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天文学家哈维尔·迪米斯克说:“当我们意识到我们的发现时都非常吃惊。”迪米斯克带头进行了数据分析并提出了这一发现。
哈佛-史密森天体物理学中心研究员、哈佛生命起源计划负责人迪米塔尔·萨斯洛夫说:“这是‘地球’中的哥斯拉。但是与电影中的怪物不同,开普勒-10c有积极的生命意义。”
研究小组在美国航天学会会议的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公布了这一发现。
这颗新发现的“巨型地球”开普勒-10c每45天围绕着一颗像太阳的恒星运转一圈。这颗位于天龙星座中的星球距离地球大约560光年。该星系中还有一个质量是地球3倍的“熔岩世界”——开普勒-10b,这颗星球的公转周期要短得多,只有20小时。
开普勒-10c最初是由美国航天局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发现的。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利用凌日方式发现新的星球,当一颗行星经过一颗恒星时,恒星会变暗。通过测量变暗的程度,天文学家可以计算出行星的大小或者直径。然而,开普勒太空望远镜却无法辨别一颗行星是由岩石组成的还是由气体组成的。
开普勒-10c的直径大约为1.8万英里(约合2.9万千米),是地球直径的2.3倍。
研究人员发现,开普勒-10c的质量是地球的17倍,远远超出人们的预计。这表明开普勒-10c肯定由密度大的岩石和其他固体构成。
行星形成理论一直很难解释这样一个巨大的岩石构成的世界是如何发展而来的。然而,一项新的观测研究显示,开普勒-10c并非独一无二。
此外,开普勒-10c是一颗“巨型地球”的发现对于宇宙的历史和生命的可能性等问题还有着深远的意义。开普勒-10c约有110亿年的历史,这意味着它在宇宙大爆炸后约30亿年的时间就形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