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西北旅游区-概述(2)

时间:2011-02-11  归属:中国旅游资源
二、旅游资源特征

本区深居大陆内部,主要为荒漠环境,分布着各种风成地貌。历史上这里曾建立过许多国家,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和民族融和,多种民族聚居,形成多姿多彩的民族风情。古代丝绸之路上,历史遗迹众多,文物珍品丰富,成为本区特有的旅游资源。

(一)悠久的“丝绸之路”,丰富的文物古迹

早在4 000多年前,中国人就掌握了养蚕、缫丝技术,到了汉代,织锦和刺绣已达到很高的水平。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和商品交换的广泛发展,中国人把绚丽多彩的丝织品及其他商品传至西方,其中持续时间最长、影响最大的就是由长安出发,经渭河流域、河西走廊、新疆、帕米尔到中亚、西亚、欧洲、北非的路线。沿着这条路线,西方的技术和产品又传到中土。在中西方的商品技术交流中,丝绸贸易额巨大,曾引起西方世界的轰动,因此19世纪德国地质地理学家李希霍芬首先称之为“丝绸之路”。“丝绸之路”是中国与西方国家间的一条贸易通道,也是一条政治、经济、文化交往的友谊之路。

随着“丝绸之路”的开辟和繁荣,沿途许多地方得到开发,曾盛极一时,并留下了数量巨大、种类丰富的历史遗物和历史遗迹,有着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在军事设施方面,以明代嘉峪关、汉代阳关、玉门关、秦长城遗址最为著名;宗教方面,石窟艺术占有突出地位,著名的有敦煌莫高窟、麦积山石窟、炳灵寺石窟、榆林窟、文殊山石窟和克孜尔千佛洞等,是我国石窟艺术最集中的地区。丝路沿途还遍布古墓,每年都有惊人的珍贵文物出土。渭河流域集古陵墓之大成,黄帝、秦、汉、唐陵均分布于此。古“丝稠之路”曾有过众多的“小国”,由于自然条件变化以及疾病、战斗等原因,许多赫赫有名的城池已变为废墟,如楼兰古城、米兰古城、高昌故城、交河故城等,干旱少雨的气候使这些故城得以保留,古颜残容,任人遐想,更具魅力。

(二)奇异的风沙地貌

西北旅游区是我国沙漠集中分布的地区,这些地区风力强大,成为塑造地表的主要营力。在风力作用下,本区风沙地貌发育典型,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类型齐全,一些地区受多种特定自然条件影响,形成自然奇观。

区内风蚀地貌形态丰富,有风蚀洼地、风蚀长丘、风蚀城堡、雅丹地貌、风蚀蘑菇和风蚀柱等。其中以准噶尔盆地西北缘的乌尔禾“风城”最为驰名。这里地处大风口,强劲风力挟带着砂粒对乌尔禾高地的砂页岩层不断磨蚀雕刻,在长期风蚀作用下,地层被侵蚀磨蚀成了直立的高达几十米乃至上百米的石蘑菇、石柱、石兽、石亭与古堡等形态奇异诡谲、形似城堡的地貌,人称“风城”。由于经常狂风肆虐,天昏地暗,城堡内怪声嘶啸,怪影憧憧,又被称为“魔鬼城”,是一个引人入胜的风蚀地貌区。

本区风积地貌主要为沙丘。连绵的沙丘构成波涛起伏、浩瀚无垠的茫茫沙海。沙丘的形态各异,有形如一弯新月形的沙丘,有“弯弯新月”相互连接形成的新月形沙丘链,有形似金字塔的金字塔沙丘,还有纵向沙丘、蜂窝状沙丘、穹状沙丘等。

响沙是沙漠地区有趣的自然现象,人从大沙丘顶下滑,沙随人体颓落,发出不同的响声。沙漠的高温季节,沙面温度高达70℃左右,灼热的沙粒被人带动,也会发出响声。沙粒中若含有石英和云母的变质岩,沙粒则大而硬,猛烈移动或受摩擦时,还会发出雷鸣般的响声。敦煌的鸣沙山就属于后一种。

(三)多彩的民风民俗

西北旅游区是我国少数民族聚居较多的地区之一,有维吾尔、哈萨克、蒙古、回、满等40余个少数民族,各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和独特古老的文化,民俗活动异彩纷呈,民族风情绚丽多姿。

新疆是一个多民族地区,维吾尔族人口最多,约占全区人口的五分之二。新疆各民族以能歌善舞著称,尤以情歌为多,有较高的思想性和艺术性。民族服装艳丽多彩,冠履饰物搭配协调。主食馕为传统食品,加工精细。烤全羊、手抓肉等具有浓郁的地方风味。多信奉伊斯兰教,肉孜节和古尔邦节是维吾尔族的重要节日。民间文体活动多姿多彩,剧烈的马上运动“叼羊”扣人心弦,“姑娘追”为哈萨克牧民所喜爱。

