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金融、贸易、制造、旅游等多个产业遭到冲击,海峡时报指数创五年内新低,经济增长为1.1%。2009年跌至-2.1%。新政府采取积极应对措施,加强金融市场监管,努力维护金融市场稳定,提升投资者信心并降低通胀率,并推出新一轮刺激经济政策。2010年经济增长14.5%。2011年,受欧债危机负面影响,经济增长放缓。2012年经济增长率仅1.3%。2013年经济起底回升,具体经济数据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2013年):2422亿美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013年):5.4万美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2011年):4.1%。
货币:新加坡元(Singapore Dollar)。
对美元汇率(2013年平均):1美元=1.2513新加坡元。
通货膨胀率(2013年):2.4%。
失业率(2013年):2%。
【资源】 自然资源匮乏。
【工业】 主要包括制造业和建筑业。2013年产值为2669.6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25.1%。制造业产品主要包括电子、化学与化工、生物医药、精密机械、交通设备、石油产品、炼油等产品。新是世界第三大炼油中心。
【农业】 用于农业生产的土地占国土总面积1%左右,产值占国民经济不到0.1%,主要由园艺种植、家禽饲养、水产养殖和蔬菜种植等构成。绝大部分粮食、蔬菜从马来西亚、中国、印度尼西亚和澳大利亚进口。
【服务业】 包括零售与批发贸易、饭店旅游、交通与电讯、金融服务、商业服务等,系经济增长的龙头。2012年产值为2780.7亿新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64.3%。
【旅游业】 外汇主要来源之一。游客主要来自东盟国家、中国、澳大利亚、印度和日本。2012年接待外国游客1442.3万人次(不含陆地入境的马来公民),酒店住房率86.5%。主要景点有:圣淘沙岛、植物园、夜间动物园等。
【交通运输】 交通发达,设施便利。是世界重要的转口港及联系亚、欧、非、大洋洲的航空中心。
铁路:以地铁为主,设65站,全长109.4公里。另建有轻轨铁路,全长28.8公里,设31站,与地铁相连。
公路:总长约3297公里,其中高速公路153公里,一级公路613公里。
水运:为世界最繁忙的港口和亚洲主要转口枢纽之一,是世界最大燃油供应港口。有200多条航线连接世界600多个港口。2012年港口处理货运总量5.38亿吨,集装箱总吞吐量3000万箱。
空运:主要有新加坡航空公司及其子公司胜安航空公司。新加坡樟宜机场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最佳机场,目前已开通至60个国家188个城市的航线,各国81家航空公司平均每周提供约4400班次的定期飞行服务。2012年航班起降15.5万架次,客运量4650万人次,货运量181.6万吨。
(资料来源:新加坡统计局、贸工部)
【财政金融】近年财政收支情况如下(单位:亿新元):
2009 | 2010 | 2011 | 2012 | 2013 | |
收入 | 514.5 | 445.8 | 510 | 542.8 | 570.5 |
支出 | 558.1 | 327.5 | 468 | 348.1 | 523.3 |
盈余 | -43.6 | 118.3 | 42 | 194.7 | 4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