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时间:2011-02-06  归属:经济地理学

第二节  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与学科体系

一、研究对象

在经济地理学发展中,不同学术思想的交流也在该学科研究对象中体现出来。在国际学术界具较大影响的欧美如此,前苏联学者也在这方面进行了大量探索。这两支学术思想均在我国相关学术领域体现出来。

(一)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从欧美传播比较广的一些大学经济地理学教科书和其它相关著作中,可以发现学者们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主要有以下论述(表1—1):

表1—1 欧美学者关于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观点

主要观点

学者及出处

1.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生产、批发和消费活动的分布。

惠勒(JOWheeler)和马勒(POMuller),《经济地理学》第二版(1986

2.经济地理学是关于人类生存的社会和物质条件的利用和再生产的学科,它强调人类生存的环境和技术条件的产生和利用。

李(RLee),《人文地理学辞典》第二版(1986

3.经济地理学专门研究经济系统的空间方面。

史密斯(DMSmith),《产业区位:经济地理分析》第二版(1981

4.经济地理学关注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即经济系统的不同要素位于何处?它们如何联为一体?以及经济过程的空间影响如何?

迪肯(PDicken)和劳埃德(PLloyd),《空间区位:经济地理的理论透视》第三版(1990

5.经济地理学集中研究在地方、国家和世界尺度上的经济活动区位。研究生产、交换和销售货物及服务在地球表面的空间差异。

哈特向(TAHartshom)和亚历山大(JWAlexander),《经济地理学》第三版(1988

6.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经济系统的空间组织及其发展,以及人类对地球资源的利用和滥用。

贝里(BBerry)、康克林(ECConkling)和雷(DMRay),《全球经济:资源利用、区位选择和国际贸易》(原《经济地理学》第三版)(1993

7.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组织分布,世界资源的利用,以及世界经济的分布和扩张。

迪·苏扎(ARde Souza)和施图茨(FP Stutz),《世界经济:资源、区位和发展》第二版(1994

8.经济空间是经济的社会关系差异和相互关联的产物。

马西(DMassey),《劳动空间分工:社会结构和生产地理》第二版(1995

注:本表中仅选择曾两次以上再版并在80年代以来仍在使用的部分教材和有影响的著作。

1.多数学者的观点可综合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的空间方面;

2.经济活动包括生产、交换、消费等各相关部分;

3.空间方面包括经济活动的区位和分布,空间组织和发展,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包括环境条件和资源的各种利用等);

4.这种研究包括各种不同尺度,从小区到国家,到世界性的研究。

除此之外,也有学者(如马西、李等)提出经济地理学研究中的社会方面,强调社会因素在经济流动中的特殊作用。这种观点在90年代有所发展,并有人用政治经济学观点研究经济地理(见本书最后一章)。但以上四方面代表了欧美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主流观点。

(二)前苏联学者对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看法

前苏联学者在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上有两种不同观点。一种是区域学派,以地理学家巴朗斯基(N.N.Baransky)、科洛索夫斯基(N.N.Kolosovsky)和萨乌什金(Y.G.Saushkin)为代表。该派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地域生产综合体(territorial production complex,简称TPC)或经济区。研究它的形成过程、功能、内部结构、空间形成、内外经济联系、进一步发展的途径和地理配置规律。他们比较重视自然条件的评价和地区特征的分析。另一派是部门统计学派,以费根(Y.K.Feegen)和康斯坦丁诺夫(O.A.Konstantinov)为代表,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相统一的生产的配置,着重研究其规律。

70年代,随着经济发展和对人类活动与地理环境关系认识的深化,经济地理学研究领域不再局限于生产的地理配置。萨乌什金在1973年出版了《经济地理学:历史、理论、方法和实践》一书。在该书中认为,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社会生活过程中形成的地域系统,包括生产力的地域系统、社会发展过程中形成的社会、经济地域系统。1976年,全苏地理学会第六次大会指出“经济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的方法论原理的科学,它的最主要的任务是:研究各经济部门的发展和配置,地域生产综合体的形成,经济区划以及自然条件和资源评价的理论和实践问题”。

