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气候特征
一、季风气候显著
广义的季风,指盛行风向随季节变化而有明显转换的现象。张家诚等(1985年)用希克(Schick,1953年)季风指数公式,对全国各站计算结果,发现地面风受地方条件影响大,在我国东南部以距地面高度500—1000米之间的近地面层最明显。近地面层季风指数在南岭南北及闽粤沿海为最大值,指数在100以上。距地面2000米以上季风现象不明显。说明季风只是近地面层的现象。
狭义的季风仅指海陆季风。它是由于两种下垫面热力性质差异的季节变化引起,使冬夏季盛行风向显著差异甚至相反,同时这两种盛行风向也代表着两种不同性质的气团,能使影响地区的天气气候具有明显的年变化。符合这个定义的我国季风区域,大致在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乌鞘岭-巴颜喀拉山-唐古拉山-冈底斯山连线的东南部。在季风区中,冬季陆地气温比海洋低,陆上近地层受高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北风,具有大陆气团性质,气候干冷;夏季陆地气温比海洋高,陆上近地层受低压系统控制,盛行偏南风,具有海洋气团性质,气候湿热。
与世界上季风气候显著的印度比较,我国季风区的冬夏季风都很盛行,而印度的夏季风强而冬季风弱。实际上,我国季风区中也包括一部分的印度季风区。四川及滇东一带是我国季风区中季风指数最小的区域,那里正是东亚季风区与印度季风区的转换区域。其东部的东亚季风区,冬夏季风都很盛行,冬季风强于夏季风,季风雨属于极锋雨性质;西部的印度季风区,夏季风强于冬季风,降水主要在夏季风控制区内。
二、气候的大陆性强
气候的大陆性是相对于海洋性而言,指受大陆热力变化大、水分少的性质所影响的气候。在我国,主要表现为气温年较差大,最热与最冷的月份紧跟在夏至与冬至之后出现;春温高于秋温;降水集中在夏半年;日较差大等。全国气温年较差多达10—30℃,其中甘肃、新疆地区35—45℃。普遍比同纬度的大陆西岸地区大。如北纬47°23′的齐齐哈尔年较差42.2℃,而北纬48°58′的巴黎仅15.9℃。绝大多数地区,最热月份为7月,最冷月份为1月。除东南部外,全国大部分区域春温高于秋温。多数地方5—10月的降水量占全年的75—98%,仅东南丘陵占55—65%。淮河、秦岭和川西、滇东诸山连线以北以西,年平均日较差大于10℃,其中定日可达18.2℃。
气候大陆性的强弱,多用气温年较差计算的大陆度来表示。其中,用波兰学者焦金斯基(W.Gorczynski)的大陆度公式计算得出,我国大部分区域大陆度在50以上。东北北部、内蒙古北部、吐鲁番盆地的大陆度高达80以上,如海拉尔84.5,汗贝庙85,吐鲁番85.8,表示气候的大陆性很强。大陆度低于50的地区,大致在华南沿海、云贵川和藏南,其中台湾南部、海南岛南缘和南海诸岛的大陆度在20以下,西沙只有14.6。
然而,焦金斯基大陆度公式源于西欧,不完全符合我国情况,表现在它表达不出我国东海、黄海、渤海沿岸气候所受的海洋调节;也表达不出深居内陆的青藏和云贵气候的大陆性影响。所以,张家诚等(1985年)引用焦金斯基大陆度的同时,补充年、月平均日较差10℃指标,对我国气候的大陆性或海洋性作出区划。图中表现出我国气候的大陆性自东南向西北增强,淮河、秦岭、川西山地、喜马拉雅山连线是大陆性气候与海洋性气候的分界线,具体分为4个区:
海洋性气候区有东、西两块。东块在华南沿海,自嵊泗列岛至云南河口附近;西块在四川盆地。此区大陆度小于50,年平均日较差小于10℃,全年没有或仅少数站偶而有个别月份日较差超过10℃。
海洋性过渡气候区也有东、西两块。东块在长江中下游和东部沿海,其大陆度略大于50, 但年和各月的平均日较差都小于10℃;西块在云南和喜马拉雅山南坡,其大陆度小于50,但年平均日较差大于10℃,干季的月平均日较差也大于10℃。
大陆性过渡气候区也有东、西两块。东块在东北南部、华北地区,其大陆度大于50,但7月或8月因雨季而使月平均日较差小于10℃;西块在川西和青藏高原东部地区,其大陆度小于50,但年和各月平均日较差都大于10℃。
大陆性气候区,在黑龙江北部、内蒙古、陕北、宁夏、甘肃、青海、新疆和藏北等北部广阔地区,其大陆度大于50,年和各月的平均日较差都大于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