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安徽省(AnhuiSheng)(2)

时间:2010-01-29  归属:地理百科全书

自然地理区在中国综合自然区划中,全省分属于4 个自然地理区。
华北平原半旱生落叶阔叶林区省境淮河以北及淮河南岸河漫滩地带的皖
北平原,属此区的淮北平原亚区,地势坦荡辽阔,为华北平原的南部。海拔
多在20~50 米,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淮河北侧的支流向东南流入淮河和洪泽
湖。平原北部深受黄河泛滥影响,近代沉积物覆盖深厚。在排水不畅的低洼
和微凹地区有盐碱土和砂姜土分布。农垦历史悠久,自然植被多已无存,现
为人工栽培的侧柏、杨、柳、泡桐、刺槐、榆等。
20 世纪50 年代以来,结合治淮,兴建了多项综合利用水利工程,并开
辟了新汴河、茨淮新河等,在防洪、灌溉、航运等方面发挥了显著作用。
北亚热带长江中下游平原混交林区省境淮河南岸河漫滩地带以南的皖中
丘陵及长江沿江平原属此区的长江下游平原丘陵亚区。由河谷平原、湖盆平
原(巢湖盆地最大)以及与这些平原相毗连的低山、丘陵、岗地等多种地貌
类型组成。平原地区农业发达。丘陵地势起伏,大部已垦为农田,其中西部邻当时经济、文化比较先进的中原地区,开发较早。《左传》记载“禹会诸
侯于涂山,执玉帛者万国”。涂山就在今怀远县。春秋、战国时代(公元前
770~前221),省境中、西部属于楚国领域,寿春(今寿县)曾为楚国国都。
中国历史上最早的灌溉工程之一的芍陂,即位于寿春以南(今安丰塘即其遗
址),灌溉大片农田,使淮南农业逐渐发展。秦、汉时期(公元前221~公
元220),寿春仍为淮上重要都会;合肥则因地处江淮之间的交通运输要道,
也日益兴起。东汉中期,传入了用牛犁耕的方法,使准南农业进一步发展。
西晋末年(公元4 世纪初),发生了大规模的人口南迁,中原的先进生产技
术与经验传入,提高了当地的生产水平。隋、唐到北宋期间(6~12 世纪),
水利工程有较大发展,其中隋开辟的通济渠(唐改名广济渠,即汴水),经
宿县、灵璧和泗县入淮,沟通了黄河和淮河、长江的漕运渠道,促使淮河流
域经济进一步发展。北宋末年(12 世纪初),中原人民又一次大规模南迁。
再一次促进了沿江、江南地区的经济发展。耕作业发展,茶、桑、麻栽培和
手工纺织业也渐兴起。而在淮河流域,则因战乱,经济发展受阻。黄河溃决
南流夺淮,不但当时泛滥成灾,且遗害于后世,成为淮河流域20 世纪50 年
代以前多灾多难的因素之一。
1876 年芜湖被辟为商埠,安庆和大通也被辟为外国轮船停泊港口。这时
沿江地区原较有基础的纺织等手工业,由于洋货、洋布的大量倾销而渐衰落。
1911 年津浦铁路通车,使位于津浦铁路与淮河交结点的蚌埠渐兴。1921 年英
美烟草公司在凤阳一带始种烤烟。近代工业由于民族资本力量薄弱而发展缓
慢,1930 年时仅于芜湖、安庆、蚌埠等地有面粉厂,芜湖有纺织厂,规模均
很小,但采矿业却有了发展,1906 年英商开始开采铜陵铜官山铜矿,省内人
士也集资成立了矿务局。1914 年欧战爆发,国际市场对铜铁的需求猛增,刺
激了铁矿的开采,当时开采的铁矿有桃冲山、宝兴、福民、利民等,采出的
矿石大都出口日本。省矿务局还先后开采了水东、馒头山、烈山、大通等小
煤矿。1929 年官僚资本在淮南舜耕山煤田建矿,为淮南煤矿的前身。为便利
运煤,又修建了到裕溪口的淮南铁路。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侵略军掠夺马鞍山、当涂等地的铁矿和淮南的煤、庐江的矾,并于马鞍山建立了小型炼铁厂。
抗战胜利后,除淮南煤矿外,多数厂矿未能恢复。
人文概况
人口与民族全省人口总数5618.0813 万,每平方公里的人口平均密度为
404 人。其中沿江平原东部和皖北平原西部的人口密度较大,每平方公里多
在500~1000 人;皖西山区和皖南山区的人口密度较小,多在150~250 人。
市镇人口约占全省总人口的17.94%。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安徽省全省
  • 上一篇:安吉县(AnjiXian)
  • 下一篇:安国县(AnguoXian)
  •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