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节 省区内部差异及发展方向
一、山西东、中、西地带差异
总观山西全貌,中部为雁行排列断陷盆地,东西两侧为山地,形成东、中、西三个自然地带。各个地带内部具有自然条件和环境结构的相似性,资源开发和整治的相似性和经济特征的相对一致性。
中部地带,由大同、忻定、太原、临汾和运城五大盆地及其边缘丘陵所组成,行政上含太原、大同、朔州三个省辖市,忻州、古交、榆次、介休、孝义、霍州、临汾、侯马、运城九个地辖市,共有54个市县。本地带土地面积占全省的45.9%,人口占全省62%,人口密度达252人/km2,为全省平均水平的1.36倍;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70%左右,产值密度和丰度是全省平均水平的1.6和1.2倍。本地带是山西省自然条件最优越、人口密集、经济文化发达的地带。晋南的临汾和运城盆地为全省地势低、热量高、无霜期短的区域,一年两熟,是棉麦集中产区。晋中的太原盆地和忻定盆地,土地肥沃,城郊农业发达,是全省最大蔬菜园艺和高粱产区,第二大麦棉产区。大同盆地主要种植春小麦、甜菜、谷子、玉米等,一年一熟。整个中部地带光热水土资源丰富,农业自然资源组合较好,农业生产水平高于两侧山地丘陵,是山西主要粮、棉、油生产基地。随着城市化的迅速发展,这一地带将成为全省商品性蔬菜、园艺、肉乳、瓜果及副食品生产基地。中部地带资源赋存的特点是:煤炭资源特别丰富,占全省探明储量的45.8%;铝土蕴藏丰富,占全省储量的60%以上;水资源较为短缺,水资源总量占全省2/5,人均水资源总量仅为全省平均数的2/3左右,且中北部严重缺水。由此可见,本地带能矿结合较好、水资源不足,水与能矿资源配合不甚协调,反差明显。随着煤铝资源的开发、加工和转化以及城市、农业的发展,用水量将持续增加,水资源短缺将会加剧。因此,建立低耗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和强化水资源管理,是本地带协调资源余缺矛盾的主要途径。本地带目前已形成工业发达,技术力量雄厚,沿同浦线展布的经济和城市密集地带。山西省省会、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太原市是中国重工业基地和历史名城。
东部地带主要由恒山、五台山、系舟山、太行山、太岳山及山间盆地所组成。行政上含阳泉、晋城、长治三个省辖市,有31个市县。本地带土地面积占全省的32.4%,人口占全省27.9%,人口密度159人/km2,稍低于全省平均水平;工农业总产值占全省1/4左右,产值密度和丰度分别为全省平均水平的75%和85%。本地带资源开发水平和经济发展程度介于中部地带和西部地带之间。本地带的中南部是全省重要的煤炭、火电生产基地,北部五台山是中国四大佛教名山之一,恒山是中国五岳的北岳。本地带拥有多条重要的出省通道,是山西与沿海发达省份以及对国外经济联系的中介区域,经济活动的外向型明显。东部地带能矿水配合良好,煤、铁居突出地位,水资源相对丰富,目前煤炭、机械、冶金、化工等较为发达,是省内重要的能源重化工基地。本地带以山地丘陵为主,北部有较大的上党盆地,中、南部还有广灵—灵丘、繁峙、代县、阳泉、寿阳等小盆地。盆地与缓丘以农耕为主,多种植玉米和谷子,是省内杂粮生产重点地区。山地丘陵土薄石多,水土流失严重,是水土保持的重点地区,以发展畜牧、养蚕、土特产和经济林等为重点。
西部地带为山地丘陵,包括北起偏关、南至吉县的黄土丘陵和吕梁山地,计21个县。本地带土地总面积占全省的21.7%,人口占全省的9.7%,人口密度85人/km2,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数的 45%;工农业产值不足全省的 5%,是山西生态环境脆弱,经济发展水平低,而且贫穷落后的地区。西部地带煤炭资源分布广,河东煤田纵贯南北,几乎覆盖了沿黄河的所有县份,而且煤质好、埋藏浅,易于大规模工业开发。北部河保,偏兴的煤炭—铝土矿—水能配合良好;离石—柳林煤炭—水能—水泥灰岩配合良好,是工业资源富集的地区,将成为全省又一个重要的煤、电、铝生产基地。随着黄河水能资源开发,将形成以高耗能为支柱产业的沿黄河产业密集带。本地带地形破碎,植被缺乏,水土流失相当严重,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造林种草、修建基本农田、搞好水土保持是农业发展的关键。吕梁山地以发展林牧为主,建成水源涵养用材林基地,发展经济林及以牛羊为主的养殖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