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首页
地理教学
地理科普
地理试题
地理课件
地理教案
地理学案
地理复习
地理图片
地理课本
地理书库
中国地图
世界地图
地理新闻
行政区划
小故事
作文素材
作文大全
范文大全
黑板报
手抄报
地理资料
中国旅游
世界各地

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例(第一课时)(4)

时间:2014-02-28  归属:地理教学设计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陆地增温和冷却的速度均快于海洋。
(3)读图2.12-a,由于冬季欧亚大陆降温快→气流下沉→近地面形成亚洲高压(气压名称);而该纬度带原有的副极地低压带(气压带)也因此被这个气压中心切断。
(4)读图2.12-b,由于冬季欧亚大陆增温快→气流上升→近地面形成亚洲低压(气压名称);而该纬度带原有的副热带高压带(气压带)也因此被这个气压中心切断。
结论:海陆热力性质差异导致气压带被高、低气压中心切断
2.请结合P40的图2.13和图2.14(或下面的图)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时间 北半球同纬度海陆温度差异 北半球同纬度海陆气压差异 被切断的气压带 突出的气压中心
七月 陆>海 陆<海 副热带高压带 (见图示)
一月 陆<海 陆>海 副极地低压带 (见图示)


3.高、低气压中心的季节变化,对世界各地的天气和气候有很大的影响。请结合P41活动对“季风环流”进行以下内容的探究。


比较项目 季风环流
东亚季风 南亚季风
形成原因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
夏季风 风向 东南季风 西南季风
性质 暖湿 湿热
源地 太平洋 印度洋
强弱 (较冬季风)弱 (较冬季风)强
冬季风 风向 西北季风 东北季风
性质 干冷 干暖
源地 蒙古、西伯利亚 亚洲内陆
强弱 (较夏季风)强 (较夏季风)弱
分布地区 我国东部、朝鲜半岛、日本 印度半岛、中南半岛、我国西南
加载更多内容...
  • 关键词: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例第一课时
  • 上一篇:常见天气系统教学设计二
  • 下一篇:气压带和风带教学案例(第二课时)
  • 猜你喜欢()