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归来观后感(2)
这部从一开始就知道并不轻松的电影,看到这里,却让我有种意外的感觉。这个一直让人觉得苦涩心酸唏嘘感慨的爱情进行到这一步,竟因为婉喻的失忆,陆焉识对失忆的婉喻的重新追求和陪伴,带来了一丝丝的甜蜜,美好的一如初见,淡淡的,带着最初的爱慕和温馨。
纵观电影,穿插重叠了太多的爱,夫妻坚守的爱,女儿对父母的愧疚,母亲原谅女儿的爱······婉瑜因为愧疚当年没能见到爱人,即使失忆仍不忘“不能再把焉识锁在门外了”;年复一年地去接了一辈子火车,只为了爱人信里的一句“我5号就到”;写了二十年寄不出去的信,最后还得作为陌生人念给爱人听,只为了能够天天看到她即便带着陌生的眼神。
一辈子的坚守,只为让她感受到自己的爱,只为陪着她,只为用自己的方式爱她。不用轰轰烈烈,这样,也就够了。
电影中人物对话少,而对角色动作表情的描写却极为深刻。陈道明、两代“谋女郎”同场飙戏也算得上是整部电影的亮点所在。巩俐把“戏如人生”“人戏不分”的境界彻底融合,她的表情从茫然到下意识流露的敦厚教养,每一帧情绪的游动都不轻疏。而陈道明则已自身淡淡的文人气质中,怀抱着陡然剑气的气质把整个角色都与之融合成就了一个真实的“陆焉识”。巩俐和陈道明这样的老戏骨,两人的一唱一和,一个表情、一个皱眉、一声叹息都足以看到内心矛盾的情感碰撞。巩俐把“失忆”演的太过自然,陈道明把“痴情”演的太过真实。
《归来》用小景深表现人物特写的内心,用大景深突出环境带给人的影响,深入到视觉影响观众的内心。而光线的巧妙运用恰如其分的把人物塑造的更为立体,内心情感更为清冽。色调的偏灰使影片年代感凸显无遗,更衬托出的是一种悲天悯人的无力和现实残酷,堪称叹为观止。叙事的张力和摄影的精巧,使整部影片看上去都显得恰到火候,把情感的聚集到宣泄力量冲击发挥到了极致。
执子之手与子偕老。在陆焉识和冯婉瑜的爱情中彼此缺失了20年,即使失去记忆却仍能让他们一生执着。这段爱情,就像一坛老酒一样,浓郁醇香,没有随风逝去,也不会逝去。他们就在彼此的爱情里,各自苍老,却也酝酿着彼此相爱不相见的深情。
看完电影,我准备把原著剩余的部分也读完,虽然电影是改编作品,但并不拘泥于原著,他在原著的基础上搭建了一个新的故事,不论是不是原著党,都能从电影中找到属于自己的感觉,找到心中那段只属于焉识和婉瑜的刻骨铭心。
电影最后一个场景,焉识载着婉瑜,在大雪中等待着一辈子的“5号接焉识”。他们的爱情,从来没有死过,更像是沉睡过后补偿似的,一下子又焕发出活力。她还在等,他也还在等。
“你不是希望有人陪着她照顾她就够了吗?其他的你还在乎吗?”只要彼此都能熟识相濡以沫执手相伴所经历的路,只要彼此都能不顾前嫌毫不犹豫的顺着这条路走下去,别的还需要顾忌吗?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