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候
具有热带季风和热带海洋性气候的特色:①日照时数多,热量丰富。年日照时数2000~2750 小时,年太阳总辐射量50~60 万焦耳/平方厘米;②全年气温高,积温多。年平均气温22.5~26℃,1~2 月平均气温16~26℃,7~8 月平均气温25~29℃;③雨量充沛,有干湿季之别。年平均降水量1500~2600 毫米,雨量最多的五指山东南坡可达5500 毫米以上,是世界同一纬度地区降雨最多的地方之一。但受季风和台风影响,夏秋多雨,冬春少雨,11月~翌年4 月为干季,5~10 月为雨季。常有春旱或冬春连旱。④常年风大,台风频繁。除南沙群岛靠近赤道无风带外,其余各地都是大风区。海南岛中部山地山谷风发育,更加强了海陆风。年平均风速中部地区1~2 米/秒,西部和西南部达3.8~4.7 米/秒。南沙群岛是台风源地之一,台风引起的风浪曾使岛屿面积减少,也曾使某些岛屿面积增加。每年在海南省登陆或影响海南省的台风平均为7.9 次。1973 年台风最大风速达61.2 米/秒,琼海县城曾被冲毁。
水文
河流短小,呈辐射状水系。独流入海的河流有154 条,流域面积超过100 平方公里的有38 条。南渡江、昌化江、万泉河为海南3 大河流,流域面积大于3000 平方公里。南渡江长311 公里,是省内最长河流,年径流量71 万立方米。海南省河流比降大,水力资源丰富。昌化江长230 公里,总落差达1270 米。全省水力资源蕴藏量99.5 万千瓦,可开发利用量为64.7 万千瓦。因降水变率大,干湿季分明,河水洪枯流量十分悬殊。昌化江宝桥站最大洪水流量为28300 立方米/秒,枯水流量只有3.6 立方米/秒。河川多数属暴流性,洪水突发性强,洪峰高,历时短,急涨急落。
土壤与动植物
以砖红壤为主,土壤淋溶快,有机物质易于淋失,氧化物积聚,富铝化作用明显。海拔400~750 米之间的低山发育赤红壤(砖红壤性红壤)。海拔750~1100 米以上的中山,湿度大,发育山地黄壤。逾千米的山脊发育山地草甸土。海南岛西南部东方县境发育有红褐土(又名燥红土),土质疏松。海岛沿岸沙堤发育,滨海砂土呈环状分布,宽200~400 米不等。南海诸岛为白色钙质沙土,上有鸟粪层。
海南省是中国热带生物资源最丰富的地区,维管束植物有4200 余种,其中约600 种为海南省所特有。五指山、尖锋岭、坝王岭、七指岭、吊罗山等地植物繁多,林木茂盛,终年翠绿,其中有野生稻、野生茶、野生荔枝、野芭蕉、野苦瓜等丰富的天然种质资源。植被典型类型是由热带常绿树种组成的热带季风雨林。乔木主要树种有青梅、各种桂木、榕、黄桐、见血封喉等。海南岛东北部东寨港、清澜港等地红树林十分繁茂,树高可达8~15 米,胸径可达20~40 厘米。南海诸岛树木种类较少,高等植物约40 种,有麻风树、三亚树、椰树等。沙滩上有海岸桐、羊角树、榄仁树等组成的灌木林。琼海东北部海岸和文昌北部海岸盛产麒麟茶。海南省兽类有77 种,占全国兽类总数的1/5,鸟类有344 种,占全国鸟类种类的1/4。热带性食虫、食果动物种类最为繁盛。有长臂猿、坡鹿、猕猴、黑熊、云豹等珍贵动物。五指山林中有山蛭,人过即自行跌下,吸吮人血。还有巨蜥和有膜翅的飞蜥。海南多珍禽。鸟类多数羽毛浓艳,彩色缤纷,著名的有孔雀雉、海南鹩哥、朱鹮(又名吉祥鸟)、鹦哥。南海诸岛多鲣鸟、燕鸥。
为保护珍稀野生动植物资源,国家和海南省先后建立了30 个自然保护区,面积共达7.4 万公顷,占全省面积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