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某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比较图,回答下列各题。
1. 关于该国工业化、城市化进程特点的叙述,正确的是
A. 城市化与工业化呈同步增长趋势
B. 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
C. 在此国城市化进程中工业化都是主要动力
D. 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快
2. 在阶段Ⅲ,该国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
A. 技术指向型产业 B. 劳动力指向型产业
C. 动力指向型产业 D. 现代服务业
【答案】1.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关系以及城市化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1题详解】
读图,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B对A错;因为城市化速度一直快于工业化速度,因此城市化的动力除了工业化外还有其他因素,C错;阶段Ⅰ城市化进程速度比阶段Ⅱ慢,D错。
【2题详解】
到了阶段Ⅲ,该国的城市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经济水平也较高,新增就业机会主要来自第三产业,选项中现代服务业属于第三产业,故D对。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表为“我国环境与人口信息表”,读表,完成下面小题。
3. 表中代表我国环境承载力的数据是(
A. ① B. ② C. ③ D. ④
4.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说明人口合理容量(
A. 只受人口消费水平影响
B.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正相关
C. 与人口消费水平呈负相关
D. 与人口消费水平无关
【答案】3. A
【解析】
【3题详解】
环境人口容量指的是一个国家或地区能够持续供养的人口数量,由于它只考虑生存条件因此表示一个极限值即最大值,故①正确,选择A。
【4题详解】
表中②③④数据值的差异是在不同的消费水平下得到的环境人口容量,这证明人口消费水平越高,环境人口容量越小,二者呈负相关,C正确。
下图为我国华北地区某城市房价等值线图。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5. 如单纯考虑该城市的空气清新、环境优美因素,选择购房的地点最适宜在( )
A. E B. F C. M D. N
6. 目前,一些城市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影响该决策的主导因素是(
A. 土地价格 B. 生态环境 C. 交通条件 D. 土地利用效益
【答案】5.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高级住宅区的区位因素、选择近郊到远郊建造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的主导因素。
【5题详解】
根据该城市是我国华北地区,是温带季风气候,多西北季风和东南季风,空气清新的应该位于与季风垂直的地方,只有F、M处,但是F处于河流下游,只有M出符合题意,故选C。
【6题详解】
公租房、经济适用房租金及价格低,满足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影响该决策的是土地价格,A正确。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表是第五、六次人口普查江西户籍人口按流入地统计情况(前五位占流动人口百分比)。
据表完成下列各题。
7. 有关江西人口流动情况描述,正确的是
A. 人口流入地高度集中,但集中程度有所弱化
B. 流入广东比重降低,是广东经济衰退
C. 2010流入福建省人口数量减少
D. 2010年流入该五省市人口数量减少
8. 有关江西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叙述,正确的是( )
A. 跟随父母外出是人口流动主要原因 B. 务工和经商是户籍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
C. 因大型工程建设而导致人口迁移 D. 支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是迁移的主因
【答案】7. A
【解析】
【7题详解】
图中数据显示,江西户籍外出人口流入地高度集中,主要流向东南沿海经济发达的省市。2000~2010年的十年间,,江西户籍外出人口流入地整体集中趋势没有明显变化,流入地排名前五位的省市所占比重也由2000年的92.4%下降到2010年的88.15%。数据显示江西户籍外出人口的集中程度有所弱化,A项正确。广东省是我国的经济大省,由于经济发展快,提供的就业机会多,吸引了大量的外省人口迁入,流入广东的人口以青壮年为主,流入人口比重降低不能说明广东省经济衰退,B项错误。流入人口的比重降低,而非数量,C项错误。根据表中数据显示,人口流动比重降低,并没有显示人口数量减少,D项错误。
【8题详解】
