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标解读
地表形态,通常有宏观层面的高原、盆地等地形(按地貌形态划分)和微观层面的流水、风沙等地貌(按营力类型划分)两种提法。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中,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本文二者概念等同。地貌的演化过程是地球表层重要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地貌演化过程,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貌的演化过程与地表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例如,风沙移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此,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基本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貌演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掌握分析地貌演化过程的基本方法,正确推测地貌现象或与地貌有关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科学地预防自然灾害献计献策。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1.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组成要素之一──岩石,要求的重点落在地壳内部物质循环上,目的是以物质循环运动的观点看待岩石的形成和演化。根据本条“标准”的要求,学生要能熟练阅读“地壳内部物质循环示意图”,同时能绘简单的示意图说明地壳物质的循环过程。这样的示意图不仅要绘出三大类岩石及岩浆,还应反映它们之间的转化过程,如岩浆上升侵入地下或喷出地表转化成岩浆岩,岩石在外力作用下转化成沉积岩,岩浆岩和沉积岩在压力和热力作用下转化为变质岩,各类岩石在地下深处重熔为岩浆。本条标准对地壳、岩石、地质作用等内容未作明确要求,因此,对理解地壳内部物质循环探索不必要的知识最好不要涉及。但是,从人地关系主线出发,介绍岩石的形成和转化时,应联系人类对岩石的开发和利用。岩石是由矿物组成的,人类大规模利用的矿产资源都来源于矿物,因此,可根据条件适当介绍矿物、矿产等内容。特别是当地拥有并开发利用的石灰岩、白云岩、大理岩、花岗岩等等,起码老师应考察获取照片影视资料,最好带领学生现场考察,增强学生的家乡情感、环境保护意识。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做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如果能够取材于学校周边典型地貌的考察资料就最好不过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图1 凤城郊区桃花溪河谷地貌的发育
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要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理解了地球上两大因子:大气和水。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之一。当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在教学时,宜选择大量的图片和例子,还有视频来演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图2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结构框图
教材第一节先从宏观和中观的尺度阐述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全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侧重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放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过程以及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运用学生熟知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节教材把地壳物质循环放在内、外力作用之后才来讲述,主要依据是: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先讲述内、外力作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奠定基础。教材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一是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二是各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促使的。内力作用产生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地表的基本格局,而外力作用则总是减小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
教材第二节以山地为案例,在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基础上,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构造地貌)的一个典型案例继续深入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介绍了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并着重说明了这两种构造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同时讲明外力的雕塑作用也参与了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比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陷谷的堆积过程等。对于教学难点“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教材用“活动”的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图片材料分析判断来达到教学目标。关于断层,教材在简单介绍其成因后,展示了示意图和景观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出断层对地貌的影响及断层带的地貌表现,然后再介绍两条断层之间不同的运动组合──地垒和地堑。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教材第三节则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如果条件许可,在讲述河流地貌课前或课后,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考察实习,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将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长寿凤城桃花溪穿城而过,短短几公里内,集河漫滩、瀑布峡谷之大成,具河谷蔬菜生产、峡谷水电站开发之双利,堪称河流地貌之典范,简直是上苍惠顾“长寿”这块宝地。
