鸣沙山—月牙泉风景名胜区,位于甘肃省敦煌市南 6 公里处。这是一处 以奇特的自然景观和著名的人文景观为特色的风景名胜区。面积约 200 平方 公里。景区沿鸣沙山呈带状分布,有莫高窟、雷音寺、民俗博物馆、白马塔、 白云观、阳关、渥洼池等众多名胜古迹;自然景观丰富,戈壁大漠特色鲜明。 鸣沙山与月牙泉,山抱泉、泉环山,泉与山相映成辉。月牙泉泉水清澈,历 经 2000 年泉水不竭。山脊如刀,绵沙暖人,沙岭暗鸣;游人下滑,发出隆隆 鼓声;阳光照射下,山呈五色,粒粒生辉,缤纷绚丽。历代名人墨客,对这 一独特的山泉地貌、沙漠奇观称颂不已。 鸣沙山:位于敦煌城南,为积沙堆成。沙峰起伏连绵,“如虬龙蜿蜒”。 沙山东西长 40 多公里、南北宽 20 公里,相对高度数十米。最高山峰 250 米, 山势陡峭,山坡上有水波状沙纹。在此游赏,举足之间积沙在脚下流淌,如 从山上往下滑,沙砾随人下坠,隐约有隆隆之声不绝于耳。据史书记载,在 天气晴朗时,即使风停沙静,沙山中也会发出丝竹管弦之音,“沙岭晴鸣” 为敦煌八景之一。相传此地古为战场,曾有几万人马被埋入山下,从此山内 时闻鼓角之声,故人称鸣沙山。 月牙泉:位于鸣沙山北麓,四周沙山环抱。泉面长约 100 米、宽 25 米。 据考原为党河河湾,河流改道后河湾成为单独水体而存。《敦煌县志》载: 月牙泉“经历古今,沙填不满”。实际上沙之所以不能掩填,一是丰富的地 下潜流不断补充到泉内;二是由于泉水四周沙山环绕,常年特定的风向造成 了泉周沙粒上升和泉如月状的情景。泉内水草丛生,清澈见底,呈蔚蓝色, 碧波荡漾,久雨不溢,久旱不涸,风景十分优美,形成敦煌著名的八景之一 ——“月泉晓彻”。传说月牙泉内产铁背鱼、七星草,久食可使人长寿,故 月牙泉又称“药泉”。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位于敦煌城区东南 25 公里处鸣沙山东麓的崖 壁上,为我国著名的佛教艺术石窟,是我国文化的代表之一,也是闻名于世 的艺术宝库。始建于前秦建元二年(公元 366 年),历经隋、唐至元,历代 均有所修建。依山石窟长 1.6 公里,现存洞窟 492 个,壁画总面积约 4.5 万 平方米,彩塑像 2100 多尊。近几十年来,国内外学者、考古学家对敦煌艺术 极感兴趣,不断进行考察、研究,形成了一个专门的学科“敦煌学”。详见 本套丛书《天下奇景》分册。 沙州故城:位于敦煌城西南 250 米处。始建于西汉武帝时,距今近 1900 年,为当时河西四郡之一。宋代被西夏人占领,后毁,清初在故址东另筑卫 城。现遗址呈长方形,南北长达 1132 米,东西宽 718 米,通高 16 米,城墙 西北角有城墩,高出城墙一倍多。城墙下部用夯土筑成,上部多用厚大土坯 砌成。西墙上留有门墩一个。故城南部有一座名为“白马塔”的建筑物,由 土坯砌筑而成,保存较为完整,高 12 米,系明代喇嘛塔式风格。 西千佛洞:位于鸣沙山西侧。洞窟开凿在党河崖壁的北侧,自西向东排 列,窟顶是平坦的戈壁滩。现存洞窟 19 个,始建于北朝晚期,距今约 1400 年左右,隋、唐、五代、宋初和西夏均加以修缮。所存壁画、塑像与莫高窟 属同一系统,具有同等价值,是敦煌石窟艺术系统的一个分支,与莫高窟一 起统称“敦煌石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