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忆是知识巩固的唯一心理因素,没有必要的知识巩固,教学工作就无法开展;记忆又是一切心理活动的基础,没有记忆就没有感知、想象和思维,甚至连情感,意志也没有。而教学的效果有赖于学生全部心理活动的积极性,因而,不能忽视记忆在教学中的作用。
二、如何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
一个人的记忆好坏,并不是天生的,良好的记忆力是在后天的教育、训练培养中获得的。不能把记性不好,说成是脑子不灵,也不能把记忆力差说成是年龄大的结果。心理学的研究表明,由18岁到30岁左右,是人的记忆的“最佳期”,这个时期记忆的效率最高。35岁以后记忆逐步衰退。如果把18岁至35岁的人的记忆平均成绩作为100(最高),那么35岁至60岁的人其记忆的平均成绩约为95,60岁至85岁的人约为80—85,由此看来,人的记忆减退是很慢的。中小学生正处于记忆的旺盛时期,在知识的海洋里是离不开记忆的。我们对所学的知识应当不断地整理归纳,使之在头脑中条理化、系统化,而不是杂乱无章。有人把头脑中的记忆材料比作图书馆里的藏书,整理有序之后,才能腾出地方放进新书。那么,怎样才能增强记忆力,在教学中提高学生的记忆效率呢?
(一)明确记忆的目的性,提高兴趣和责任心
我们先从日常生活中找一个例子来说明吧!比如,我们问住在楼上的人,他们经常上下,楼梯有几级?绝大多数人回答不出来。然而问一个住在楼上的盲人,他却能回答出来。为什么呢?因为前者没有记忆楼梯级数的目的和需要,而后者则相反。这说明目的明确,记忆才有效果。同样,在教学中有的教师上课前对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讲完课后又挤出一些时间来检查当堂效果,这样做比不提要求的效果要高。所以,有明确具体的目的是提高记忆的重要条件。教师要求学生先预习,事先在不懂的地方作记号,听课时加以注意,不懂的地方就容易理解和记住了。
学生不能把所有的东西记下来,而是有选择的,往往都是把有用的、特别是感兴趣的事物首先记住。教师要设法使学生对学习内容感兴趣,特别是对学习的智力活动本身有更大的兴趣。如果学生在解决数学课题时觉得有无穷乐趣;在语文课中对体验祖国语言之美、美在哪里,或对文艺欣赏感到兴趣,无疑这些课的教学质量就可以提高到新水平。当然,责任心强、热爱自己的工作和学习,也能增强记忆。因此,记忆的发展,同是否有明确的记忆目的密切相关,并随着人们对待工作、学习的热情、兴趣、责任心的增强而增强。
(二)集中注意力,增强记忆
注意是心理活动的警觉性,也是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的选择性。在我们的学习中都有这样的体验:阅读课文、小说,集中注意力,聚精会神地读二遍,要比漫不经心,杂念丛生地读十遍,更能记住所学的内容,因此集中注意力也是增强记忆的一个重要条件。
有的学生健忘,与其说是他们的记忆力不好,还不如说他们不善于集中注意力。一个不会很好地组织自己注意的人,就不会有良好的记忆。每个教师一定要培养学生专心致志的精神,要教会他们集中注意力、排除各种干扰的办法。教师要教育学生,在学习和工作中切勿“漫不经心”,要改正一面学习一面又想别的事,或一边做作业,一边听收音机播送音乐的坏习惯。课堂教学也要排除各种干扰。实践证明,学生对教材不理解,对教材记得不牢固,或者在完成作业时发生错误,常常是由于缺乏注意而引起的。因此,聚精会神地学习,是增强记忆的有效措施。
(三)理解了的东西才易记住
理解是记忆的基础,若要记得牢,先要理解透。理解不透,即使把材料背得滚瓜烂熟,也靠不住。所谓理解,就是揭露现实对象和对象中的本质的东西。通俗点说,理解就是懂得,懂得教材说的是什么,为什么是如此。科学知识是由许多概念组成的,对许多概念、定理、定律、法则和公式,都应该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例如,圆周率的概念,引导学生从三个直径不等的圆的周长和直径的关系中得出规律性的东西,“不论直径大小,对于任何一个圆,它的周长都是直径的3.1415倍”,3.1415是一个常数,这个常数名称叫圆周率,用“π”表示。学生有了这样的理解,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