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立夏的时候,在我们的家乡有一个习俗,就是吃“塌饼”。“塌饼”是家乡话,在我的眼中,“塌饼”不仅是一种食物,还是文化,是一方水土的精华,是一幅美丽的画……
我喜欢吃“塌饼”,也欣赏“塌饼”。“塌饼”的外形并不是特别鹤立鸡群,是深绿色的,稍微带一些灰色,整体颜色偏暗。它的形状则是扁扁的,并不是那种圆形的。“塌饼”的味道是糯糯的,软软的,容易粘到嘴,却很香,里面的馅有点甜。“塌饼”有一种特殊的气息,就是家乡浓郁的风俗气息,这就是我欣赏它的原因了。
吃“塌饼”有趣,那么,做“塌饼”就更好玩了。
“塌饼”是用一种名叫“浆麦草”的野生植物捣烂后挤压出汁,接着用这种汁和晾干后的水磨纯糯米粉拌匀,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是用细腻的豆沙制成,在包馅时,另放入一小块猪油。团坯制好后,将它们入笼蒸熟,出笼时用毛刷将熟菜油均匀地刷在团子的表面,这便大功告成了。整个过程,非常讲究制作者的细心手巧。
“塌饼”还是江南一带人用来祭祀祖先必备食品,正因为如此,“塌饼”在江南一带的民间食俗中显得格外重要。如果你来到嘉善,一定要尝尝我们家乡的特产——“塌饼”,你或许可以品出——清淡、纯粹、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