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将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阿布辛拜勒至菲莱的努比亚遗址。位于埃及东南部。早在古埃及法老时期,法老们在努比亚建造了城市、宫殿和寺庙,还修筑了通往沙漠矿区的道路。这里与埃及古文明紧密相联,它的古代建筑,体现了数千年宗教建筑艺术的特点。
努比亚地区最雄伟的建筑是阿布辛拜勒两座寺庙:大庙和王后寺庙。两座寺庙都是公元前8世纪在岩石上凿出的。大庙高33米、宽38米、纵深60米,正面是4尊高达20米的拉美西斯二世的巨大塑像,庙内的浮雕工艺十分精湛。王后寺庙又叫“小阿布辛拜勒庙”,是拉美西斯二世为爱妻妮菲泰丽王后建造的。庙里有妮菲泰丽的许多塑像,塑像美丽动人,神情自然。几千年过去了,塑像仍然色彩如新。
献给女神艾西丝和哈索尔的菲莱神庙,是唯一一座融埃及法老时代的建筑风格和希腊、罗马建筑风格于一体的综合性建筑。相传,艾西丝和乌祖利斯是一对相敬相爱的好夫妻。乌祖利斯教古埃及人耕作,深得人民的爱戴。他的弟弟嫉妒他,将他杀害后碎尸万段,扔在埃及各地。艾西丝为了寻找丈夫的尸骨,跋涉千里,边走边哭,最后终于找全了丈夫的尸骨,并借助神力,使丈夫恢复了半个生命。后来,艾西丝生了一个名叫“荷利斯”的儿子。她偷偷地把儿子抚养成人,终于报了杀夫之仇。古代埃及人把艾西丝视为天上的女神。他们认为,每年尼罗河水泛滥,都是由于艾西丝在寻找丈夫时痛哭流泪形成的。 公元20世纪60年代,埃及在阿斯旺地区修建水坝。水坝建成后,尼罗河水位上升,努比亚古迹就会沉入水底。拯救古迹的工程从1962年开始动工,分几个阶段进行,历时近20年。
全世界许多科学工作者、工程师和工人齐心协力,先用钢板把大庙围起来,抽干里面的河水,再将岩石切割成块,运送到离古迹原址不远、高出水库水位的地方,再按原样重新安装。迁移后的大庙成功地保持了建造时的方位,即每年的春分和秋分时节,太阳的光线可以穿过开凿在岩石里面深达63米的祭台间,照在太阳神雕像上。拯救古迹工程中,菲莱神庙被迁到靠近阿吉基亚的小岛上,其他寺庙分别重建在4个经过精心挑选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