缘地貌、次一级夷平面已被分割,多呈2000~2 800 米的第二级分水岭,如
老君岭、平安寺、放羊寺分水岭。第二级夷平面表现为强烈切割的中山地貌。
秦岭北坡发育许多深切山岭的河流,俗称“七十二峪”,是南北孔道。
其中著名的有陈仓道(即今川陕公路和宝成铁路所经路线)、阴平道(陇南
文县境内)、褒斜道、傥骆道、周洋道、子午(即西万公路)镇榨道和蓝武
道(西界公路)等。
气候 秦岭是中国气候上的南北分界线。特别表现在冬夏季风的巨大屏障
作用。冬季,关中的宝鸡气温比陕南的汉中低3~6℃,西安比安康低4~7
℃。冷空气过境时,南北之间温差达6~7℃。秦岭对水汽也起阻滞作用,南
坡年均降水量在800 毫米以上,北坡降水量多在800 毫米以下。秦岭以北的
河流水量较小,流量变化大,汛期短,含沙量大,冬季结冰。以南河流反之。
习惯上以秦岭北坡和淮河一线划分,以北属暖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以南
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
植被与土壤 秦岭南北自然景观各异。北坡为暖温带针阔混交林与落叶阔
叶林、山地棕壤与山地褐土地带;南坡为北亚热带北部含常绿阔叶树种的落
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与黄褐土地带;河谷盆地中栽植有亚热带经济林木,
如柑橘、枇杷、油桐、油茶、棕榈、茶、乌桕、杉木、马尾松和柏木等。暖
温带或高山特征的常绿阔叶木本植物在南坡多出现在海拔1000~1500 米。由
于垦种,常绿树已大减。1500 米以上多为针叶阔叶混交林。黄棕壤亦仅见于1 500 米以下的缓坡面,发育在冲积层上。此外,秦岭以北以旱作农业为主,
以南则多水田。北侧多窑洞和土房,屋顶铺土层、阳瓦;南侧多茅屋或板墙
瓦房,阴阳瓦与屋顶之间不敷土层。
秦岭山地的垂直自然带,位于北侧太白山可分5 带,南坡仅4 带,往东
海拔降低,垂直带谱依次减少直至不明显。
秦岭南北分别适合于较多亚热带植物成分的居留和中旱、旱生内陆成分
的繁衍。辽东栎以秦岭为其南界;常绿阔叶植物乌桕、化香树则以秦岭为其
北界。在伴生的次要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中,有华南和西部高原的种类。
山谷中的藤本植物具有南方湿润型的特点。因而在区系成分上,除自身特有
种属外,还有华北、华中、西南和喜马拉雅的植物成分以及世界性单种属植
物。秦岭亦是动物区系古北界与东洋界的分界带。动物种属成分与植物区系
成分同样具有明显的过渡性,混杂性和复杂性。
秦岭山地面积广大,生物资源丰富,是发展林业和多种经营条件好、潜
力大的地区。
加载更多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