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波托西银都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波托西银都,位于玻利维亚西南部的波托西省。波托西城坐落在玻利维亚高原东部的波托西山麓,海拔4000多米,公元16世纪初—20世纪初,是玻利维亚最大的银矿产区,素有“银都”之称。
波托西最早是印第安人的小村落,居民们靠制作燧石箭头和长矛换取生活必需品,过着原始生活。1545年,西班牙殖民者在附近的里科山发现丰富的银矿后建城,强迫当地人修房开矿。据记载,当时波托西有6000多座土炉,银产量几乎占世界银产量的一半。
西班牙殖民者在波托西最初主要采炼表层富矿,但毫无节制的开采,使表层富矿迅速减少,银产量急剧下降,波托西到了被废弃的地步。托勒多被任命为总督后,采用银矿石加汞的工艺技术,即先将矿石磨碎成粉末,再与汞混合。产品靠驼羊运输,穿越安第斯山间小道,运往阿里加港口,再装船运到巴拿马。为满足水动破碎机的需要,托勒多下令在高处筑坝蓄水,并修造了巨大的水闸。当时安装的130台水动破碎机,至今仍有20多台保存完好。为了确保有足够的劳动力,托勒多采取了轮流服劳役后可以获取自由的“米塔”劳役制。除采矿外,房屋建造、商品运输、邮政服务、田间劳动和城市供应等都采取“米塔”劳役制,每年约有1.3万人被迫服这种劳役。大多数人因劳动条件艰苦而倒下,仅有少数人能获得自由。
波托西城市建筑随地势高低起伏,市区包括一座西班牙建筑风格的中心城和14片住宅区。25座教堂散布各处,其中最著名的是建于公元16世纪的圣多明各教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