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以来,许多人相信“良药苦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的说法,此说有一定的道理。但作为班主任,高明、机巧、妥贴、受听的语言更受学生欢迎,这种语言不仅能达“逆耳忠言”之效,而且让人如坐春风、豁然开朗。“顺耳忠言”更能展示教师的德才、教养和风度!为此,笔者根据自己的从教经验对这个问题做如下分析:
一、变“喋喋不休,拖沓冗水”为“简捷精到,醒醐灌顶”
据我观察,有许多班主任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事无巨细,大包大揽,想说就说,喋喋不休,一张十足的“婆婆嘴”。笔者曾在一个年级的18个班中进行问卷调查,75%的学生对教师的“喋喋不休”置若罔闻:“谁听他的催眠曲?”一位老师批评学生,为体现她的“苦口婆心”,常用“促膝长谈”“搞语言持久战”去“感化”学生!我亲眼看见:一次两位学生打闹,不小心打破了教室的窗户玻璃,该班主任找来这两位学生,从端正学习目的谈到树立远大理想,从古代谈到近代,从东方说到西方,列举了不少事例,阐述了不少道理,时间竟长达两个小时!不要说是学生,作为她的同事,我都有点受不了!如此“旁征博引”“娓娓道来”,其中与主题不甚相关或毫无联系的废话不知有多少!
笔者从教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我的体会是:批评学生,要针对学生实际,或含蓄或直露,力求切中要点,以求醍醐灌顶之效。班主任的语言只有简明精到、有的放矢,才能让学生心悦诚服,思索警惕。
二、变“极尽挖苦,恶语相讥”为“善解人意,化‘冷’为‘热’”
笔者曾经听一位班主任老师讲鲁讯先生的《拿来主义》,在组织学生分析课文之后,该教育正准备对鲁讯先生的杂文艺术进行总结,一转身,发现坐在教室西北角的叶三同学在呼呼大睡,老师叫起叶三罚站,并提高了嗓门道:“课堂上能够不受干扰,安然入梦,这是你的高明之处啊。”叶三同学羞愧地低下了头。那位班主任还不依不饶,又说了一句“好白好胖好高大的叶三!”一语既出,叶三在课堂上就与老师顶撞开来。同样的事情,一位年长的优秀班主任是这样处理的:他脱下衣服披在打瞌睡的学生身上,睡觉的学生被同桌推醒,老师语重心长地说:“小心莫着凉了,我知道你昨晚没有休息好。不过,教室里睡觉很容易感冒,不能让老师总是为你操心啊!”
一个“极尽挖苦”之能事,弄得师生关系僵持:一个化“冷”为“热”,善意地提醒学生改过。不同的批评语言,导致两种完全相反的结果。
这样说,笔者并非有意否定班主任对学生进行严厉而又直截了当的批评,只是想强调:善解人意,化‘冷’为‘热’的“顺耳忠言”,在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时不仅沟通了师生间的感情,而且常常有出人意料的功效!
三、变“老帐新算,侮辱人格”为“就事论理,尊重人格”
有些班主任批评学生喜欢“揭底”,喜欢老帐新算!只要学生做错了事,某些老师就将学生一年甚至是几年前犯的错误一一列举出来,让学生无地自容。实际工作中,这样的班主任最遭学生的反感。笔者认为,批评、教育学生,千万不能将“事”与“人”或“此事”与“彼事”搅缠在一起,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在“好心”的批评中,不要侮辱学生的人格。请看以下三例:
(1)“这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笨蛋一个!”
(2)“上课都迟到了,你还能干什么好事?”
(3)“如此胆大包天,怪你爹妈的种不好!”
事实上,有些学生不会解题,但在其它方面却表现出惊人的天资!作为班主任,怎麽能以“笨蛋一个”而否定学生呢?学生上课迟到,班主任可以先问明原因,再提出改正方案。倘若对一位途中拾金不昧,帮助他人的学生,只因为迟到,班主任便甩上一句“你还会干出什么好事?”给学生心灵上的伤害那就不仅仅是“甚于刀戟”了!如果我们的班主任意识到这一点,不妨将上面三句话稍作修改:
(1)“从其它方面可以看出你是一个聪明的孩子,动动脑筋,这样的题目,你照样会做!”
(2)“你在我眼里一直是位守纪律的学生,今天迟到,能不能给老师讲讲原因?”
(3)“你这样不听规劝,你爹妈知道也一定痛心!其实,老师知道你很想做一位有孝心的孩子,是不是?”
同样的教育学生,不同的说法,修改后的语言就容易被学生接受了。
总之,批评是门综合艺术,批评的语言千姿百态:对自尊心强的,批评时要照顾面子;对好胜的,不妨先肯定其成绩;对性情软弱的,批评中含有鼓励和信任!
请切记:批评的语言应该依情据理,因人而异,应该讲究一点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