图 3 凤城郊区桃花溪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开发利用
【重、难点确定】
【教法设计】
地貌形态看得见、摸得着,教学中应该灵活采用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野外考察法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难点,同时本章需要对比分析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采用知识结构法、列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容易达成知识学习目标。参考本文(图 2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结构框图),可以逐级细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甄别混淆点,突破知识困惑点。比如以下方法:
1.知识结构图解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要突破这个问题要通过知识结构图来解决。如下图,可看出三类岩石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被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因高温而熔化形成新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地壳物质的循环。
图 4 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转化示意图
2.理论联系实际法:构造地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既要教会学生认识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原因等,还要在实际景观中去寻找证据,同时还要结合生产生活,突出地质构造的指导意义,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新课程倡导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密度差异,自上而下分布天然气、石油、地下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向斜有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也是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断层是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形成。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地垒构造),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地堑构造),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野外考察法: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尤其丘陵山区的学校,地质地貌素材俯拾皆是,不带学生走出去,真的是一种“罪”,我觉得!我们长寿主城凤城镇位置得天独厚,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就在城郊2千米处,有座菩提山,海拔598米、高差近300米,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远远望去令人遐想。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获取现场资料,结合教材分析得出向斜山或断块山的结论:整个山体面积不大,不足1平方千米,上下全部为水平层理构造的红色页岩(风化后极易形成四川盆地典型的紫色土),说明原始状态处于向斜槽部,或者没有挤压保持水平状态,山顶是坚硬砂岩分布,保留有断崖痕迹,“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是向斜山或断块山的典型表现。考察穿城而过的桃花溪河谷瀑布、河漫滩地貌,更是让学生收获不浅,成因自不用说,一看就明白,关键是人类利用开发河流资源的实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图5 长寿菩提山远观图
图6 菩提山考察讲解图
图7 菩提山顶断崖构造图
图8 桃花溪三洞沟电站图(始建于民国时期)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容易达到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用生活体验来感知书本,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获取知识,解决地理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获取独立信息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问题探究】
对于本章“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研究,相对于我们内陆地区来说难以见到,所以不作讲解。以“长寿菩提山成因考察”和“桃花溪河谷地貌考察”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既做到“因地制宜”,也符合课标要求。在野外考察中,通过沿途见到的白色垃圾、桃花溪河流污染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通过河漫滩大棚蔬菜生产引出城市郊区农业的话题,为开启后续《农业区位》打下基础;通过对山地及河谷地区植被、土壤、水文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做好知识铺垫。
地表形态,通常有宏观层面的高原、盆地等地形(按地貌形态划分)和微观层面的流水、风沙等地貌(按营力类型划分)两种提法。全国自然科学名词审定委员会在其公布的《地理学名词》(科学出版社,1989)中,将地形和地貌合为地貌(也称地形)。本文二者概念等同。地貌的演化过程是地球表层重要的物质迁移和能量转换过程之一。通过地貌演化过程,地球表层岩石圈的物质得到更新,能量得到转换和分配,岩石圈、水圈、大气圈、生物圈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地貌的演化过程与地表很多自然现象和自然灾害的发生有关,例如,风沙移动、滑坡、崩塌、泥石流等。因此,学习《地表形态的塑造》的基本知识,是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貌演化的基本条件和基本形式,掌握分析地貌演化过程的基本方法,正确推测地貌现象或与地貌有关的自然灾害的发生和发展过程,为因地制宜地发展经济、科学地预防自然灾害献计献策。
