沼泽土发育而成的青紫泥,集中分布于西部淀泖低洼地区;后者主要为草甸
土起源的黄泥土、沟干泥、夹沙泥、潮沙泥及沙泥与滨海盐渍土等,其分布
以东部碟缘高地和河口沙洲地区为主。一般土层较厚,结构较好。除青紫泥、
沟干泥质地略较粘重外,其他质地均较适中,耕性较好。
发展简史
上海经历了从海滨渔村到现代大城市的漫长发展过程。据已发掘的青
浦、金山、上海、松江、奉贤等县的多处古代文化遗址,表明早在五六千年
前,已有人类在上海地区劳动、生息。最早的居民主要在岗身以西从事狩猎、
渔牧活动,尔后逐渐耕垦务农,形成聚落。此类聚落随三角洲新涨滩地的拓
伸而向东发展,大都具有海滨渔村特色。
战国时期,今上海地区属楚,为春申君黄歇封地。相传黄歇疏凿黄浦江,
故黄浦江又称春申江,上海亦别称“春申”、“申”。古代上海一带为滨海
渔村,其时渔民在江河中栽插名为扈的竹编捕鱼工具,以捕捉鱼蟹;松江(今
吴淞江)下游一带,有“扈渎”之称,后“扈”演变为“滬”,是为上海简
称“沪”的由来。从汉代起,上海就有铸钱、冶铁和煮盐等作坊。隋唐时期,
随江南地区经济的勃兴,上海一带生产也开始发展。唐开元初年(8 世纪20
年代),兴修了南起盐官,北至吴淞江的捍海塘,土地随之进一步开垦,渐
发展为重要产粮区。此后,市境人口及县、镇渐增,规模日益扩展。中唐以
后,上海同海内外的经济、文化联系有所扩大。唐天宝五年(746)所设的青
龙镇(今青浦县东北),已发展为贸易港口。后因岸线东移,距海日远,其
地位遂为北宋熙宁年间兴起的上海所取代。南宋咸淳三年(1267),设上海
镇治,属华亭县管辖。自此,上海成为新的贸易港口。元至元十四年(1277),在上海镇设市舶司,并建崇明州,继而又设都漕运万户府。其时,上海镇已为“华亭东北一巨镇”。至元二十九年(1292)设上海县,植棉业日趋兴盛,手工纺织亦渐渐兴起。乌泥泾(今龙华以南华
泾镇)人黄道婆,从海南岛传入纺织工具与技术,促进了手工棉纺织业的发
展。至明中叶,松江地区(包括上海)已成为全国最大棉织业中心,有“木
绵文绫,衣被天下”之称。
明中叶以后,为防备倭寇侵扰,上海开始筑城。至嘉靖三十八年(1559),
倭患平息,上海重获发展。明末,上海已成江南丝绸棉布集散地。嗣后,清
王朝为防南明郑成功等抗清武装的海上袭击,再度实行海禁,海上贸易和渔
业生产遭受严重打击,资本主义萌芽亦遭摧残。清康熙年间,海禁解除,于
上海设江海关,海上贸易重又振兴,经济又趋活跃,上海逐渐成为全国贸易
大港和漕粮运输中心,被称为“江海之通津,东南之都会”。
鸦片战争以后,上海辟为通商口岸,英、法等国相继在上海设立租界,
设银行、办工厂、开洋行,霸占了海关税收大权,垄断了绝大部分金融外汇
和进出口业务,攫取了中国沿海南北洋和长江的航运权,从此上海成了帝国
主义倾销“剩余产品”和榨取原料,对中国进行政治、经济、文化侵略的重
要据点。此后,随洋务运动兴起,清政府陆续在上海创办近代工业。第一次
世界大战期间,上海的民族工业有了新发展,初步形成了杨浦、普陀两个工
业区和若干工业点。战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卷土重来,到20 世纪20 年代
初,上海民族工业处境困难。
1927 年析江苏省的上海、宝山、嘉定诸县地,置上海市,直属行政院管
辖。1928 年定为特别市。1930 年又改为直辖市。辖旧市区及近郊,面积630
平方公里。
抗日战争时期,上海工业遭受战争破坏,许多工厂陷于破产境地,民族
工业持续不景气,城市经济和建设停滞倒退。抗日战争胜利后,以美国为首
的国际垄断资本,控制和操纵了上海的电力、造船、化工、轻工等许多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