务工和经商是江西户籍人口外出的主要原因,B项正确;跟随父母外出人口主要是儿童,占比重较小,A项错误;主要是自发性迁移,不是因大型工程建设而导致人口迁移,C项错误;与支援沿海地区经济发展关系不大,D项错误。
中国社会科学院最新发布了2012社会蓝皮书《2012年中国社会形势分析与预测》,蓝皮书指出,我国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城镇化过程对农业人口具有巨大吸引力,当这将近三成的农业户籍人口已经居住在城镇之后,我国的城镇化结构也将发生变化。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李培林指出:去年,2011年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城市人口超过乡村人口,城市化水平超过50%。这标志着中国数千年来以农村人口为主的城乡人口结构发生了逆转,可以说是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一件大事。
据此回答问题。
9. 关于城市化标志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城市人口增加,乡村人口减少 B. 城市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重增加
C. 乡镇企业蓬勃发展 D. 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农业用地转为非农业用地
10. 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的有效途径是
A. 大力发展乡镇企业
B. 在小城市周围建立卫星城,开发新区,逐步形成城市群
C. 优化城市产业结构,增加工业产值
D. 调整行政区划,合并城市,扩大城市管辖面积
11. 目前,发达国家和地区出现逆城市化现象,这说明( )
A. 农业现代化的发展 B. 乡村基础设施日益完善
C. 城市人口拥挤,物资短缺 D. 农村经济的衰败
【答案】9. C
【解析】
试题分析:
【9题详解】
城市化的标志包括:城市用地规模的扩大;城市人口上升;城市人口占总人口比重上升。故C项不正确。
【10题详解】
推动城市化发展的动力机制是社会经济发展,而我国城市化的发展,要以小城镇的发展为重点,故A项正确。
【11题详解】
发达国家逆城市化的原因:一是人们对环境质量要求的提高,而市中心地价高,环境污染严重,郊区环境优美;二是乡村和小城镇地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故选B项。
考点:该题考查城市化的标志、特点和动力。
某国际大都市及周边区域的铁路运输系统与通勤车站群密集。下图为该市2011年距市中心70千米范围内昼间与夜间人口数量分布示意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12. 该城市中央商务区距市中心大约为 (
A. 0—5Km B. 0—10Km C. 10—20Km D. 0—20Km
13. 在该都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中心区逐渐向外转移的产业最有可能为(
A. 金融业 B. 信息业 C. 制造业 D. 餐饮业
【答案】12. B
【解析】
试题分析:
【12题详解】
在城市的功能分区中商业区、住宅区以及工业区是三种最基本的功能分区。中心商务区白天人山人海,车水马龙,而到了夜晚则万人空巷,因此昼夜人口差别很大;住宅区白天人们外出上班或上学,人口少,而夜晚人们回到家里休息,因此人口昼少夜多;工业区白天人口多,夜晚人口少,但它主要分布在地租较低的城市外围。据图可知:距市中心大约0—10Km处,人口昼夜差别最大,应为中心商务区,所以本题B正确。
【13题详解】
根据地租随距离市中心远近的递变规律可知:城市中心地租水平高,一般布局商业区,工业区一般布局在地租水平较低的城市外围地区,因此在该都市的发展过程中,由中心区逐渐向外转移的产业最有可能为制造业,所以本题C正确。
考点:本题主要考查城市的空间结构。
老少比是反映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年龄结构的重要指标,老少比=(大于等于65岁人口数&pide;0至14岁人口数)×100%。
读下表,完成下列各题。
14. 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
A. 甲 B. 乙 C. 丙 D. 丁
15.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下列产业受其影响最小的是(
A. 新闻媒体业 B. 快递业 C. 家政服务业 D. 医疗保健业
【答案】14. B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的材料分析能力、与人口老龄化有关的相关产业。
【14题详解】
由题干知,老少比=(大于等于65岁人口数&pide;0至14岁人口数)×100%,则老年人口比重=0-14岁人口比重x老少比(小数形式),由此计算可知老年人口比重最高的国家是乙,即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国家是乙,B对。故选B。
【15题详解】
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出现,即老年人口比重的增大,更多的老年人由于出行不便而电视购物或网上购物,促进快递业的发展,B不选;同时更多的老年人生活起居需人照顾,对家政服务业的发展有促进作用,C不选;同理,亦会促进医疗保健业的发展,D不选;老龄化对新闻媒体业影响不大,A对。故选A。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读“三大城市群迁移情况对比图”,完成下列各题。
