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个故事:每次只追前一名
一个女孩小的时候由于身体纤弱,每次体育课跑步都落在最后。这让好胜心极强的她感到非常沮丧甚至害怕上体育课。这时女孩的妈妈安慰她“没关系的,你年龄最小可以跑在最后。不过孩子你记住下一次你的目标就是只追前一名。”女孩点了点头记住了妈妈的话。再跑步时她就奋力追赶她前面的同学。结果从倒数第一名到倒数第二、第三、第四------一个学期还没结束,她的跑步成绩已到中游水平,而且也慢慢地喜欢上了体育课。 接下来妈妈把“只追前一名”的理念引申到她的学习中“如果每次考试都超过一个同学的话那你就非常了不起啦” 就这样在妈妈这种理念的引导教育下,这个女孩2001年居然从北京大学毕业并被哈佛大学以全额奖学金录取,成为当年哈佛教育学院录取的唯一一位中国应届本科毕业生。她就是朱成。其后朱成在哈佛攻读硕士学位、博士学位。读博期间她当选为有11个研究生院、1.3万名研究生的哈佛大学研究生总会主席。这是哈佛370年历史上第一位中国籍学生出任该职位,引起了巨大轰动。
“只追前一名”就是所谓的“够一够摘桃子”。没有期望便失去了方向,没有方向便失去了目标,没有目标便失去了动力。但是目标太高、期望太大的结果不是力不从心便是半途而废。明确而又可行的目标、真实而又适度的期望,才能引领人脚踏实地胸有成竹地朝前走。
跨进初三之门的你,一定会为自己目前不尽如人意的成绩和表现而苦恼、烦躁吧。古语云,欲速则不达。学习是个不能急于求成的事情。准确定位自己,以从容、理性、积极的心态迎接挑战,脚踏实地、循序渐进,我们才可能超越自我,赢取成功。
第四个故事:放弃的时候离成功最近
一位著名的长跑教练到某地物色新苗子,有个男孩儿引起了他的兴趣。他让这个男孩儿当天下午给他打电话。被这位教练选中是成千上万人家梦寐以求的事,这个男孩儿及其全家兴奋无比。 下午教练一直守在电话旁边。电话铃响了教练瞅着电话没有马上去接,铃响了五声后就挂断了。不一会儿电话铃又响了,响了六声后又安静下来------第五次电话铃只响了一声教练就把电话拿了起来,果然是那个男孩儿。教练问“前面几次电话是不是你打来的”男孩儿说是。 于是教练告诉他“很抱歉你落选了。” 事后有人问男孩落选的原因,教练说“电话铃一般响15声后才会自动挂断可那个男孩儿拨了五次电话,前四次都是半途而废,很没有耐心。”原来教练故意不接电话是想考察一下男孩儿的耐性。因为耐性对于一个长跑运动员来说尤其重要。 有人说,人生犹如一条狭长漆黑的小巷,我们穿行其中而且都不知道巷子的长度,只有走到巷子的出口处才能叫成功。走在这样一条寂静的小巷里必须要有足够的信心和耐心。毫无疑问,离巷子出口最近的地方,往往就是我们熬不下去准备退回去的地方。 放弃的时候离成功最近,这是人生不变的定理。
初三复习迎考,亦如一场不算漫长而艰难的马拉松,我们除了需要具备雄厚的素质、高超的技能,还需要足够的信念耐心和坚韧不拔的意志。"一切皆有可能",成功最大的敌人不是来自外在的困难、挑战和挫折,而是源于内在的怀疑、动摇和放弃。
这都是些老套的故事,但其中蕴含的道理却是永远值得我们体悟的。初三生活,我们最需要的不正是:精益求精的态度,竭尽全力的干劲,循序渐进的心态和坚定不移的意志吗?
一只蛋,从外面打破,其结局是食物;从内部破裂,诞生的是生命。学习,归根到底需要的是一种源自内心的自觉,它是我们克服困难、超越自我、实现梦想的真正动力。
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业。初三生活不只是题海和分数,还有很多值得我们一生珍藏的美好回忆。美丽初三,梦想起航,让我们满怀美丽憧憬,积极迎接人生挑战,努力超越自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