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学地学科技活动中,要正确处理活动过程中的各种矛盾,不断提高活动的质量并使其得以健康发展,必需遵循一定的原则。
这里,提出以下一些原则供参考:
一、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原则
这是一项教育原则。既然中学地学科技活动是吸引中学生参加的科技普及活动,就意味着活动不仅向青少年准确无误地传输地学知识和科学的研究方法,同时又要从活动的特点出发对青少年施行必要的而且是恰当的思想教育。
地学科技活动使青少年在亲知亲历的实践中多方面地加深了对地学知识和地学规律的理解和体验,天然地维系其与家乡和祖国的骨肉亲情,又有利于青少年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形成和各项优良的非智力品质的建树,无疑具有对青少年实施思想教育的种种便利的条件。但这一切并不意味着地学科技活动的教育成果就能垂手可得,更不是说活动的教育的作用会自然地呈现出来。要使地学科技活动的潜在的教育优势转化为活生生的现实,必需认真地挖掘蕴含于活动之中的科学的和思想的教育内涵,而要使这些教育内容被青少年理解和接受,更要做大量的工作。
要提高对地学科技活动教育性的认识,认真选择活动内容和方式,从科学性和思想性统一的高度设计活动计划和实施方案。经验表明,大部分地学科技活动都具有科学性和思想性双重教育价值。例如,地学考察和观察就都是在一定方法论指导下的学科性活动,既需要专业知识又反映一定的思想观念。小区域环境调查,反映环境保护的思想观念;河、湖、井、泉的考察,反映利用和保护水资源的思想观念;土地资源利用调查,则反映合理开发、保护土地资源的思想观念,涉及贯彻“珍惜每一寸土地,合理利用土地资源”这样一项基本国策的大问题。可见,地学科技活动的科学性和思想性在许多情况下都是融为一体的,只要善于挖掘就完全有可能将二者和谐地统一起来。
要提倡寓德育于智育之中,努力把思想教育的内容融于对青少年的知识教育之中,强调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并重。从地学特点出发更应着重于对青少年进行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的教育,同时也要注意对他们的兴趣、情感,信念、意志、气质、性格等优良的心理品质的培养和锻炼。
二、理论与实际相联系的原则
中学地学科技活动,特别是其中较高层次的乡土地理调查和选题研究,属于地学实践活动,需要地学理论和地学实践相联系。中学地学科技活动又是联系中学教学与社会的生产与生活的一条纽带,活动就需要从中学的实际出发,联系社会的实际问题。所有这些中学地学科技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两个方面,即课内教学和课外地学活动以及地学活动与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问题。
中学地学科技活动的经验表明,地学科技活动的开展,如果不与课内教学相结合,特别是与地理教学相结合,促进课内教学,在学校就没有存身之地;科技活动若不高于课内教学,只是作为课内教学的无足轻重的附庸,缺乏对学生的吸引力,也没有存在的必要,两者都会导致科技活动的泯灭。只有正确地处理理论与实际的关系,处理好课堂教学和课外活动的关系,科技活动才会具有盎然生机,而葆其美妙青春。
在具体的方法上,学有经验的教师常常采用把课堂重点阐述的重要的地理观念作为课内教学和课外活动的结合点的办法,往往能够取得较好的效果。用课堂阐明的这些理论观点,指导课外活动的研究选题,引导学生从直接的近景学习动机向间接的远景学习动机转化,以学生们身经身历的实践知识丰富和深化了课堂的学习内容,便会有利地促进课堂教学的进行。在大多数的情况下,这是地学科技活动理论联系实际的主要途径,但这只能是迈出了第一步。地学科技活动,既然是基于学生兴趣和爱好的课外活动,就不能完全受大纲和教材的限制,为缩短科学技术和现行教材之间的矛盾,引导学生尽快地适应社会、科学和生产迅速发展的需要,还必须帮助他们到关系国计民生的生产和科研领域寻找研究的课题,也就是说要使学生们的科技活动与生产实际和社会需要相联系。这一类型的活动,虽不以课内教学为目标,却具有鲜明的目的性,尤其有利于激发学生中地学爱好者们的求知欲望和探索精神。当然,这一类活动也要切合中学生们的知识结构和智力发展水平,对研究的深度和广度也应有适度的要求才行。上述两种情况,都能启动青少年内在的学习动力、在地学活动中,学生们能够长期坚持,不畏艰苦,不顾繁琐,直至取得最终结果的,也正是这种类型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