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节 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
前述岩石圈的次级圈层结构划分是从纵向上对岩石圈的解析,如果从横向上对岩石圈进行解析,那就是对岩石圈基本构造单元的划分了。
按照板块构造理论来划分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目前尚无统一方案。常见的是著名地质学家康迪(K.C.Kondie)依据地质—地球物理资料,不分大陆和大洋所划分的12个岩石圈基本构造单元(表2.1)。
表2.1 岩石圈基本构造单元表
序次 |
构造单元 |
面积 |
体积 |
厚度 |
构造 |
热流 |
布格异常 |
VPn(km/s) |
|
|
(%) |
(%) |
(km) |
稳定性 |
(HFU) |
(mGal) |
|
1 |
地盾 |
6 |
12 |
35 |
S |
1.0 |
-10~-30 |
8.1 |
2 |
地台 |
18 |
35 |
41 |
S,I |
1.3 |
-10~-50 |
8.1 |
3 |
古生代造山带 |
8 |
14 |
43 |
I,S |
1.5 |
|
8.1 |
4 |
中、新生带造山带 |
6 |
13 |
40 |
U,I |
1.8 |
-200~-300 |
≥8.2 |
5 |
大陆裂谷带 |
<1 |
<1 |
28 |
U |
≥2.5 |
-200~-300 |
≤7.8 |
6 |
火山岛屿 |
<1 |
<1 |
|
I,U,S |
≥2.5 |
|
|
6a |
夏威夷 |
|
|
14 |
|
|
+250 |
8.2 |
6b |
冰岛 |
|
|
12 |
|
|
-30~+40 |
7.2 |
7 |
岛弧 |
3 |
3 |
22 |
U |
≥2.0 |
-50~+100 |
≤8.0 |
8 |
海沟 |
3 |
2 |
8(14) |
U |
1.2 |
-100~-150 |
8.0 |
9 |
大洋盆地 |
41 |
11 |
7(11) |
S |
1.3 |
+250~+350 |
8.2 |
10 |
大洋中脊 |
10 |
5 |
5(6) |
U |
75 |
+200~+250 |
≤7.5 |
11 |
弧后盆地 |
4 |
3 |
9(13) |
U,I |
≥1.5 |
+50~+100 |
≤7.9 |
12 |
内陆海盆 |
1 |
2 |
22(25) |
I,S |
1.3 |
0~+200 |
8.0 |
注:S=稳定;I=中等稳定或稳定性有变化;U=不稳定;括号内数字代表海洋面至
莫霍面的深度。
我国著名地质学家黄汲清等人(1980)对岩石圈的基本构造单元也进行了综合划分,其中包括克拉通(地盾和地台)、大陆被动(或不活动)边缘、大陆裂谷带、大洋中脊、海沟—岛弧系、安第斯型主动(或活动)大陆边缘、逆冲带、板块碰撞带、转换断层和大洋盆地。克拉通(craton)是大陆壳最稳定的构造单元,约占陆壳板块面积的70%。克拉通包括地盾(shield)和地台(platform)。地盾是克拉通中、前寒武纪结晶基底大面积出露地区,地盾体积占整个地壳的12%,世界上最大的地盾出现在非洲、加拿大和南极;地台也称陆台,是自形成以来不再遭受褶皱变形的稳定地区,地台体积占地壳总体积的35%;大陆裂谷带,是大陆上的张性构造单元;陆—洋过渡带,是大陆和大洋边缘被海水淹没的过渡地带或大陆之间由小洋盆和岛屿及微陆块组成的陆间洋盆带,前者相当于旧称陆缘地槽带,后者相当于旧称陆间地槽带;另外,根据陆—洋接触关系又可区分为大西洋被动大陆边缘和太平洋型活动大陆边缘;造山带,是陆—洋或陆间过渡带的正向构造单元,前者(陆—洋)以环太平洋山系为代表,后者(陆—间)以阿尔卑斯—喜马拉雅山系为代表;陆缘活化带,是奠基于稳定的大陆克拉通之上的活化区,是似可与造山带并列的正向构造单元;洋盆,是洋中脊与海沟之间的大片洋底,其稳定性可与大陆克拉通相类比,故曾称之为深克拉通或低克拉通;大洋中脊是大洋中也是地球上最巨大的张性构造单元,构成连续的、宏伟的洋底山系,是洋壳的正向构造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