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标准:以某流域为例,分析该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了解该流域开发建设的基本内容,以及综合治理的对策措施。
二、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流域和水系的概念,总结归纳出流域的基本特点。
2.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二)过程和方法
1.针对田纳西河流域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综合开发的意义。
2.运用案例分析思路,分析长江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探究综合治理的对策。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对流域综合开发的分析,认识到人类活动对区域环境的影响,树立正确的人地协调观。
三、学习重难点
1.结合地图和地理图表,分析田纳西河流域开发的自然背景。
2.通过了解田纳西河流域不同时期的开发措施和后果,分析流域综合开发的意义。
四、教学过程
(一)知识梳理(课前预习)
1.流域基本概念
(1)流域 (2)水系 (3)分水岭;分水线(界) (4)流域的特性
2.田纳西河流域的基本情况
位置:位于美国本土的东南部,是密西西比河支流俄亥俄河的一条的流程最长、水量最大的分支,发源于阿巴拉契亚的的西坡,在肯塔基市附近注入俄亥俄河。全长1450千米,流域面积10.6万平方千米。
3.流域的不同部位的环保侧重点
组成部分 |
重要性 |
保护重点 |
山地 |
河流的发源地,其生态环境直接影响河流的水量和水质 |
植被生态 |
河流 |
是流域中开发利用的主要部分 |
注意水资源的合理分配和水质保护 |
河谷平原 |
人类活动比较集中的地区 |
生态环境保护 |
(二)课堂探究
1.学法指导(以学法引领贯穿课堂教学,让学生有法可依)
2.分析探究──田纳西河流域的自然条件(以读图探究的方式,培养学生读图和分析能力,引导学生辩证分析问题的方法)
①地形特点:(地形、地势状况)
思考:地形特点产生的利弊是什么?
②气候状况:(气温、降水两方面)
思考:a.田纳西河水主要靠大气降水补给。根据流域的气候特征,田纳西河水量的季节变化有什么特点?
b.从农业发展角度看,夏季是作物的主要生长期,需水量较大,而冬季需水量较少。田纳西河流域的气候条件对农业发展有什么影响?如何利用田纳西河的水资源发展农业?
③水系特征:读图和资料分析水系的优点和缺点
④矿产资源:图形展示
知识小结:田纳西河的自然条件,引申出流域的综合开发方向,
3.流域的综合开发(读图3.18)
思考(1):田纳西河综合开发和治理的核心是什么?产生的直接效益有哪些方面?
思考(2):田纳西河梯级开发的条件是什么?
思考(3):通过综合开发和治理最终产生了哪些影响?
课堂小结,过渡到长江流域的开发(运用田纳西河案例分析方法,体现源于案例,高于案例的思想)。
4.拓展延伸──长江流域的综合开发(加深学习方法的巩固,对比流域的差异,理解流域不同的开发方向)
(1)探究:长江流域开发的地理条件?
①地形特点:流域多山地高原丘陵,上游地势起伏较大,中下游地势平坦。(适宜如何开发?)
②气候状况:大部分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雨热同期是其特色。气候温暖,1月平均温普遍在0℃以上,夏季较热,7月平均温一般为25℃左右;降水丰富,年平均降水量一般在800mm~1600mm,降水的季节和年际变化大。(适宜如何开发?)
③水系特征:水系发达,支流湖泊众多,水量丰富,通航能力强,但夏季往往会出现洪涝灾害,影响航运。(适宜如何开发?)
④矿产资源:流域内矿产资源丰富。(适宜如何开发?)
长江上游河流湍急,落差大,水能资源丰富。湖南、江西有色金属丰富,是铜、钨、锑的主要产地。江西大余的钨、德兴的铜、湖南水口山的铅锌矿、冷水江的锑矿等。铁矿主要分布在长江两岸,如湖北的大冶、安徽的马鞍山、四川攀枝花等。煤主要分布在四川攀枝花和贵州六盘水。天然气分布在四川自贡。磷矿主要分布在湖北等省。
(2)知识小结:根据长江流域的地理条件,了解其开发利用和综合开发方向,并比较与田纳西河的差异。
①水能开发:以梯级开发为核心,在发电、防洪、航运、灌溉、养殖和旅游实现了统一开发和管理。
②长江沿江地带是我国重要的农业区:建设了商品粮基地(成都平原、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太湖平原、江淮地区)、商品棉基地(长江下游滨海、沿江平原)和商品油基地(长江流域)等。
③形成了长江沿江综合性工业地带:以宜昌、重庆为中心的电力、冶金等工业基地;以武汉为中心的钢铁、轻纺工业基地;以攀枝花、六盘水为中心的钢铁、煤炭工业基地;由沪宁杭等城市形成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④旅游业的发展十分迅速。
⑤……
(三)课堂回顾:回归学习方法(方法回归,前后呼应,结构完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