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水循环与地貌形态及地壳运动
地壳构造运动奠定了全球海陆分布,以及陆地表面上高山、深谷、盆地、平原等等地表形态的基本轮廓。水循环过程中的流水以其持续不断的冲刷、侵蚀作用、搬运与堆积作用,以及水的溶蚀作用,在地质构造的基底上重新塑造了全球的地貌形态,从两极与高山地区的冰川地貌、滨海地区的海岸地貌、到河流冲积、堆积地貌以及千姿百态的岩溶地貌,无不是水循环的杰作。
水循环不仅重新塑造了地表形态,而且还影响到地壳表层内应力的平衡,是触发地震,甚至引起地壳运动的重要原因。据统计,由于流水的冲刷、搬运作用,全世界河流每年携带入海离子径流总量为2.74×109吨,每年入海的固体物质多达22.0×109吨,折合130×108米3。按此速率,只需2500万年左右就可将大西洋填平,另据地质学家斯·马·格里戈也夫估算,按现今风吹、水蚀的速度,经1.1亿年,现在的陆地表面将被削成与世界大洋面齐平。这种日积月累的迁移、搬运与堆积作用,逐渐改变地壳表层的应力平衡,一旦超出其平衡点,就可能触发地震,甚至引起地壳运动,发生沧海桑田的剧变。象我国新丰江等大型水库在建成蓄水后,诱发产生六级地震,是这方面的具体例征。
(四)水循环与生态平衡
水是生命之源,又是生物有机体的基本组成物质,无论是动物还是植物,细胞原生质中大部分是水,如人体组织中70%是水。据计算地球上所有生物体中含有的水分总量约有11.2×1010吨,相当于世界河流瞬时贮水量的1/2,它们积极的参与了水循环过程,其平均循环周期仅几小时,远远高于一般水体的循环速度。没有水循环,就不会有生命活动,亦就不存在生物圈。
同时,水循环的强度及其时空变化,还是制约一个地区生态环境平衡或失调的关键;是影响地区内生物有机体活动旺盛,繁茂,或凋萎、贫泛的主要因子。例如,同属于热带,水循环强盛的地区,可以成为生物繁茂的热带雨林,水循环弱的地区可能成为干旱草原,甚至热带沙漠。处于同一纬度带的大陆东西两岸,凡是受海洋影响大的海岸,水循环强盛,往往风调雨顺,生态环境比较适合生物生长;反之水循环弱的海岸,相对来说生态环境比较脆弱,自然灾害比较频繁。
此外,对于同一地区来说,水循环强度的时空变化,又是造成本区洪、涝、旱等自然灾害的主要原因,循环强度过大,可能引发洪水与涝渍灾害;循环过弱,可能产生水资源不足,形成旱灾。
我国华北、西北地区相对于东南沿海地区来说,生态环境显得比较严峻,主要原因一是本地区水循环强度总体上比较弱,二是时空变化比较大。
(五)水循环与水资源开发利用
水是人类赖以生存、发展的宝贵资源,是廉价、清洁的能源,是农业的命脉、工业的血液和运输的大动脉,它与其它自然资源相比较主要不同点是水资源具有再生性和可以永继利用的特点。这一特点正是水循环所赋予的。
如果自然界不存在水循环现象,那么水资源亦就不能再生,无法永继利用。但必须指出的是水资源的再生性和可以永继利用不能简单的理解为“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因为水资源永继利用是以水资源开发利用后能获得补充、更新为条件的。更新速度和补给量要受到水循环的强度、循环周期的长短的制约,一旦水资源开发强度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或者遭受严重的污染,那么就会面临水资源不足,甚至枯竭的严重局面。所以对于特定地区而言,可开发利用的水资源量是有限的。必须重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保护。只有在开发利用强度不超过地区水循环更新速度以及控制水污染的条件下,水资源才能不断获得更新,才能永继利用。
(六)水循环与水文现象以及水文学科的发展
水循环是地球上一切水文现象的根源,没有水循环,地球上也就不会发生蒸发、降水,径流;不存在江河、湖泊。所以研究地球上的水循环,是认识和掌握自然界错综复杂的水文现象的一把钥匙;是把握自然界各种水体的性质、运动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有效方法和手段。可以说水循环与水量平衡的研究引导了以往水文学科的发展,亦将指导水文学的未来,并正从宏观与微观双向尺度上,不断拓宽与加深水文学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