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学习的实质与特性
(一)学习的心理实质
学习的概念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学习指人和动物在生活过程中,凭借经验而产生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相对持久的变化。
这一定义首先说明,学习表现为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一般而言,我们可以凭借行为或行为潜能的改变,来推断学习的发生。有时,人们通过学习获得的一般性知识经验(如对现代艺术的鉴赏)和道德规范,往往不一定在人们的当前行为中立即表现出来,但它们却影响着人们未来的行为潜能。
第二,学习所引起的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是相对持久的。药物、疲劳、疾病等因素也能引起行为或行为潜能的变化,但这些变化都是比较短暂的。如中小学生因疲劳而降低了学习效率,但一旦疲劳消除,行为表现又会与过去等同。而一旦我们学会了游泳、滑冰、骑车、打球等,这些技能就几乎终生不忘。习得的知识概念虽然有时会发生遗忘,但相对于因药物或疲劳等引起的暂时性变化来说,它们的保持时间仍是比较持久的。
第三,学习是由反复经验而引起的。个体的成熟乃至衰老也会使其行为产生持久的改变,如青春期的少年的嗓音变化,是生理成熟的结果,与经验无关,因而不能称之为学习。由经验而产生的学习主要有两种类型:一种是由有计划的练习或训练而产生的正规学习,如中小学生在学校中的学习;另一种则是由偶然的生活经历而产生的随机学习,如路遇交通事故而体会到遵守交通法规的重要性等等。
从上述分析可知,学习不是本能活动,而是后天习得的活动,是由经验或实践引起的。任何水平的学习都将引起适应性的行为变化,不仅有外显行为的变化,也有潜在的个体内部经验的改组和重建,而且这些变化是相对持久的。但是也不能把个体一切持久的行为变化都归之为学习,那些由于疲劳、成熟、机体损伤以及其他生理变化所导致的行为变化就不属于学习,只有通过反复练习、训练使个体行为或行为潜能发生相对持久的变化才能称为学习。
(二)人类学习和学生的学习
人类学习和动物学习有着本质的区别。首先,人的学习除了要获得个体的行为经验外,还要掌握人类世世代代积累起来的社会历史经验和科学文化知识;第二,人的学习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生活实践中,在与其他人的交往过程中,通过语言的中介作用而进行的;第三,人的学习是一种有目的的、自觉的、积极主动的过程。因此,我国著名心理学家一般把人的学习定义为在社会生活实践中,以语西为中介,自觉地、积极主动地掌握社会的和个体的经验的过程。
学生的学习是人类学习中的一种特殊形式。它是在教师的指导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有系统地进行的,是在较短的时间内接受前人所积累的文化科学知识,并以此来充实自己的过程。学生的学习不但要掌握知识经验和技能,还要发展智能,培养行为习惯,以及修养道德品质和促进人格的发展。因此其学习内容大致可分为三个方面:一是知识、技能和学习策略的掌握;二是问题解决能力和创造性的发展;三是道德品质和健康心理的培养。
二、学习的一般分类
(一)加涅的学习层次分类
在西方心理学中,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和教学设计专家加涅在《学习的条件》一书中先后提出的学习层次分类和学习结果分类影响较大。其中,加涅早期根据学习情境由简单到复杂、学习水平由低级到高级的顺序,把学习分成八类,构成了一个完整的学习层级结构。这八类学习依次是:①信号学习。指学习对某种信号刺激做出一般性和弥散性的反应。这类学习属于巴甫洛夫的经典条件反射。②刺激一反应学习。指学习使一定的情境或刺激与一定的反应相联结,并得到强化,学会以某种反应去获得某种结果。这类学习属于桑代克和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反射。③连锁学习。指学习联合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刺激一反应动作,以形成一系列刺激一反应动作联结。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都离不开这类学习。④言语联结学习。指形成一系列的言语单位的联结,即言语连锁化。⑤辨别学习。指学习一系列类似的刺激,并对每种刺激做出适当的反应。⑥概念学习。指学会认识一类事物的共同属性,并对同类事物的抽象特征做出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