16. 三大城市群中
A. 京津冀的人口增速最快 B. 长三角的人口增量最多
C. 珠三角的人口净迁入率最高 D. 长三角人口迁出率最高
17. 导致京津冀和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A. 科技水平 B. 环境承载力 C. 国家政策 D. 产业结构
【答案】16.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读图分析能力及三大城市群的迁移特点及影响三大城市群净迁入率差异的主要因素。
【16题详解】
读图知,人口增速最快的为净迁入率最高的,即珠三角,A错,C对;迁出率最高的为京津冀,D错;对比三大城市群知,人口增量即迁入人口与迁出人口之差,珠三角人口增量最多,B错。故选C。
【17题详解】
读图知,珠三角人口净迁入率最高,京津冀人口净迁入率最低。珠三角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较高,需要大量廉价劳动力,故有大量人口迁入,而京津冀劳动力密集型所在比重较低,产业升级,需要的廉价劳动力较少;综上可知,产生人口净迁入率的差异的主要因素是产业结构的差异。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空巢家庭是指老人独居的一种现象,目前我国城乡家庭空巢率超过5成。2016年1月我国全面放开一对夫妇可生育两个孩子政策,积极开展应对人口老龄化行动。
完成下列各题。
18. 近年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是(
A. 城乡差距 B. 家庭原因 C. 计划生育 D. 个人原因
19. 全面放开二孩的人口政策给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带来的长远影响不正确的是(
A. 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 B. 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
C. 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 D. 有利于扩大内需
20. 下列哪种人口增长模式常出现人口老龄化(
A. 原始型 B. 传统型
C. 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 D. 现代型
【答案】18.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空巢家庭”迅速增加的根本原因、“全面二胎”政策的影响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
【18题详解】
【19题详解】
“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将增加0—14岁人口比例上升,可以缓解空巢家庭不断增加趋势,A正确,不符合题意;短期人口出生率增加,但长远看,不会导致人口增长率持续上升,B错误,符合题意;一对夫妻可生两个小孩,从长远来看,可以增加劳动人口,缓解劳动人口比重减少趋势,C正确,不符合题意;“全面二胎”政策实施后,会导致人口增加,增加消费,有利于扩大内需,D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B。
【20题详解】
原始型人口增长模式人口的寿命短,不会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A错误;传统型以及传统型向现代型的过渡的人口自然增长率较大,不会出现老龄化现象,BC错误;现代型为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青少年比例小,老龄人口比重大,常出现人口老龄化现象,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下图是中国、日本和韩国人口负担系数百年比较图,当人口负担系数≤50%称为“人口机会窗口”期。人口负担系数=[(14岁及以下人口数+65岁及以上人口数)/(15~64岁人口数)]×100%。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1. 我国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是
A. 1960—1970年 B. 1990年前后 C. 2010年前后 D. 2040—2050年
22. 据图可知,“人口机会窗口”期一般为
A. 20年左右 B. 40年左右 C. 60年左右 D. 80年左右
23. 我国的“人口机会窗口”期对社会经济的影响是
A. 人口老龄化加剧,阻碍社会经济发展
B. 生育率迅速上升,造成人口结构失衡
C. 劳动力供给不足,失业率下降
D. 劳动力供给充足,社会负担相对较轻
【答案】21.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增长。
【21题详解】
直接读图,总负担比最低,即人口负担最轻、最佳的时期。C正确。
【22题详解】
直接读图,我国总负担比<50%的时期在1990---2030年左右,故约40年。B正确。
【23题详解】