从前苏联学者在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中对“地域生产综合体”、“经济区”、“生产力的配置”、“国民经济和整个社会地域组织”等的强调,可以看出,出于计划体制的背景,他们所主张的观点加强了生产关系和政府的作用,而弱化了市场经济本身的空间结构规律研究。这与欧美学者的研究形成了对照。

(三)我国学者的相关讨论

20世纪50年代,前苏联经济地理学的两派观点传入我国,并形成相应的争论。60和70年代,中国经济地理工作者根据本身的实践体会,运用毛泽东的《矛盾论》思想方法,初步揭示了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问题。如有人认为,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基本矛盾,是生产发展对生产配置的要求和作用于生产配置的生产条件之间的矛盾(简称“要求与条件”矛盾);也有人认为,该基本矛盾是生产部门与生产地区之间的矛盾(“条条与块块”矛盾);还有人认为以上两种矛盾不在一个层次上,“要求与条件”决定着“条条与块块”。

80年代以来,欧美学者的观点也开始引入我国经济地理学术界。到目前为止,我国学者对经济地理研究对象的主要观点包括:

1.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经济活动的地域体系,其核心是生产的地域布局体系(吴传钧,1985)。经济地理学的中心研究内容是经济活动和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地域系统的形成过程、结构特征、发展趋向和优化调控(吴传钧等,1997)。

2.经济地理学研究人类的经济活动(主要是物质资料的生产活动)在地球表面的分布状况、特点,以及发展变化和地域分异的规律性。也可以说,经济地理学主要是研究生产分布的地域系统的一门学科(曹廷藩等,1991)。

3.经济地理学是研究各国、各地区生产力布局及其发展的条件和特点的科学(胡兆量等,1987)。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生产力布局和生产地域综合体的科学(李振泉,1992)。

分析以上观点,可以看出前苏联学者和欧美学者的观点均有一定影响。同时,也反映出中国特殊国情以及中国经济地理学家几十年参与各种经济建设的实践(如吴传钧教授1997年观点强调经济活动与地理环境的相互关系,并指出地域系统的优化调控)。

(四)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的本书观点

经济地理学是研究经济活动区位、空间组织及其与地理环境相互关系的学科。对于该研究对象,可进行如下阐述。

1.经济活动的内容。经济活动的内容,从产业角度观察,包括第一产业(或初级产业),包括农、林、渔业和采掘业;第二产业,包括制造业、供水、汽、电等;第三产业,包括各种商业与贸易、旅游与娱乐、仓储与运输、旅馆与饮食等服务业;第四产业,包括金融、教育、科学研究、信息业、咨询业等。所有这些产业均属经济地理学研究范畴。

这些经济活动主要是由企业从事的。而企业经营的范围并不局限于产业的划分。现代企业的跨产业部门发展已十分普遍。由于企业是经济活动的主体,对经济活动的产业划分在一定程度上割裂了企业所从事的各部门经营。尤其是在大型跨国公司不断增多,且规模不断增大的情况下,这种分割在经济地理研究上显现出明显的弊端。为此,一些学者们开始从企业组织角度来认识经济活动。

2.经济活动区位。经济地理学研究经济活动在什么区位(场所)发生,以及为什么在这些区位(场所)发生。它既包括工厂、商店、农场、车站、码头、交通线路等的单独研究,也包括具有多种分部(如工厂、商店、运输公司等)的公司的区位的综合研究。这种研究,一方面是对过去所发生的各种区位的实践总结;另一方面,利用这种总结出的规律,可对未来经济活动的区位选定提供指导。

3.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各种经济活动是相互关联的。考虑这种关联,经济地理学研究区域内不同企业、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协调发展;研究区域之间的经济差异、经济增长变化、经济分工与联合、经济要素的区际流动等问题。随着经济活动全球化,全球性的经济活动空间组织(如大经济格局变化)也成为经济地理学研究重点之一。

4.经济活动与环境的关系。经济地理学研究的经济活动环境包括自然环境、社会文化环境、经济环境等。这些环境与经济发展关系密切。尤其是我国人口众多且资源有限,研究两者关系具有更为重要的意义。该研究包括微观上的企业区位与环境关系,中观尺度上的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宏观尺度上的经济全球化与环境条件利用,等等。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经济地理学研究对象学科体系
  • 上一篇:经济地理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 下一篇:经济地理学发展概述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