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求“综合效益”最大化
【案例】 小李从小就对文学感兴趣,在填报志愿时,他想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但父母认为,中文专业太“冷”,以后不好就业,建议孩子学金融,最终,小李被一所财经类院校录取。入学后,小李沮丧地发现,大学里的自己被各种数据图表包围,一点儿都不喜欢。勉强毕业后,小李找了一份银行信用卡销售工作,但既无兴趣,更无业绩。幸好还有一点文学底子,他应聘到一家网站做编辑,但由于没有系统学习相关知识,一切还得从头学起。
填报高考志愿,家长和考生往往陷入这样那样的纠结:是选学校还是选专业?选“热门专业”还是“冷门专业”?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是选择偏远地区的好学校,还是选择大城市的相对薄弱学校?
其实,高考志愿填报从来不是“单项分”取胜,而是要综合取舍,追求目标最大化。
先说选学校还是选专业。“建议考生填写志愿时,对于院校,将能考上作为第一位考虑;对于专业,将兴趣作为第一位考虑。”专家指出。而当出现“两难”时,是选择好大学中不太理想的专业,还是选择一般大学中的心仪专业呢?南开大学招办主任邵庆辉建议,如果考生本人非常想报某个专业的话,“保专业”比较好,因为这样学习会更加有动力,职业方向也更明朗;如果考生本人也左右为难,拿不定主意,那么,“保学校”比较合适。因为一所大学的氛围对学生成长至关重要,在大学中,如果有转专业的可能,也不失为一种办法。闂傚倸鍊搁崐鎼佸磹閹间礁纾圭€瑰嫭鍣磋ぐ鎺戠倞鐟滃寮搁弽顓熺厸闁搞儯鍎遍悘鈺冪磼閹邦収娈滈柡宀€鍠栭幃褔宕奸悢鍝勫殥闂備礁鎲¢崹瑙勬叏閹绢喖鐓橀柟杈鹃檮閸嬫劙鎮楅崷顓炐㈡い銉︾箘缁辨挻鎷呴崫鍕碘偓宀勬煕閵娿儳鍩g€殿喖顭烽弫鎰緞婵犲嫷鍚呴梻浣瑰缁诲倿骞夊☉銏犵缂備焦岣块崢鎼佹⒑閸涘﹣绶遍柛鐘愁殜瀹曟劙骞囬悧鍫㈠幐閻庡厜鍋撻悗锝庡墰閻﹀牓鎮楃憴鍕閻㈩垱甯熼悘鎺楁煟閻愬鈻撻柍褜鍓欓崢鏍ㄧ珶閺囥垺鈷戦柛婵嗗閳诲鏌涚€Q冧壕闂備胶枪椤戝棝骞愰幖渚婄稏婵犻潧顑愰弫鍡涙煕鐏炲墽鏁栭柕濞炬櫆閳锋垿鏌涘┑鍡楊伂妞ゎ偓绠撻弻娑㈠籍閳ь剟宕归崸妤冨祦闁告劦鍠栭~鍛存煏閸繃顥為柛搴邯濮婃椽鎳¢妶鍛亖婵犫拃鍕垫疁妤犵偛锕ら埢搴ㄥ箻缁瀚藉┑鐐舵彧缁插潡骞婇幘娲绘晪婵犲﹤鐗婇悡娑㈡倶閻愰鍤欏┑顔煎€婚埀顒冾潐濞插繘宕曢幎钘夌劦妞ゆ帒锕︾粔鐢告煕韫囨棑鑰跨€规洘鍨块獮姗€骞囨担鐟板厞婵$偑鍊栫敮鎺楀磹缂佹﹩娈梻鍌氬€风粈渚€骞栭銈嗗仏妞ゆ劧绠戠粈澶愭煙鏉堝墽鐣辩紒鐘崇墵閺屾洟宕煎┑鎰︾紒鐐劤閸氬鎹㈠☉銏犵闁绘垵娲g欢鍨箾鐎垫悶鈧骞忛敓锟� m.dljs.net
再说“热门专业”和“冷门专业”的纠结。专家指出,首先要明确的是,“热”和“冷”是发展变化的,现在的冷门,几年后可能变成热门;现在热得不得了,几年后可能供过于求,难以就业。因此,不能静止地看待这个问题,而要以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规划为依据,用全面、发展的眼光来认识。特别需要注意的是,不要机械地认为录取分数高的专业就是“好专业”,录取分数低的专业就是“差专业”。“如天津大学的化学工程与工艺、测控技术与仪器两个专业,其所在的一级学科都在全国领先,但在天津大学所有专业中招生分数并不高。其实,适合自己的才是好专业。”专家指出。
在很多家庭,父母和孩子在高考志愿填报上经常发生“冲突”,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就业优先”还是“兴趣优先”。家长认为,有个好的就业前景,比什么都强;孩子则认为,学习不感兴趣的专业,实在是痛苦之至。“家长的出发点是好的,但忽略了一个最重要的事实——未来是孩子自己的,无论怎么爱孩子,都无法代替孩子去生活。因此,建议以孩子的意愿和兴趣为主。”王海涛说。事实上,只有过上自己想要的人生,才有可能获得幸福。如果硬要去学不喜欢、不擅长的专业,能够学习好、工作好吗?如果就业和兴趣不能兼顾,应优先考虑孩子的兴趣和特长。
学校所在地的选择也让不少人纠结。专家建议,要在专业确定的情况下选地区,选择那些对口行业比较发达、形成产业集群的地区,例如学车辆工程专业的,长春有一汽集团,相对容易就业;学金融专业的,上海、香港金融业发达,利于发展。在这个问题上,不顾学校适不适合,一味选择发达地区非常不可取,因为归根结底,上大学选的是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