人口机会窗口反映人口负担低,劳动力人口比重高,故利于社会经济发展。D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常住人口是指居住在某地一定时间(半年以上)的人口。安徽省 2017 年常住人口达 6254.8 万人,比上年增加 59.3 万人。2001-2017 年安徽省常住人口年增长率如下图所示,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
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24. 2005 年和 2010 年该省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
A. 外出求学人数剧增 B. 外出务工人员激增
C. 外出旅游人数剧增 D. 外来务工人员剧减
25. 2013 年后该省
A. 人口出生率大幅提高 B. 劳动力缺口逐渐缩小
C. 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 D. 老龄化问题得到解决
【答案】24. B
【解析】
【24题详解】
该省是安徽, 2005年和2010年该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D错。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外出务工人员激增,B对。每年毕业学生、外出求学人数基本稳定,没有剧烈变化,A错。外出旅游人数不属于人口迁移,C错。
【25题详解】
同期该省人口自然增长率保持在0.6%-0.7%,人口出生率稳定,A错。2013年后该省常住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有劳动力迁入,劳动力缺口呈波动变化,B错。劳动力迁入,说明人口回流现象渐明显,C对。老龄化问题得到缓解,不能解决,D错。
【点睛】2005年和2010年,安徽省经济发展水平低,人员以外出务工为主。常住人口大量减少,表明该省当年外出务工人员激增。每年毕业学生、外出求学人数基本稳定,没有剧烈变化。2013年后该省常住人口增长率大于人口自然增长率,说明有劳动力迁入。
下表示意各大洲某年人口状况,据此回答下列各题。
26. 有关各大洲人口状况的叙述不符合实际的是( )
A. 欧洲的新增人数最少 B. 发达国家的自然增长率较低
C. 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 D. 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
27. 欧洲某国法律规定:对独身者收取高达自身收入5%至10%的税率,其目的是( )
A. 以税养老 B. 抑制人口快速增长
C. 鼓励生育 D. 平衡人口性别差异
【答案】26.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世界各大洲的人口状况和欧洲人口政策的相关知识。
【26题详解】
大洋洲的新增人数最少,A错,符合题意。发达国家主要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大洋洲,自然增长率较低。亚洲的人口基数太大,故新增人口主要分布在亚洲,非洲的人口自然增长率最高,为2.8%,BCD对,不符合题意。故选A。
【27题详解】
欧洲发达国家人口增长模式是现代型,其特征是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低。其面临的人口问题是人口老龄化现象严重,劳动力缺乏,社会负担重。而对独身者收税,有利于以鼓励生育,促进人口增长,C正确,B错误;该法律与以税养老、平衡人口性别差异无关,AD错误。故选C。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2017年2月21日,《2017年春运返程网络购票大数据报告》火热出炉,报告选定1月30日至2月21日春节后出发的列车数据,对2017春运返程形势进行了整体描述和分析。下图为“2017年春运返程主要出发地和到达地统计图”。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28. 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
A. 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 B. 人口密度地区分布不均
C. 自然资源地区分布不均匀 D. 交通线路地区分布差异
29. 这种人口流动的有利影响是
A. 增加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 B. 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
C. 减缓中西部地区的老龄化 D. 缓解了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
【答案】28. A
【解析】
【28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影响人口流动的原因。由图可知春运返程的主要出发地主要是经济欠发达地区,而春运返程的主要目的地主要是经济发达的地区,由此可推知导致图示人口流动的主要原因是经济发展水平的地区差异,A选项正确。故选A。
【29题详解】
本题主要考查人口流动带来的影响。由图可知人口主要由经济欠发达的内陆地区向经济发达的沿海地区迁移,大量的人口迁入到沿海地区将减少沿海地区的人口容量,A选项错误;促进东部地区的城市化进程,B选项正确;这种人口流动以青壮年劳动力为主,中西部地区人口大量流出将加速人口老龄化进程,C选项错误;增加东部地区的就业压力,D选项错误。故选B。