表一 课标要求及教学建议列表
内容标准 | 学习要求(水平递进) | 教学建议 |
运用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循环过程。 |
1.知道岩石圈的三大类岩石。 2.阅读并能绘制简单示意图说明地壳内部物质的循环过程。 |
对教材中涉及的矿物及岩石名称,要求学生只作一般性了解。 |
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 |
1.了解地壳运动形成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的特点及其地表形态。 2.举例说明流水、风力、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 3.以某种常见地表形态为例,分析其形成变化的内、外力因素,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的形成与演化。 |
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组织学生进行地质、地貌的野外观察。 |
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
1.了解聚落分布及交通线路选线应考虑的自然因素。 2.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理解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有着深刻的影响,甚至有着制约作用。 |
1.运用等高线地形图分析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 2.引导学生运用辩证的观点看待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
2.结合实例,分析造成地表形态变化的内、外力因素:本条“标准”关注的对象是自然环境的组成要素之一──地貌,要求的重点是地貌的变化及其原因。从本条“标准”的要求来看,重在地表形态变化的原因分析。一方面以运动、变化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地表形态一直处于不断的运动和变化之中;另一方面以综合的观点看待地表形态,即内力造就了地表形态的骨架,外力对地表形态骨架作再塑造;我们所见到的地表形态是内、外力长期共同作用的产物。同时学会分析常见地表形态及其变化的主要原因(内力或外力)。基于这样的要求,教学时没有必要将各种地质作用形成的地貌或各种类型的地貌做全面系统的介绍,而应举例(即标准要求“结合实例”)加以说明。如果能够取材于学校周边典型地貌的考察资料就最好不过了。地表形态的变化,可以从三个方面加以说明。第一是全球大地构造,解释全球海陆、高大山系、大裂谷等的分布和变化。一般通过板块构造理论加以说明。第二是区域大地构造,侧重于内力作用形成的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以解释地表高低不平的原因。一般通过褶皱、断层及其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加以说明。第三是在大地构造基础上进一步形成的地表形态,以说明地表形态的再变化。一般主要通过流水、风、冰川、海浪等外力作用及其形成的地表形态加以说明。
图1 凤城郊区桃花溪河谷地貌的发育
3.举例说明地表形态对聚落及交通线路分布的影响: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可以从自然条件、自然资源、自然灾害三个方面加以认识。本条“标准”旨在学习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自然条件是多种多样的,人类活动也是多方面的,本条“标准”的设计思想是形成以上观念,而不是要系统学习各种自然条件对人类活动方方面面的影响。所以,按照案例教学的方法,在自然条件中选择地表形态为案例,并规定学习其对聚落和交通线分布的影响;并且,这种影响应通过举实际的事例说明,而不要求做纯理论的阐述。
二、教材分析及教学建议
【教材分析】
通过前三章的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地球的运动规律和圈层结构,理解了地球上两大因子:大气和水。通过本章内容的学习,学生进一步了解大气和水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动力之一。当然,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不仅有外力作用,内力作用才是最根本的。所以在教学时,宜选择大量的图片和例子,还有视频来演示,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比较抽象的地理原理。
图2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结构框图
教材第一节先从宏观和中观的尺度阐述内、外力共同作用下形成了当今全球海陆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地球的基本面貌,侧重分析内、外力作用的能量来源、表现形式以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重点放在内、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的过程以及作用下地表形态的变化。在教学过程中,运用了实例具体说明内力作用的速度不同,对地表形态造成的影响也不同;运用学生熟知的例子说明不同方式的外力作用彼此之间的关联及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本节教材把地壳物质循环放在内、外力作用之后才来讲述,主要依据是:在地壳物质的复杂变化过程中,岩石要实现转化,必须具备两个条件,一个是内力作用促使地壳上升(隆起)和下降(拗陷),另一个是外力作用对岩石的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否则是难以进行的。先讲述内、外力作用,可以为学生更好地理解地壳物质循环奠定基础。教材从两个层次说明岩石圈物质的循环过程:一是每一类岩石的形成过程及其牵涉的内、外力作用,二是各类岩石间的相互转化关系。地壳物质循环是内、外力作用共同促使的。内力作用产生了地表的高低起伏,形成了地表的基本格局,而外力作用则总是减小地表形态的高低起伏。
