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是我县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施“十一五”规划的重要一年。一年来,县政府在上级党委、政府和县委的正确领导下,在县人大、县政协的监督、支持下,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两大主题,按照县委提出的“一年打基础,两年初见成效,三年有明显效果,五年迈上新台阶”的战略部署,进一步解放思想,创新思路,攻坚克难,全面完成或超额完成了县八届人大一次会议确定的各项目标。
——国民经济发展态势良好,经济结构进一步优化。
坚持以发展为第一要务,着力构建县城中心区、稔平半岛经济区、山区资源型经济区“三大经济中心区”,大力发展能源、商贸旅游、海洋经济、民营经济、现代农业“五大产业”,优化经济结构,培育壮大支柱产业,国民经济持续发展。全县实现生产总值178.2亿元,比上年增长15%。农业产业化进一步发展,以冬种马铃薯、甜玉米、梅菜为主的特色农业经济效益提高。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27.1亿元,增长1.8%。大力推进内外源型工业项目落户建设,以制鞋、电子、家电为主的工业经济加快发展。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97.5亿元,增长18.2%;工业总产值279.9亿元,增长18.6%;工业用电量8.9亿千瓦时,增长25.1%;工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1.7%。旅游资源开发利用步伐加快,商贸物流设施逐步完善,金融、交通运输、邮政通讯等服务业不断发展。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53.6亿元,增长16.8%。三大产业比例调整为15.2∶54.7∶30.1。
——招商引资成效明显,开放型经济稳步增长。
重新修订《招商引资优惠办法》,落实招商引资目标责任制,改革县行政服务中心,推行“一站式”办事、“一条龙”服务、“一口价”标准、“一窗口”收费“四个一”制度,改善投资环境。全县新签外引内联项目130宗,合同投资总额40.5亿美元,其中新批外资项目50宗。全年有68宗外引内联项目动工建设,建成投产23宗。实际吸收外商直接投资7946万美元,增长30%。以珠三角产业转移工业园、民营工业园为重点的园区建设投入资金2.9亿元,新引进项目37宗,动工项目26宗。深圳机械行业协会、深圳家具行业协会、熔盛造船厂等一批大项目协议落户我县。平海电厂累计完成投资7.7亿元,东山海风力发电厂等大项目筹建工作稳步推进。外贸出口克服各种不利因素实现大幅增长,出口总值9.23亿美元,增长37%。
——民营经济持续发展,社会贡献不断增加。
继续推广“中国女鞋生产基地”区域品牌,进一步加大对以制鞋业为主的民营企业扶持力度。组建省鞋业专业镇技术创新中心,省级鞋类产品质检中心成功落户我县;开展惠东鞋业技术标准化战略试点工作,组织制订了“惠东时尚女鞋联盟标准”、“惠东鞋材联盟标准”,鞋类产品质量得到提高。对民营纳税大户、出口创汇大户和创名牌企业进行奖励,组织民营企业参加经贸洽谈会,帮助企业争取500多万元专项扶持资金,民营经济继续保持较好的发展势头。全县在册个体私营企业3.27万户,增长50.7%。全年新增6个国家免检产品、2个省名牌产品和5件省著名商标。目前,全县民营企业共有9个国家免检产品、8个省名牌产品和24件省著名商标,分别占全市的30%、26%和55%;有市知名商标41件、市名优产品21个。全年民营经济总产值259亿元,增长14.3%;实现增加值116.8亿元,增长15.4%,占全县生产总值的65.6%;民营企业上交工商税收4.96亿元,增长29%,占全县工商税收的63.1%;全县具有自营进出口经营权的民营企业176家,外向型民营企业出口占一般贸易出口总量的88%。全县鞋业发展到4566家,注册资金13.9亿元;全年产鞋6.6亿双,产值112亿元,分别增长14%和15%。
——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现代农业持续发展。
县财政投入新农村建设资金8662万元,占新增可支配财力的71.1%。全县61个市、县、镇三级新农村示范村(组)建设稳步推进,专项投入1.36亿元解决农村“一保五难”问题,符合低保和“五保”条件的农民基本实现应保尽保。在籍常住农业人口新型合作医疗覆盖率达100%,被评为“全国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先进试点县”。全面完成245个村卫生站建设、282户农村危房和742户移民危房改造,完成283公里镇通行政村公路硬底化改造,基本完成33个行政村27宗饮水、改水工程建设。实施“惠东县2万农村青年技能培训工程”,1.13万名农村富余劳动力成功转移就业。加快农村信息化进程,推广农业新技术、新品种,落实各项惠农支农政策,提高了农民发展生产的积极性。全县实现农业总产值43.7亿元,增长2.1%。创办了32个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示范面积达到5万亩;推广科学施肥和农作物病虫害防治技术,为农民节本增收7698万元;推进农业标准化工作,完成了“惠东优质高效冬种马铃薯国家级标准示范区”申报工作。农作物播种面积127.8万亩,特色农产品种植面积82万亩。春收马铃薯总产量22.8万吨,产值3.26亿元,分别增长6.5%和8.7%。全县有农业龙头企业50家,其中国家级2家、省级5家、市级9家;农业龙头企业年销售收入13.1亿元,带动4.95万户农民户均增收3105元。农产品注册商标达到50个,其中省级名牌2个。加大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全年投入水利建设资金2.23亿元,完成小型水库除险加固工程19宗,维修小型农田水利231宗,其中秋冬水利大会战工程131宗;改善灌溉面积24万亩,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6.4平方公里。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5383元,增长9.1%。
——商贸旅游设施逐步完善,第三产业进一步发展。平山中心
市场和银基商贸城经营秩序稳定,银基鞋材批发市场、创富商贸广场、富星服装商贸城等商贸市场建设继续推进,城乡市场流通体系进一步完善。全县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9.3亿元,增长17.3%。平海海滨温泉度假村投入使用,永记生态园被评为“全国农业旅游示范点”。巽寮旅游项目累计完成投资7亿元,正在进行中区工程地表清理和市政配套设施建设,富巢湾喜来登五星级酒店即将竣工。全县接待游客166万人次,旅游营业收入1.8亿元,分别增长22%和23%。碧桂园、佳兆业、中航地产等大型房地产企业相继进驻我县,房地产业快速发展,全年房地产投资8.2亿元,增长140.9%。
——海洋综合开发力度加大,海洋经济快速发展。以滨海旅游、海水养殖、港口物流为主的海洋经济快速发展。
鱼、虾、蚝、鲍、贝五大海水养殖基地规模不断扩大,渔业总产量8.3万吨,产值17.5亿元,分别增长5.9%和6.1%。三个水运口岸建设加快推进,其中平海碧甲口岸准备迎接国家一类口岸验收,港口大澳塘口岸联检大楼主体工程完工。港口物流运输业快速发展,全县口岸进出口货运量101万吨,货值5.75亿美元,分别增长28.3%和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