【点睛】影响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
人口迁移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要从迁入地和迁出地两个方面分析,每个方面又要从有利和不利两个角度描述(如下图):
下图为某城市用地及规划示意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0. 若该城市规划合理,则甲、乙功能区和城市主导风向分别是( )
A. 工业区、住宅区、西南风 B. 住宅区、工业区、东北风
C. 工业区、住宅区、西北风 D. 住宅区、工业区、东南风
31. 下列城市规划的理由,正确的是( )
A. ①处建钢铁厂——交通便利 B. ②处建大型仓库——水源充足
C. ③处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 D. ④处建食品加工厂——城市地价低
【答案】30. D
【解析】
【30题详解】
图中甲功能区是城市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主要分布在中心商业区的周围,可判断是住宅区;乙功能区沿铁路线分布,交通便利,远离中心城市和居民区,可判断是工业区;且乙功能区是西北-东南向延伸,说明城市盛行东南风或西北风。选D正确。
【31题详解】
①处靠近居民区,不宜建钢铁厂; ②处靠近河流,建大型仓库易污染水源;③处靠近大学城市,建信息产业园——科技水平高;④处在居民区,建食品加工厂——劳动力丰富,且接近消费市场。选C正确。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分区的主要原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
完成下列各题。
32. 图中等值线a、b、c的大小关系是
A. a>b>c B. a C. a=b>c D. a>b=c
33.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 地形条件 B. 交通条件 C. 人口分布状况 D. 早期商业活动
【答案】32. A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地租的分布特点。
【32题详解】
距市中心越近地租越高,因此地租a>b>c,A正确。
【33题详解】
从图中地租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的大都出现在公路或河流两侧,主要因素是交通便利,B正确。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如下图是商品等级与中心地等级关系表和中心地市场区域图,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34. 下列关于城市等级与服务范围大小关系的说法,正确的是
A.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
B.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大
C.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小
D. 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
35. 下列商业部门与图中中心地对应正确的是
A. 甲为普通饭店、乙为小吃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B. 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
C. 甲为小吃店、乙为普通饭店、丙为五星级酒店
D. 甲为五星级酒店、乙为小吃店、丙为普通饭店
【答案】34. A
【解析】
【34题详解】
城市等级越高,数目越少,服务范围越大,反之,城市等级越低,数目越多,服务范围越小。故选A项。
【35题详解】
本题考查城市体系,不同规模城市服务功能的差异。城市等级越高,提供的服务种类越多,而服务等级较高的城市职能,只有较高等级的城市才具有。反之亦然。因此甲为小吃店、乙为五星级酒店、丙为普通饭店,故选B项。
海绵城市是指城市能够像海绵一样,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36. 建设海绵城市对水循环的影响是
A. 减少大气降水 B. 减少植物蒸腾
C. 减少地表径流 D. 减少地下径流
37. 上图中生物滞留设施不具有的作用是
A. 在雨水排放到接雨水管渠系统后对峰值流量、径流污染等进行控制
B. 进行渗滤、滞蓄处理
C. 发挥径流污染控制、峰值流量削减、水文生态修复等
D. 将径流雨水用于补充地下水
38. 生物滞留设施
A. 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较低 B. 不适于城市道路绿化带
C. 不适于停车场的周边绿地 D. 适于土壤渗透性能差的绿地
【答案】36. C
【解析】
【分析】
海绵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是指城市在适应环境变化和应对雨水带来的自然灾害等方面具有良好的“弹性”,也可称之为“水弹性城市”;国际通用术语为“低影响开发雨水系统构建”,下雨时吸水、蓄水、渗水、净水,需要时将蓄存的水“释放”并加以利用.
