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时空分布的不均匀性作为水资源主要补给来源的大气降水、地表径流和地下径流等都具有随机性和周期性,其年内与年际变化都很大;它们在地区分布上也很不均衡,有些地方干旱水量很少,但有些地方水量又很多而形成灾害,这给水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带来很大的困难。
3.利用的广泛性和不可代替性 水资源是生活资料又是生产资料,在国计民生中用途广泛,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它。从水资源利用方式看,可分为耗用水量和借用水体两种。生活用水、农业灌溉、工业生产用水等,都属于消耗性用水,其中一部分回归到水体中,但量已减少,而且水质也发生了变化;另一种使用形式为非消耗性的,例如,养鱼、航运、水力发电等。水资源这种综合效益是其它任何自然资源无法替代的。此外,水还有很大的非经济性价值,自然界中各种水体是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有着巨大的生态环境效益,水是一切生物的命脉。不考虑这一点,就不能真正认识水资源的重要性。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以及工农业生产的日益发展,用水量将不断增加,这是必然的趋势。所以,水资源、已成为当今世界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
4.利与害的两重性 由于降水和径流的地区分布不平衡和时程分配的不均匀,往往会出现洪涝、旱碱等自然灾害。开发利用水资源目的是兴利除害,造福人民。如果开发利用不当,也会引起人为灾害,例如,垮坝事故、水土流失、次生盐渍化、水质污染、地下水枯竭、地面沉降、诱发地震等,也是时有发生的。水的可供开发利用和可能引起的灾害,说明水资源具有利与害的两重性。因此,开发利用水资源必须重视其两重性这一特点,严格按自然和社会经济规律办事,达到兴利除害的双重目的。水资源不只是自然之物,而且有商品属性。一些国家都建立了有偿使用制度,在开发利用中受经济规律制约,体现了水资源的社会性与经济性。
三、世界水资源
水资源是指全球水量中可为人类生存、发展所利用的水量,主要是指逐年可以得到更新的那部分淡水量。最能反映水资源数量和特征的是年降水量和河流的年径流量。年径流量不仅包含降水时产生的地表水,而且还包括地下水的补给。所以,世界各国通常采用多年平均径流量来表示水资源量。
包括南极冰川在内,世界各大洲陆地年径流总量为4.68万(表1-20),折合平均径流深为314毫米。1971年全世界人口为36.4亿,人均年径流量为12900立方米;1982年世界人口增到45亿,则人均占有径流量减为10400立方米;1990年世界人均水资源占有径流量下降为7800立方米,我国人均为2338立方米。年径流量超过10000亿立方米的国家有巴西、加拿大、美国、印度尼西亚、中国、印度等(表1-21)。世界上人均占有年径流量超过10000立方米的国家有40多个,其中加拿大是人均径流量最多的国家,达129600立方米/人,其次为新西兰达94640立方米/人。
水资源在不同地区、不同年份和不同季节的分配是极不均衡的。由于工、农业的不断发展,人口的急剧增加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合理的利用水和浪费水的现象则较为严重。在许多国家,不断增长的需水量与有限的水资源之间的矛盾日益突出。目前世界上60%的地区面临淡
水不足的困境,40多个国家的水资源严重匮缺。有的国家大量排放污水造成的水资源污染,不仅更加加剧了水源不足的矛盾,而且使世界生态环境受到破坏,直接威胁着人类自身的健康和生存条件。
四、我国水资源
(一)水资源总量
一个区域水资源总量,为当地降水形成的地表水和地下水的总和。由于地表水和地下水互相联系而又相互转化,因此计算水资源总量时,不能将地表水资源与地下水资源直接相加,应扣除相互转化的重复计算量。
全国多年平均地表水资源量为27115亿立方米,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8288亿立方米,扣除两者之间的重复计算水量7279亿立方米后,全国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8124亿立方米。全国水资源利用分为9个一级区,北方5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5358亿立方米,占全国的19%,平均产水模数为8.8万立方米/平方公里,水资源贫乏;南方4区多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22766亿立方米,占全国的81%,平均产水模数为65.4万立方米/平方公里,为北方的7.4倍,水资源丰富。全国区域水资源总量计算成果见表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