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学习的变式与迁移 第四节 迁移的理论
为了解释学习迁移现象,许多的心理学家对迁移的本质及其基本过程作出了不懈的探索,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并形成了不同的学习迁移理论。
一、形式训练说
迁移理论中最早的学说是形式训练说。这一理论是以智能说为背景。形式训练说主张迁移要经历一个“形式训练”过程才能产生。形式训练说的心理学基础是官能心理学。官能心理学认为,人的心是由若干不同的基本能力,如记忆、注意、推理、意志等官能组成的。心的各种成分(官能)是各自分开的实体,分别从事不同的活动,如利用记忆官能进行记忆和回忆;利用思维官能从事思维活动。各种官能可以像肌肉一样通过练习增强力量(能力)。这种能力在各种活动中都能发挥效用。同时,一种官能的能力改造,也无形中加强了其他所有的官能。所以,学校教育就是对这些基本能力的训练。
形式训练说把迁移看作是通过对组成“心”的各种官能分别进行训练来实现的,迁移的发生是自动的。它把训练和改进“心”的各种官能作为教学的重要目标,认为学习的内容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所学对象的难度及其训练价值。它还认为,学习要收到最大的迁移效果,就要经历一个“痛苦的”过程。于是,难记的古典语言可以有助意志的“忍耐”能力的形成,数学有助于逻辑推理能力的形成,历史能提高记忆力,自然科学中的难题,被视为训练心的最好材料。在这样的训练中,“学生学会观察、分析、比较、分类,学会想象、记忆、推理、判断,甚至创造,认为“有了这样的造诣,足以使学生们在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受益无穷”。
形式训练说在欧美盛行了二百多年,至今仍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心”的各种官能是否可以分别训练,使之提高能力,从而自动地迁移到一切活动中去呢?教学的主要目标是不是训练“心”的各种官能呢?该学说缺乏充分的科学依据,早期的以及近现代的心理实验研究都对这一学说提出了挑战。
二、相同要素说
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心理学家开始借助实验来检验形式说的迁移理论。美国心理学家詹姆士(W.James)在1890年首先通过记忆实验,表示了对形式训练、迁移理论的怀疑,他的结论是:记忆能力不受训练的影响;记忆的改善不在于记忆能力的改善,而在于方法的改善。
继詹姆士之后,桑代克和伍德沃斯(R.S.Woodworth)以刺激—反应的联结理论为基础,提出了学习迁移的相同要素说,认为只有当两个机能的因素中有相同的要素时,一个机能的变化才会改变另一个机能。
桑代克在1901年所做的“形状知觉”实验是相同要素说的经典实验。他以大学生为被试,训练他们判断各种形状,大小圆形的面积。实验结果表明:估计100cm2之内的各种三角形面积练习的被试,当估计比100cm2稍小的各种三角形面积和估计比100cm2稍大的三角形面积时,具有练习效果。然而在面积相同,而形状不同,或者三角形的形状有显著不同的情况下,就没有训练效果。他们根据这一结果指出,之所以产生迁移,是因为练习课题与迁移课题之间有共同的要素。练习的面积与迁移的课题的面积愈相接近,迁移圆形与练习图形愈相近似,判断的正确程度愈大。实验还表明,只有当学习情境和迁移测验情境存在共同成分时,一种学习才能影响到另一种学习,即产生迁移。
三、概括化迁移理论
贾德(C.H.Judd)提倡概括化说,他认为:先期学习A中所获得的东西之所以能迁移到后期学习B中,是因为在学习A时获得了一般原理,这种一般原理可以部分或全部运用于A、B之中。根据这一理论,两个学习活动之间存在的共同成分,只是产生迁移的必要前提,而产生迁移的关键是学习者在两种活动中概括出它们之间的共同原理,即在于主体所获得的经验类化。所以贾德的迁移理论又称“概括化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