【36题详解】
“海绵城市”增加了下渗,减少地表径流,但对水汽输送和大气降水环节影响不大.C正确。
【37题详解】
生物滞留设施是地表水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的设施,A正确。
【38题详解】
生物滞留设施通过植物、土壤和微生物系统蓄渗、净化径流雨水,建设费用与维护费用较低,A正确。主要适用于建筑与小区内建筑、道路及停车场的周边绿地,以及城市道路绿化带等城市绿地内,适于土壤渗透性能好的绿地。
【点睛】本题以“海绵城市”的建设为背景,属于知识性试题,考查了学生从材料中获取信息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掌握水循环的过程和环节.解题时应注意结合实际情况.
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河北省保定市所辖雄县、容城、安新3县设立的国家级新区。雄安新区规划建设以特定区域为起步区先行开发,起步区面积约100平方公里,中期发展区面积约200平方公里,远期控制区面积约2000平方公里。
雄县位于冀中平原,北距北京108公里,东距天津100公里,历史文化悠久。自然资源丰富,拥有白洋淀水域面积18.3平方公里;是华北油田主产区;地热田面积320平方公里,地热水储量821.78亿立方米,具有埋藏浅、储量大、水温高、水质优的特点,2010年被国土资源部命名为“中国温泉之乡”。雄县的矿泉水被誉为“神泉秀水”,蕴藏储量达4亿立方米,富含多种微量元素。
39. 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不包括:
A. 改善京津周边生态环境质量 B. 抑制北京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张
C. 充分开发雄县等地丰富的自然资源 D. 完善京津冀城市体系
40. 雄安新区设立后,优先转移到该地的产业类型可能是:
A. 北京天津的重化工业 B. 大型物流中心及批发市场
C. 经济适用房开发 D. 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
【答案】39. C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城市化的进程和特点和产业转移。
【39题详解】
随着北京、天津的迅速发展,城市化过程中带来了很多问题,国家设立雄安新区,主要是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改善京津周边生态环境质量,抑制北京城市规模的过度扩张以及完善京津冀城市体系,ABD不符合题意,雄县的丰富的自然资源是开发的优势条件,但不是设立雄安新区的主要目的,C符合题意。故选C。
【40题详解】
重化工业产业规模大,产业联系复杂,不太可能优先转移,A错误;大型物流中心及批发中心需要建立在交通便捷地区,故应在交通设施完善后再转移,B错误;优先转移经济适用房的可能性不大,C错误;根据材料可知,为了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培育创新驱动驱动发展新引擎,故优先转移的产业可能是高等院校及科研院所,D正确。故选D。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二、综合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40.0分)
41.读我国中部某城市A~E各地区2016年人口变动示意图(注:人口迁移差额=人口迁入率与迁出率之差)
(2)从自然增长率看该城市人口增长的模式是_________模式,说出其自然增长率较低的原因_______________。
(3)该城市地租水平最高的片区是_____,影响地租高低的因素主要有_________。
【答案】
【解析】
【分析】
本题主要考查了人口增长和人口迁移、城市化进程。
【详解】(1)人口变动包括两方面,一方面是人口自然增长,另一方面是人口的机械增长。A迁出人口大于自然增长人口,人口总数大大减少;D、C、E既有迁入的人口又有自然增长的人口,人口总数增大;B迁出人口与自然增长的人口比例相当,人口总数没有太大变化。(2)该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都在1%以下(注意千分号),且出现了逆城市化现象,应该位于发达地区,随着生产力的发展。现代科学知识的普及和医疗卫生技术的进步,人类生活水平和文化水平得到提升,人们生育观念和生育行为也发生较大的变化,这样人口增长也逐步转变为现代型。(3)A区是市中心,是中心商务区,交通通达度,距离市中心远近,消费人口数量多。
【点睛】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地理信息的能力,调动和运用地理基本知识的能力。
42.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1年,我国城镇人口比重达到51.3%,与上年相比上升了1.32%。2011年全国流动人口为2.30亿,流动人口中很大一部分是新生代农民工。
(1)图中反映近年来我国人口变化有何特点?并说明变化原因。
(2)概述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
