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保护环境实施持续发展
中国现代化建设是在人口基数大,人均资源相对紧缺,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水平较为落后,环境污染比较严重,生态环境比较脆弱的背景下进行的,中国的经济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是靠牺牲环境为代价而取得的。一直以优先发展基础工业为方针,而这种低收入与工业重型化结合的称为“超常”的产业结构,加大了环境保护的难度,以致环境污染和生态恶化日趋严重。
首先在工业方面,由于钢铁、有色金属、化工、建材等基础工业污染都较重,再由于技术起点低,导致了能源和原材料的过量消耗,产品成本高,经济效益差,更加重了环境污染。1996年全国工业烟尘排放量758万吨,粉尘排放量562万吨,二氧化硫排放量1397万吨,工业废水排放量205.9亿吨,工业固体废物产生量6.6亿吨。而废弃物的处置率不及30%,综合利用率仅40%,其余大部分堆放,占地达5万多公顷,其中有毒废渣造成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构成重大环境隐患。随着乡镇企业的发展,这些小企业三废的排放,已成为农村与小城镇的主要污染源。
中国的环境质量以城市最为严重。由于以往在工业布局上随意性大,往往不考虑地理环境的特点,也不顾城市不同功能区的划分,忽视居民的生活与健康,在城市的上风或水源上游、乃至居住区、文教区、风景名胜区,到处配置污染环境的工业项目。中国是一个以煤为主要能源的国家,全国烟尘排放量的7%、二氧化硫排放量的90%都来自燃煤。因而工业和人口相对集中的城市大气污染严重。空气中的悬浮颗粒物浓度和SO2浓度居高不下。在570多个城市中,大气质量符合一级标准的不超过1%。长江以南和四川盆地大中城市发生酸雨问题日趋严重。城市垃圾处理和噪声扰民问题也日益突出。据1994年资料,中国城市居民人均年产生活垃圾440公斤,年增长8%~10%。每年约有300万吨废钢铁、600万吨废纸未予回收利用,废橡胶回收率仅31%,玻璃和塑料的利用基本上是一次性的。大量垃圾运到城郊裸露堆放,历年堆积量已高达60多亿吨,侵占了5亿多平方米的土地,同时还污染了地下水。现有200多个城市已陷入垃圾山的包围之中。
工业比较发达的城市附近水域普遍污染,50%的城市的地下水已受到污染,流经城市的河段有86%遭到严重污染,出现明显的河岸污染带。一些湖泊和水库存在富营养化现象,比较突出的有太湖、巢湖和云南滇池,影响到附近城市的正常供水。大江大湖中以淮河、海河和辽河比较严重,氨、氮、耗氧有机物和挥发酚的年平均值都超过国家地面水三类标准。1996年共发生750多起渔业水面受到污染事件,损失水产品2.8万吨,价值1.7亿元。
每年约有70~80亿吨工业和生活污水,400万吨化肥,17万吨农药,以及大量的工业废渣、废料和有害元素注入海洋,造成海湾污染。近年中国不少海区赤潮频频发生,给海水养殖、海盐生产、海滨旅游区和沿海居民生活带来一定的消极影响。
中国在环境方面存在的主要矛盾,总起来看有: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与燃煤造成的大气污染矛盾;水资源紧缺与水污染不断加剧的矛盾;基础工业迅速发展与污染治理滞后的矛盾;生态基础脆弱与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矛盾。造成失误的主因在于执行的发展战略仍是以靠大量消耗资源和粗放经营为特征的传统模式,追求的是经济增长的数量,没有实行与环境及资源相协调的持续发展方针。
有鉴于此,中国政府于80年代中确立环境保护为国家一项基本国策。并制定经济建设和环境建设同步规划、同步实施、同步发展,实现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环境效益相统一的指导方针。坚持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使环境保护和各项建设事业统筹兼顾,协调发展。
近年来,为了遏制污染发展趋势,国家把环保重点放在工业污染防治方面,主要是调整工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结合技术改造推行清洁生产,要求各地方对12种主要污染物的排放量必须控制在国家和地方规定的排放总量之内。在1996年底前,全国取缔关闭了“小化肥、小炼炉、小造纸”等15种严重污染、技术落后的小企业近7万家。结合城市环境整治和区域建设,扩大城市公共绿地面积,使绿化覆盖率达23.8%。提高污水集中处理率达20%,城市垃圾粪便无害化率达45.4%,城市居民燃料以气代煤,用气普及率达68.4%。与此同时,在农村推广节柴节煤炉灶、沼气、太阳能,以减少耗煤和CO2排放量。在全国范围内把“三河”(淮河、海河、辽河)、“三湖”(太湖、巢湖、滇池)、和“两区”(酸雨控制区和SO2控制区)作为环境治理重点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