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松山职业技术学院(简称“松山职院”)是2000年6月经广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转制的省属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前身为创办于1976年的韶钢职工大学。学院地处韶关市南郊,邻近京珠高速公路,紧靠广韶公路,毗邻粤北名胜南华寺,占地面积43.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18.6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员工473人,全日制在校大专学生7451人。馆藏图书61.4万册,自行设计的校园网络布有8000个信息点。2005年,学院顺利通过教育部高职高专人才培养工作水平评估,2008年通过广东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评估。
我院是韶关地区唯一一所高等职业技术学院,现有机械工程系、电气工程系、外语系、计算机系、经济管理系、基础教学部、思想政治教学部、实习工厂等教学系部,先后开设专业31个,初步形成布局较为合理,特色较为突出,紧密结合地方经济发展和职业人才岗位需求的专业群,其中两年制“数控技术与应用”为教育部批准的国家高等职业教育技能紧缺人才培养试点专业,“电气自动化技术”为广东省高职高专教育示范性建设专业。
学院拥有一支师德高尚、结构合理、具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较强实践能力、高度敬业、勇于创新、专兼职结合的教师队伍。现有研究生学历或硕士学位以上51人,副高以上职称的专任教师84人,广东省“千百十”工程培养对象2人,聘请了以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技术专家、能工巧匠罗东元为代表的一批企业优秀技术人才为客座教授,培养了以全国优秀教师罗庚兴为代表的一批骨干教师、专业带头人和一支实践型双师队伍。
学院设有68个实验实训室,其中“电工电子”实训基地被列为国家电工电子与自动化技术职业教育实训基地。拥有计算机中心、网络中心、外语听力训练调频台、多媒体教室和大型语音室等,采用计算机网络、多媒体、闭路电视等现代化手段教学,各项教学生活设施完善,实验实训设备精良。在韶关和东莞等地设有7个实训基地,其中,在韶关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设有27个实习实训教学点。学院设有职业技能鉴定所、计算机高新技术考试站,可进行91个工种的技能鉴定,为学生实行双证制提供了得天独厚的优势。初步形成了“以工科为主,依托韶钢,实行校企合作,产学研结合,培育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办学特色和强大的竞争力。
学院始终秉承“依托韶钢,服务社会”的宗旨,以质量求生存,以特色谋发展,树立“以人为本、教育创新、依法治校、全面发展”的办学理念和“求索、敬业、务实、创新”的校训精神,为地方经济培养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具有良好职业道德、适应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逐步形成极具松山特色的“宽、厚、平、和”的人文理念和“依托韶钢,努力打造职业能力训练体系”的办学格局。
学院不断加强专业、课程建设。转制以来,我院紧贴市场需求,以省级技能型紧缺人才培养培训工程项目为引导,结合自身的专业特色,进行专业布局与结构的调整和优化,使之更趋于科学合理;以省级示范性专业建设为契机,从内涵入手推动重点专业的建设,并初步完成学院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的布局;大力推进精品课程建设,将精品课程建设的诸多方面:资源共享平台、教育技术手段、教材、岗位性课程合作开发等分别进行专项建设,构筑水到渠成之势。
学院突出实践教学,引入职业证书教育。目前已开展了钳工、数控车床工、维修电工等40多个工种的考证和培训,提高了学生的技能水平,是韶钢职工专业理论和专业技能培训的重要基地。近4年间共有14331人次的学生参加各类职业资格、等级考核,11798人次通过,通过率达82.33%,其中4150人次获得高级职业资格证书。
学院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加大教研、科研工作力度。继续加强高职教育理论的学习和研究。围绕高等教育发展和学校改革发展的有关专题问题,每年确定若干个重点研究课题,为学校的深化改革开展专项论证,为学校的政策制订和决策提供咨询;加强教育研究,近三年出版包括国家、省部规划教材43本,有16部教材获国家、省级优秀教材奖;承担广东省、韶钢集团课题13项;公开发表出版论文429篇,实现了数量和质量上的显著提升。继续加强高职高专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建设,对高职高专院校人才培养模式、教学内容、课程体系、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进行综合改革研究与实践,在政策上予以扶持,在经费投入方面给予倾斜。近四年,学院共有国家级教科研立项项目2项、省市级11项,在国家级、省级各类优秀课、课件、教案和科技作品大赛中,我院师生获得三十六个奖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