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汇编专题13 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4)

时间:2014-07-16  归属:地理试题解析

31.(2003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地理江苏、广东卷(新课程),33)读图13,完成下列要求:
(1)将正确选项的代号填入图中对应的空白框内(每字母限填一次)。
a.臭氧层空洞 b.全球变暖
c.酸雨 d.森林锐减
(2)说明导致全球性环境问题的主要原因。
(3)简述减轻环境问题的主要措施。
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 图13
【答案】
高考地理试题人类与地理环境的协调发展(1)见上图。
(2)人口的增长;经济活动的增加;以及传统发展方式下资源利用不合理、过度消耗;向环境排放废弃物的数量超过了环境的自净能力。
(3)控制人口数量;资源的合理开发和利用;清洁生产;加强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改变传统发展方式,走可持续发展道路;加强国际协作。
【解析】(1)人类排放氟氯烃类物质形成臭氧层空洞;人类大量排放二氧化碳,使大气中二氧化碳增多,大量吸收红外线长波辐射,进而导致大气保温效应加强全球变暖;人类燃烧矿物燃料排放酸性气体(硫氧化合物、氮氧化合物)形成酸雨;森林锐减是人类滥伐破坏森林所致。(2)分析环境问题成因,一般从三个方面着手:①人口问题,②资源问题,③发展(经济)问题。(3)措施应与成因对照分析,然后再结合当今环境问题的热点加以分析。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高考地理试题地理环境人类协调发展
  • 上一篇: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
  • 下一篇:1994--2011年全国高考地理试题分类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