教材第二节以山地为案例,在前一节《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的基础上,将山地作为内力塑造地表形态(构造地貌)的一个典型案例继续深入剖析,目的是让学生对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有更为深入的理解。教材从板块运动与宏观地形、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两个角度加以阐述。地质构造与地表形态是本节教材的重点和难点之一,教材介绍了两种基本的构造类型──褶皱和断层,并着重说明了这两种构造所形成的地表形态和地貌特征,同时讲明外力的雕塑作用也参与了构造地貌的形成过程,比如背斜成谷、向斜成山、断陷谷的堆积过程等。对于教学难点“背斜谷向斜山的形成”,教材用“活动”的形式来安排,旨在通过学生的主体活动──图片材料分析判断来达到教学目标。关于断层,教材在简单介绍其成因后,展示了示意图和景观图,让学生通过阅读得出断层对地貌的影响及断层带的地貌表现,然后再介绍两条断层之间不同的运动组合──地垒和地堑。地表形态与人类生活和生产有密切的关系,为了让学生认识地表形态对人类生活和生产的影响,本节在讲述了山地的形成之后,还以山地对交通运输的影响为案例,剖析了山地对人类生活、生产的影响。所以,本节有两个重点内容:一个是山地的形成,介绍了褶皱山、断块山和火山的形成、分布和规模;另一个是山地对交通运输线路结构、线路分布格局、线路延伸方向的影响。
教材第三节则以河流地貌为案例,剖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塑造过程,以及河流地貌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本节课的目地是通过对河流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让学生学会分析外力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并将这种案例分析方法迁移到其他外力地貌的学习中。如果条件许可,在讲述河流地貌课前或课后,带领学生到学校周边考察实习,这对于学生的成长将是极其重要的。我们长寿凤城桃花溪穿城而过,短短几公里内,集河漫滩、瀑布峡谷之大成,具河谷蔬菜生产、峡谷水电站开发之双利,堪称河流地貌之典范,简直是上苍惠顾“长寿”这块宝地。
图 3 凤城郊区桃花溪河流堆积地貌及其开发利用
【重、难点确定】
教学重点 | 教学难点 |
1.地壳运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的关系;地壳内部的物质循环过程。 2.褶皱山与断块山的形成;山岳对交通运输的影响。 3.河谷的演变过程;流水侵蚀作用的三种形式及其对地表形态的影响;不同类型河流堆积地貌的形成。 |
1.综合分析说明地表形态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地壳物质循环与地表形态变迁之间的相互关系。 2.背斜和向斜的判断,褶皱、断层的成因及地貌表现。 3.流水侵蚀地貌的形成原理;河流演变过程中凹岸侵蚀和凸岸堆积的分析及其对人类活动的影响;河流堆积地貌形成过程的分析;洪(冲)积扇与三角洲的形成过程和区别。 |
地貌形态看得见、摸得着,教学中应该灵活采用图示法、多媒体演示法、野外考察法等直观方法,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突破难点,同时本章需要对比分析的知识点比较多,所以采用知识结构法、列表比较法、案例分析法容易达成知识学习目标。参考本文(图 2 地表形态的塑造知识结构框图),可以逐级细化知识结构,帮助学生甄别混淆点,突破知识困惑点。比如以下方法:
1.知识结构图解法:地壳物质循环过程中岩浆及三大类岩石间的转换关系是难点内容。要突破这个问题要通过知识结构图来解决。如下图,可看出三类岩石形成过程之间的关系。岩浆上升冷却、凝固形成岩浆岩。岩浆岩被侵蚀、搬运、堆积形成沉积岩。岩浆岩、沉积岩在高温、高压变质作用下形成变质岩。各类岩石因高温而熔化形成新岩浆,回到地球内部。完成三大类岩石的相互转化,构成地壳物质的循环。
图 4 地壳物质循环及岩石转化示意图
2.理论联系实际法:构造地貌具有较强的实践意义。既要教会学生认识地貌形态的形成过程、原因等,还要在实际景观中去寻找证据,同时还要结合生产生活,突出地质构造的指导意义,做到学以致用,这才是新课程倡导的“培养现代公民必备地理素养”的基本理念。背斜与向斜构成褶皱山地,一般情况下背斜成岭、向斜成谷,但有时也会出现地形倒置现象。背斜是良好的储油、气构造(因密度差异,自上而下分布天然气、石油、地下水);隧道一般选择在背斜核心部位;采石场则选择背斜顶部。向斜有利于储藏地下水,常形成自流盆地,打井可在向斜槽部打;也是水库坝址选择点;岩层中含有某种矿产层如煤、铁矿石等,往往保留在向斜部分的地下,因此钻探或打井应在向斜部分构造处,因背斜顶部易被侵蚀,背斜岩层中的矿石很可能被侵蚀搬运走了。断层是由于张裂或挤压,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而形成。断层上升的一侧岩块(地垒构造),形成高地或断块山地,下降的一侧(地堑构造),形成低地或谷地;断层面一般形成陡崖;在断层线附近,由于岩石破碎,易受风化侵蚀,常常发育成沟谷、河流、泉以及湖泊;断层往往是地下水出露的地方,可利用断层找水;断层处岩层不稳定,大型工程建设宜避开断层,如交通线路、水库选址时,应避开断层,以免诱发断层活动,产生地震、滑坡、渗漏等不良后果。
3.野外考察法:联系实际,最重要的方式就是带领学生走出去,在实践中学习成长。尤其丘陵山区的学校,地质地貌素材俯拾皆是,不带学生走出去,真的是一种“罪”,我觉得!我们长寿主城凤城镇位置得天独厚,地貌景观丰富多样。就在城郊2千米处,有座菩提山,海拔598米、高差近300米,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远远望去令人遐想。通过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获取现场资料,结合教材分析得出向斜山或断块山的结论:整个山体面积不大,不足1平方千米,上下全部为水平层理构造的红色页岩(风化后极易形成四川盆地典型的紫色土),说明原始状态处于向斜槽部,或者没有挤压保持水平状态,山顶是坚硬砂岩分布,保留有断崖痕迹,“山顶中凹,似一盂仰置”是向斜山或断块山的典型表现。考察穿城而过的桃花溪河谷瀑布、河漫滩地貌,更是让学生收获不浅,成因自不用说,一看就明白,关键是人类利用开发河流资源的实例让学生深深感受到因地制宜的重要性。
图5 长寿菩提山远观图
图6 菩提山考察讲解图
图7 菩提山顶断崖构造图
图8 桃花溪三洞沟电站图(始建于民国时期)
【学法指导】
指导学生掌握识图、读图、用图、绘图的方法,容易达到对抽象理论知识的理解。指导学生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用以致学”,用生活体验来感知书本,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获取知识,解决地理问题。通过指导学生开展小组合作讨论发言,进行归纳总结,调动学生积极思维,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提高获取独立信息和描述地理事物的能力,并养成与他人合作的良好习惯。
【问题探究】
对于本章“崇明岛的未来是什么样子”的问题研究,相对于我们内陆地区来说难以见到,所以不作讲解。以“长寿菩提山成因考察”和“桃花溪河谷地貌考察”的案例引导学生结合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这样既做到“因地制宜”,也符合课标要求。在野外考察中,通过沿途见到的白色垃圾、桃花溪河流污染等问题激发学生的环保责任意识;通过河漫滩大棚蔬菜生产引出城市郊区农业的话题,为开启后续《农业区位》打下基础;通过对山地及河谷地区植被、土壤、水文的全面考察,培养学生整体性思维,为第五章《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与差异性》做好知识铺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