材料二:近30 年来,图中某市的城市化水平迅速从15%提高到52.6%。
(3)据图说出该市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
(4)推测目前该市城市化进程所处的阶段及可能产生的问题。
【答案】(1)人口自然增长率较低,基本上逐年降低
(2)①利于改善农村经济状况;②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③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④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⑤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不利于农业发展。
(3)①城市用地规模扩大;②城市人口不断增加;③出现明显的功能分区。
(4)中期阶段
【解析】
【分析】
本题考查我国的人口数量变化和城市化进程。
【详解】(1)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要从人口总数和自然增长率角度分析。读图可知,我国总人口数量增加,每年新增人口较多。从自然增长率看,我国自然增长率呈降低趋势,主要与我国人口政策有关。
(2)人口流动对农村产生的影响主要从有利和不利角度分析。从有利影响看,农村人口进程务工,有利于改善农村经济状况,促进农村与城市的经济文化交流,加快农村脱贫致富步伐,有利于改善农村的生活环境,可以缓解农村的人地矛盾,有利于农村的可持续发展。从不利影响喀,青壮年劳动力流失,不利于农业发展。
(3)从两幅图的对比上可知城市化进程的主要表现为城市用地规模扩大;城市人口不断增加;城市功能区分化明显。
(4)城市化分为初期低水平发展阶段,中期加速发展阶段,高水平综合发展阶段。我国城市化进程处于中期加速发展阶段,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从对住房、交通等角度考虑。城市化加速发展,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涌进市区,市区出现劳动力过剩、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恶化等问题。由于城区环境质量下降,人口和企业开始迁往郊区。
【点睛】城市化对地理环境的影响:①对土地的影响:耕地减少,土地质量下降。②对生物的影响:栖息地改变,生物多样性减少。③对水的影响:影响水循环,水质下降。④对气候的影响:影响气温、降水、日照、风向、风速、产生“热岛”、“雨岛”现象。⑤产生大气污染、水污染、垃圾污染、噪声等环境污染问题。
43.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候鸟式养老是当今兴起的一种新型养老模式.不少北方老年人选择冬季到南方的城市居住、旅游,北方天暖后再回到原地居住.
材料二:近年来老钢铁工业城市攀枝花已成为我国冬季养老的热点城市之一.2015年来此过冬养老人数近10万,攀枝花正在实现由“钢城”向“阳光花城”的转型.
材料三:如下图为四川省攀枝花市区位示意图,下表为攀枝花气温、降水资料。
(1)攀枝花发展成为“钢城”的有利条件是______、______;作为老工业基地,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问题主要有______、______。
(2)攀枝花成为“候鸟式”养老目的地的有利气候条件是______、______;此外,其他地理原因有______、______。
(3)大量外来人口对攀枝花“阳光花城冶兴起有哪些积极影响?
【答案】(1)煤铁资源丰富
(2)冬季气温较高
(3)促进房地产、旅游、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
【解析】
(1)攀枝花附近有丰富的煤铁资源,即炼钢的原料和燃料丰富;靠近河流,水资源充足;靠近铁路及长江,交通便利;是形成钢城的有利条件。
老工业基地是建立在煤或铁矿资源基础上的,长期开发会面临资源短缺问题;当地是以钢铁为主的重工业,产业结构单一,环境污染严重,经济增长乏力动力,是其可持续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2)冬季寒冷,不利于老年人过冬;攀枝花是亚热带气候,又地处河谷地带,冬季气温较高,降水少、晴天多,光照充足,对老人生活健康有利。到达攀枝花的铁路、公路等交通便利;当地环境优美,利于休养过冬;该地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吸引人的重要因素。
(3)大量外来人口迁入对该地的房地产、旅游有促进作用,老年人迁入对养老服务等产业发展有促进作用。大量的外来人口迁入,也带来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利于促进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人口的增加带动了当地的消费,促进经济发展;旅游和养老产业的兴起,促进生态环境改善;同时也促进多元文化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