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地理信息系统的基础理论著作,全面系统地阐述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体系,重点突出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及其应用方法。
全书分七章:第一章绪论,重点介绍地理信息系统的组成、功能及其发展与现状;第二章阐述有关地理空间与空间数据及其模型结构、质量、元数据等内容和理论问题;第三章较为详细地介绍空间数据处理的有关内容及其方法;第四章空间信息模型分析,重点阐述空间建模理论,分析空间模型结构及其实现问题;第五章论述地理信息系统工程与标准化问题;第六章结合实例介绍地理信息系统开发及其应用;第七章为展望,介绍开放式地理信息系统,展望地球信息科学。
本书是研究生的学习用书和大学高年级学生的读物,也可供从事地球资源和环境等方面的科技工作者、信息资源开发等新兴领域的学者参考。
地理信息系统导论前言
地理信息系统起源于本世纪60年代,它作为有关空间数据管理、空间信息分析及其传播的计算机系统,在其3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已经取得了很大成就,并广泛地应用于土地利用、资源管理、环境监测、交通运输、城市规划、经济建设以及政府各职能部门。
地理信息系统作为传统学科(如地理学、地图学和测量学等)与现代科学技术(如遥感技术、计算机科学等)相结合的产物,正在逐步发展成为一门处理空间数据的现代化综合性学科。Goodchild于1992年提出了地理信息科学(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的概念。地理信息科学的提出是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及其应用发展到一个相当水平后的必然要求,它是在人们不再满足于仅仅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对地理信息进行可视化表达及其空间查询,而且要强调地理信息系统的空间分析和模拟能力时产生的;它在注重地理信息技术发展的同时,还注意到了与地理数据、地理信息有关的其他一些理论问题。地理信息系统已经不仅仅限于研究物质流与能量流的信息载体,而且还包括研究地学信息流程的动力学机理与时空特征、地学信息传输机理及其不确定性(多解)与可预见性等。
21世纪是科学与技术一体化的信息时代,随着遥感技术、全球定位系统、因特网和地理信息系统等现代信息技术之间的相互渗透,逐渐形成了以地理信息系统为核心的集成化的技术系统,这就从更高层次上提出了对于支撑和指导这一集成化技术系统的技术及其应用方法的地理空间基础理论的研究,只有完善的技术体系和完备的科学理论相结合,21世纪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基础方能更臻成熟。因此,阐明地理空间的基础理论,并为地理信息系统的正确运用及其应用成果的评价提供理论依据。
本教程的编写恰好处在世纪之交这样一个特殊的时机。本教程肩负承前启后的历史使命,既要全面概括20世纪地理信息系统技术体系的发展,重点突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及其应用方法,又要面向21世纪探索学科前沿与发展方向。
在参阅了国内外有关地理信息系统的教材、专著和论文基础之上,考虑博士、硕士研究生大多已在大学本科接受过地理信息系统的课程和技术基本训练,本教材的宗旨应该高屋建瓴、提纲挈领地阐述地理信息系统发展的历史轨迹,探讨其核心理论问题,着眼于知识创新的切入点,为此,我们确立了本教材的编写思路。
本教程力求将地理空间基础理论、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和地理信息系统的实践应用三者融为一体,使读者在学习地理信息系统技术方法的同时,掌握与地理信息系统的技术实现和方法应用有关的基础理论,从而使读者能够真正领会和把握作为现代高科技的地理信息系统的科学性、技术性和实践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