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雪松仍在思索、回味着这些“机缘”。2001年农历三四月(他记不清了),他带了两个徒弟又来到宝鸡。当地钟楼寺的居士想让他“接手”寺院,后因种种原因未成。这时,金顶寺的居士更诚恳地邀请他。
之前他从未听说过有这么一处寺院。那天,他带着徒弟来到所谓的金顶寺,只见一派荒凉,整个寺院既无山门又无围墙,只有两个破旧的大殿,“看上去像一个农家大院”,院里只有一位多病的老僧。
这的确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寺院。据说始建于唐、复建于明、毁于文革,寺院内原有一块石碑或有历史记载,而也于文革期间被砸被埋,找不到了。唯有大殿旁的一棵老槐树,郁郁葱葱,据说已有500年历史。
当地村民说:该寺解放前住持为脱俗法师,最后一名僧人在1961或1962年饿死了,老槐树遂也枯死。1979年宗教恢复,老槐树突然发芽。当地人给树烧香,又请了两个“师傅”重建该寺,本源法师任住持。当时地方政府让寺院办证,本源法师不愿掏80元手续费而拒绝。当地一位文史研究者说,从唐至解放前,金顶寺僧人大部分是四川人,或与峨眉山金顶有关系。“不过这都是猜测罢了。”舒雪松说。
可以想象,舒雪松当初接手的是怎样一个“烂摊子”。接手之后,他向当地政府申请办理合法手续,四处筹集善款,多次扩地、扩建。如今寺院占地30亩,虽看上去不如大寺院气派,但已五脏俱全,成为宝鸡市区最大的佛教寺院,每逢“节日”便香火旺盛,前来烧香拜佛者最多时可达一万余人。舒雪松的弟子,包括耀芸(成都电大毕业)在内,共有10位。
明舒法师有一整套自己的生活方式和寺院管理理论。他说自己从不上网、从不看新闻,不知道外面发生了什么事情,就连最近红透了的延参法师他也是“头一次听说这个名字”。他不主张寺院“过度商业化”,但又认为一切都是“自然的选择”。对“外部的发展”,他只“随因缘”。对“内在”,他希望“尽量把事务放手给徒弟,自己尽快潜心修行”。
令他开心的是,他的父母前几天来了,这是他们第四次来到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