宁夏是我国回族的聚居区。回族从它诞生之日起,面对动荡的历史年代和恶劣的地理环境,形成了团结一致、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回族是全面信仰伊斯兰教的民族,宁夏伊斯兰教文化特征最为典型,清真寺风格独特,穆斯林占总人口三分之一以上,清真饭店、清真小吃店比比皆是,人们的意识形态、生活方式以及民族传统,处处体现着伊斯兰教的伦理要求,展示出中国穆斯林的风情画卷。

甘肃是以汉族为主的省份,兰州西南的临夏、陇南两自治州,是藏、回、东乡、保安、撒拉等少数民族的集聚地,有独具一格的民情和风光。这里的宗教民俗活动空前丰富多彩,独特隆重,令人叹为观止。规模宏大的花儿会,在世界民俗风情中也占有一席之地。加之陇南藏区的浪山节、采花节以及临夏东乡、保安族的婚礼、饮食等习俗,使本区成为甘肃民俗旅游的黄金地段。

陕西民俗风情三分天下。陕北高原是半农半牧区,“人家半凿山腰住,车马多从屋顶过”;关中为麦黍文化区,正月社火热闹非凡,还有正宗的羊肉泡馍;陕南属稻作文化区,可以领略浓郁的巴蜀风情。

三、旅游业发展概况

西北旅游区旅游业发展差异较大。陕西关中地区人文景观在全国具有垄断地位,对国外、国内游客有很大的吸引力,长期以来一直是旅游热点,接待游客人数与创汇均居全国前列。但近两年来出现了徘徊不前的局面,主要原因是长期以来旅游自然发展的色彩比较浓,粗放无序,产品单一,重复建设,仅围绕文物搞旅游,旅游业未形成规模经济。旅游环境恶化,旅游市场混乱,综合治理收效甚微。针对这种情况,1996年陕西省加大了旅游行业的管理力度,努力改善旅游服务设施,开辟了西安至广岛、西安至澳门的两条国际和区域航线,使旅游业出现明显转机,下滑势头得到遏制。今后,这一全国重点旅游区的发展应走集约型发展的道路,在旅游产品开发中要动静结合,古今兼备,集中开发,通盘规划。狠抓旅游环境的综合治理,改变不良旅游形象,以旅游环境优美、旅游秩序良好、旅游服务规范、旅游安全可靠的新姿态展现于旅游者面前,使旅游业上一个新的台阶。

本区的新、甘、宁等省区近年来旅游业得到高速发展,进人历史最好发展时期。这些省区地处西北内陆,经济尚不活跃,过去旅游业发展较为缓慢。“八五”期间,各省区将旅游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先导产业,政府予以高度重视,加大对旅游业的投入,积极创造良好的旅游环境,产业地位空前提高,推动了旅游业的快速发展。各地充分利用独特的资源优势和地缘优势,突出西北特色,积极开辟特种旅游项目。目前,“丝绸之路”旅游、古城遗址旅游、沙漠探险旅游、民俗风情节庆游等独具特色的产品已成为打向海内外市场的拳头产品和优势项目。尤其是新疆,对旅游业予以适度超前发展,成果显著。“八五”期间全区接待海外旅游者97.64万人次,创汇2.076亿美元; 1995年接待人数突破16万人次,创汇突破 6000万美元。其接待海外游客年平均增长率为69%,创汇年平均增长率为57%,远高于这两项指标的全国平均增长率22%和41%,呈现出高速发展的态势。同时,新疆旅游业的投入产出比为1:20,亦远高于同期国民生产总值年均递增速度和同期第三产业的发展速度,显示出旅游业在地区经济发展中投资少、见效快、效益高等明显的行业优势和巨大的发展潜力。

西北旅游区今后将加强旅游基础设施配套建设,继续改善旅游投资环境,广泛开展国际旅游合作,积极招商引资,主动进入国际旅游市场,拓宽客源渠道。进一步治理旅游市场,提高旅游接待服务质量,加快旅游资源的开发。陕西将加强西安国际化旅游城市的功能建设,大力丰富西安的旅游产品;以西安为集散地,加强西至法门寺、东至华山的旅游线路的建设;配套建设好西安——黄陵——延安旅游线;有计划地开发汉中旅游线,全面提高陕西旅游经济的覆盖面和效益。宁夏将加强银川市的旅游功能建设;重点配套完善沙湖、沙坡头、青铜峡、黑泉湖等旅游景点;有计划地开发银川金水旅游区;永宁纳家户民俗村、西夏王陵旅游区、泾河源旅游区。甘肃省重点完善兰州——武威——张掖——酒泉——嘉峪关——敦煌“丝绸之路”旅游线;加强兰州——天水、兰州——临夏——甘南旅游线的建设;开发冰川探险旅游、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旅游等产品。新疆重点开发从乌鲁木齐到吐鲁番,再经沙漠公路到和田的黄金旅游线;积极开发登山、狩猎、滑雪、沙漠旅游等专项旅游产品;配套开发以喀什、伊宁、阿勒泰、和田、哈密等城市为中心的旅游区。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概述西北旅游区
  • 上一篇:西北旅游区-重点旅游城市
  • 下一篇:西南旅游区-旅游线路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