度较低(约300N),太阳高度较大,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光热集中;同时,太阳辐射穿过大气圈的路程较短,由此导致大气削弱的太阳辐射也较少。此外,拉萨多晴天,且常常是夜里下雨,白天出太阳。拉萨虽然日照充足,但气温却较低,即“脚下冷飕飕”、“风吹背后寒”。因为青藏高原海拔高,空气稀薄,大气对地面的保温作用弱。
当然.要想真正做到每一节课都能给学生艺术的享受,教师应尽量自己编一些实用、上口的歌谣。当然,无论是进行生动的描述,还是引用诗句、民谣,或是自己编写歌诀,都应注意其语言的准确性和地理性,否则将起不到应有的作用。
兴趣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最为重要的内部动力。作为一名教师,要设法去调动他们的兴趣,不断让他们感受学习的乐趣。只有这样“寓教于乐”,才能让学生感受到学习地理不是负担.而是享受,才能加强地理教学效果。因此,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兴趣,是教师在教学研究中应永远值得重视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